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子 暢婉潔

黃瑋全國政協委員
2023年,云南省瀾滄縣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地,這是中國茶文化的新型載體,對于更好地推動中國茶走向世界將會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云南省普洱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黃瑋建議,充分挖掘景邁山的文旅價值,在普洱瀾滄縣等地建設中國普洱茶葉博物館,在普洱市建設普洱茶馬古道博物館,推動以中華普洱茶博覽苑為核心的場館業態升級。
“這些場館除了用傳統方式展示茶葉品類和介紹茶文化,還可利用新媒體技術,創作老少皆宜、喜聞樂見的短視頻、小游戲等。”黃瑋說,可采取VR等多元體驗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各地對茶感興趣的愛茶人士介紹茶葉的歷史、文化、習俗。
中國與茶相關的人口有8000萬,分布在約20個省份近1000個縣。2022年我國茶園總面積4995.4萬畝,干毛茶總產量318.1萬噸,總產值達3180.68億元。
黃瑋建議,應進一步完善區域地理標志品牌體系,打造區域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中國茶葉走向世界的IP符號。普洱茶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沖泡技巧和品茶藝術也是普洱茶文化的一部分。
“普洱茶主要產自中國云南,作為首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瀾滄縣景邁山古茶林,云南省應構建以景邁山為主的系列茶產品知識產權IP,形成產品與地理、人文歷史緊密結合的品牌傳播體系,強化地理標志保護意識,大力保護地理標志知識產權。”黃瑋說,支持以“景邁山”品牌資源注資成立公司,將中國茶產品推向全世界。
黃瑋提出,應積極主動宣傳中國茶,介紹茶文化,借助國際文化交流年、重大外事活動,依托孔子學院等平臺,推薦和介紹中國茶葉,定制和推出一批符合國外不同顧客群體需求的綠茶、紅茶、普洱茶等種類產品,開發一批符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國茶飲用器具。
借助涉外中式餐飲品牌出國的機會,系統組織鼓勵國外連鎖中式餐廳,向各國顧客介紹中國茶,推薦中國茶。
整合涉外的蜜雪冰城、茶百道等新型茶飲品牌渠道,推出一批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具有景邁山特征的中式茶飲品類,推動全世界了解中國茶、熟悉中國茶、熱愛中國茶,以茶為媒、以茶會友,向全世界傳遞“和而不同”理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