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張其成全國政協委員
“各種養生亂象時有發生,這表明正確合理又簡單易行的健康生活方式標準尚未形成。”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說,“要探討中醫健康養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路徑,研制出適合當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標準,編制中醫健康生活方式指南,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養生健康需求。”
張其成認為,中醫藥學是一門高度生活化的健康醫學,“中醫生活化”的目的就是培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全民心身健康。
他透露,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立項。圍繞其中的子課題“以中醫養生促進中國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張其成和團隊通過當面采訪、電話溝通、向國醫大師的家人和學生調研等方式,了解國醫大師們的“長壽密碼”。
“飲食、起居、導引、情志和道德修養是影響長壽的五大因素。”張其成建議,把中醫藥變成一種高雅又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相關部門發揮主體作用,重視中醫的文化內涵和哲學價值,建立健全相關機制,醫療機構、學校、媒體廣泛開展宣教,逐步推動全社會形成“中醫式”的生活方式。
作為國家級非遺“張一帖”醫家的第十五代傳承人,張其成在醫學和文化領域都有著深厚造詣。自2004年起,他開始在全國系統地講授國學經典和中醫養生。
張其成建議從四方面入手加快推進“中醫生活化”,為建設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首先,將“中醫生活化”列為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的重要內容,設立重大研究專項,挖掘整理“中醫生活化”的內涵。對《黃帝內經》等中醫養生類經典著作進行系統整理,對歷代名醫以及當代國醫大師的養生實踐進行調研,提煉出易于當代民眾接受的健康養生的基本內容。
其次,探討“中醫生活化”的可行路徑。
再次,建設高標準“中醫生活化”傳播平臺,培養“中醫生活化”傳播隊伍。充分發揮中醫藥院校、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科研機構、文化機構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手段方法,建設“中醫生活化”的傳播平臺、宣傳教育基地,發出權威聲音。打造一支以中醫藥科普巡講專家為主體的專業水平高、傳播能力強、結構合理、梯次分明的“中醫生活化”傳播人才體系。
最后,推進中醫藥老字號融入大眾生活,推進并規范“中醫生活化”相關產業發展。要加緊建立、完善科學高效的監管體系,確保藥膳、茶飲、保健食品、理療產品等標準科學、生產規范、使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