王應明,胡 超,何斯榮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重慶 400016)
醫學免疫學是一門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它是研究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及功能,免疫應答的規律、特點及其產物,免疫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以及免疫學診斷和防治的一門學科。同時醫學免疫學也是一門非常前沿的學科,其理論與技術的每一次突破和進展,都極大地促進醫學和生命科學的進步,它在醫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1]。2019 年12 月新冠病毒流行,本教研室的教師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也開展了大量新冠病毒相關的科學研究,如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的免疫應答反應特征、T 細胞免疫應答及其TCR 表位、抗原表位疫苗研究等[2-5]。如果授課教師能結合自身的科學研究、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興趣,將新冠病毒科學研究融入教學內容、實踐過程和課程考核體系中,極有可能提高學生對醫學免疫學的學習興趣、參與課堂的互動性,并改進原來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學成效。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 理念是提高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先進教育理念之一,并且已有報道提示OBE 理念有助于提高免疫學課程的教學效果[6-8]。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學過程以成果為導向,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課程體系的建設,課程設計與教學聚焦在完成學習后能達到的學習成果[9]。因此,為培養學生對醫學免疫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免疫學理論水平和解決醫療衛生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質量,有必要引入OBE 理念結合新冠病毒科學研究進行教學改革探索。
選擇重慶醫科大學2021 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2 個平行班級(醫學檢驗21-1 班64 人,醫學檢驗21-2 班60 人),其中醫學檢驗21-1 班為實驗班,醫學檢驗21-2 班為對照班,所選班級具有相同課程學時數、教學進度以及教學背景。
1.2.1 實驗班的教改思路 按照OBE 理念將新冠病毒科學研究系統融入醫學免疫學課程,以學生的學習成效為出發點,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教學實施過程等內容,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實施的過程如下:課程教學目標定位→課程能實現的學習成果→預計取得成果途徑→評價取得成果的方法→持續改進方案。
1.2.2 實驗班的教學內容設計 立足課程教學目標,基于OBE理念將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授課教師在課前督促學生預習,查閱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新冠病毒研究,這些信息的鋪墊將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學生課堂上更容易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并掌握知識。課堂上,在每一章節的開始引入適當的新冠相關案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高度,學生容易理解并接受,教師講解起來也更容易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新課結束后進行知識點回顧、歸納和總結,明確本章節重點和難點,每個章節引入的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內容見表1。
1.2.3 實驗班的教學方法運用 依靠單一的教學手段較難持續調動學生對免疫學教學內容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10-11]。首先,免疫學的概念較多,學起來較為枯燥乏味,可以通過設問置疑教學法導入,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活躍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如在講“抗體”章節時,我們可以設置這樣的疑問:“人體能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抵抗力,主要是體內什么物質的作用”“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是怎么產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通常需打幾針”等。這樣的設問置疑可以讓學生帶著極高的興趣,集中所有精力聽課,大大地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其次,醫學免疫學屬于一門與臨床有密切聯系的醫學學科,緊密結合臨床能使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可能知道許多與新冠相關的臨床現象,但并不能清楚地理解例如“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在老人中容易引發重癥”。將學生已感知的臨床現象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從現象到本質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讓學生對免疫學的相關理論有深刻的理解。最后,在新課授完后,對導入新課的新冠病毒研究相關科學問題和免疫學理論知識通過溫故知新教學法進一步揭秘和總結,喚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使所學知識前后貫通并彼此聯系。例如,講“超敏反應”一章時以接種新冠病毒mRNA 疫苗可能引起部分疫苗接種者超敏反應導入新課,在新課內容完成授課后,探討新冠mRNA 疫苗誘導超敏反應的發病機制,鞏固新課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轉化能力。
1.2.4 實驗班的教學方案實施 教學方案實施包括課前預習任務布置、課中知識拓展及答疑和課后鞏固3 個部分。首先,課前預習。授課教師通過輕新課堂或QQ 等網絡平臺發布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新冠病毒科學前沿研究,學生根據預習課件選擇性閱讀醫學免疫學電子課本和查閱新冠病毒相關研究,對所學知識有概括性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教師教授的內容。其次,課中知識拓展及答疑。授課教師系統介紹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與免疫學關聯的知識和理論機制,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同時了解學生對課程其他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調整課程內容。最后,課后鞏固。學生通過學校網絡平臺,利用醫學免疫學課程在線資源進行相關知識鞏固,同時授課教師通過輕新課堂不定期推送新冠病毒科學研究進展以及相關的講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的授課內容。
1.2.5 對照班的教學方法 對照班采用傳統講授法,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主導教學,課前要求學生對授課內容進行預習,查看教學內容中相應的案例和新進展;課堂上由教師系統講解醫學免疫學的內容,穿插教師提供的案例,學生和教師對重要知識點進行提問和互動;課后教師在線上布置復習題,學生完成課后復習和測試。
1.3.1 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的興趣點調查 調查實驗班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的興趣點,這樣既可以方便教師將科學前沿與免疫學理論知識密切關聯,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擴大知識面的需求。調查的內容包括:一方面,課前調查學生想學習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哪些方面的內容,選項包括抗體篩選與診斷技術、新冠疫苗研制、新冠肺炎治療、臨床表型與發病機制、其他;另一方面,課后調查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的興趣度,選項有很感興趣,希望學習更多相關知識;比較感興趣,有收獲;沒興趣,講不講均可以。兩方面的調查問卷各發放64 份,問卷回收率100%。
1.3.2 學習效果客觀評價 該課程學習效果評價包括期末考試成績和過程性評價兩部分,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70%,過程性評價成績占30%(其中課堂表現成績占10%,依托學校網絡平臺學習的形成性評價成績占20%)。期末考試成績通過筆試和閉卷的方式完成;課堂表現根據學生的考勤、課堂上提問、回答問題和討論等方式評價;形成性評價方案依托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優慕課)記錄的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及學習效果。
1.3.3 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的主觀評價 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激發學習興趣及熱情的程度、培養檢索查閱目標知識的能力、開闊學習視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有益于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增強科研素養、促進師生互動、教學方法滿意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個調查項的滿意度分為5 個等級,得分在1~5 分之間。發放問卷124 份,問卷回收率100%。
開課前調研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的興趣點,調查結果發現:實驗班對新冠病毒的抗體篩選與診斷技術、新冠疫苗研制、新冠肺炎治療、臨床表型與發病機制感興趣的分別為24.66%、21.92%、19.18%、31.51%,說明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都有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結課后調查學生的興趣度,結果為:69.86%的學生認為“很感興趣,希望學習更多相關知識”,24.56%的學生認為“比較感興趣,有收獲”,這些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具有濃厚的興趣,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意愿。以上調研結果說明,充分結合新冠病毒科研成果開展理論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對醫學免疫學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
首先,立足于教學目標將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醫學免疫學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授課教師應改善教學手段,通過線上或線下平臺在課前、課中及課后經常與學生互動,掌握學生的學習薄弱點,對反饋的問題及時解答。本研究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階段性學習效果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過程性評價成績和考試卷面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811,P=0.006;t=2.379,P=0.019),見表2。說明OBE 理念下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課程的教學方式比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好。
表2 階段性學習成績客觀評價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stage learning achievements(±s,score)

表2 階段性學習成績客觀評價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stage learning achievements(±s,score)
班別過程性評價成績考試卷面成績實驗班對照班tP 27.02±0.158 26.22±0.240 2.811 0.006 77.27±1.254 73.11±1.320 2.379 0.019
為進一步評估OBE 理念下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的教學效果,我們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對本組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及熱情的程度、培養檢索查閱目標知識的能力、開闊學習視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有益于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增強科研素養、促進師生互動、教學方法滿意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滿意度均分均高于對照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說明OBE 理念下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其綜合能力,促進教學、臨床和科研三者的完美融合,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效。
表3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主觀評價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s of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etween two groups(±s,score)

表3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主觀評價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s of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etween two groups(±s,score)
項目實驗班(n=64)對照班(n=60)t P激發學習興趣及熱情的程度培養檢索查閱目標知識的能力開闊學習視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有益于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增強科研素養促進師生互動教學方法滿意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4.39±0.369 4.31±0.377 4.11±0.321 4.20±0.323 4.34±0.356 4.14±0.408 4.19±0.218 4.28±0.396 4.17±0.271 4.23±0.276 4.08±0.281 4.06±0.504 3.73±0.571 3.95±0.286 4.03±0.377 3.86±0.389 3.93±0.301 3.98±0.593 3.93±0.165 3.98±0.155 2.993 2.066 3.146 2.551 2.931 2.414 2.784 2.366 2.830 2.977 0.003 0.041 0.002 0.012 0.004 0.017 0.006 0.019 0.005 0.003
醫學免疫學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回歸應用,學生在學習醫學免疫學理論知識時經常感到枯燥且抽象,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學生的反饋證明OBE 理念下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的教學方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顯著作用。OBE 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實踐模式,本課題思考課程教學目標、學生取得學習成果的途徑與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根據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成果的興趣點,挑選合適的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內容引入相應課程章節進行教學內容、方法和實施過程等多方面改革,將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并重,以期實現多層次的課程教學目標。從結果來看,多數學生對新冠病毒科學研究的免疫學理論知識很感興趣,而且他們對OBE 理念下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的教學模式滿意度比對照班更高(P<0.05),學生認為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認可該教學模式,為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2.1 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大多依靠授課教師的講授支撐整個課堂教學過程,課堂學習經常比較沉悶,往往學習效果不佳,這種教學模式不符合新時代高等教學的發展趨勢。本研究將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教學,將OBE 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圍繞教學目標,充分尊重學生,重構教學內容,豐富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目的的探究,充分進行線上資源學習、線下討論互動,無形中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整理資料,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表2顯示,實驗班的過程性評價成績和考試卷面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P<0.05),該結果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3.2.2 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勝任力 課程教學的終極目標并不僅限于理解和掌握知識,而應該用于指導生活實際。表3 顯示,實驗班的培養檢索查閱目標知識的能力、開闊學習視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增強科研素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滿意度均分均高于對照班(P<0.05)。這可能與本研究將新冠病毒科研成果和疫情臨床案例導入教學中,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了解決醫療衛生實際問題的能力,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其核心勝任力相關。
將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在OBE 理念下融入醫學免疫學課程還屬于探索階段,還需要不斷完善、持續改進。首先,需要設計難度系數適中、適合大多數本科學生的新冠病毒相關調研課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探索和完善切實可行和以“以學生為中心” 的課程教學實踐方案,教學設計不僅要吸引人,還要所有環節互相銜接,有序開展,才可能充分激發學生興趣。最后,建立健全注重成果產出和能力培養的“成果導向”綜合考核標準,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最終更好地完成培養目標,提升創新人才培養的效能。
總之,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通過教學模式的整合,針對醫學免疫學概念多、理論抽象、邏輯性較強的特點,我們探索了OBE 理念下將新冠病毒科學研究引入醫學免疫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本科生的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中行之有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