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旻航 勞燕玲(通訊作者) 付露清
(1.北部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 北部灣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廣西欽州 535001)
21世紀以來,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外商直接投資(FDI)和對外貿易相輔相成,推動經濟發展。外商直接投資可彌補東道國資金短缺的情況,還會帶來技術、人才、管理經驗等先進生產要素。我國加入WTO以來,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勵外商來華投資,不斷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和水平。在此過程中,通過借鑒先進管理經驗和體系,借助高端技術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利用國際市場上的低成本資金,改善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CP)生效,廣西作為與東盟國家相鄰的沿海省份,“橋頭堡”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廣西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廣西與RCEP其他成員國貿易額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25年實現雙向投資翻番,要求聚焦廣西重點產業集群,舉辦面向RCEP其他成員國的招商引資活動,著力吸引更多外資投資廣西。因此,本文詳細分析當前廣西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利用現狀,實證分析FDI對廣西出口貿易的影響,以期對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參考。
縱向來看,2010—2020年,廣西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從9.12億美元增長到13.17億美元,總體呈增長趨勢,2016—2018年經歷了一個回落,2015年達到最大值17.22億美元,與最小值2018年5.06億美元相差超10億美元,波動較大。2022年,商務部統計口徑完成13.7億美元,同比增長46.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8.4個百分點。從2020年前后數據來看,2021年及2022年與前十年趨勢有所偏離,而2020年數據較前十年趨勢并無太大改變,原因可能是受國際局勢變化及新冠疫情影響,而疫情對利用外資規模的影響存在時滯。利用外資方面,2010年以來,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在全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占比呈下降趨勢,表明廣西利用外資水平較低,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
如表1所示,2010年以來,廣西出口貿易整體呈增長趨勢,從2010年的96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390億美元,只在2016年略有下降。出口增長率由2010年的29.64%降低到2020年的3.8%,出口貿易增速持續降低,出口增長率最值分別為2014年的30.14%和2016年的-17.83%,出口增速總體波動較大。在出口貿易結構方面,制成品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重逐漸上升,說明廣西出口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在2016年以后波動較大且有下降趨勢的原因可能是近年來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使農產品等初級品出口大幅增加,初級品出口增速高于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速。2022年,廣西外貿進出口大幅增長,超額完成增長7%的任務目標;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6603.5億元,同比增長11.3%。

表1 廣西出口貿易數據
對廣西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貿易發展特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2010—2020年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出口貿易規模及結構均有較大提升和改善。為了更加細致地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對廣西出口貿易的影響,本文整理并使用2010—2020年廣西實際利用外資及出口相關數據從FDI與出口貿易的關系入手進行實證研究。
在樣本區間的選擇上,考慮到2009年廣西利用外資水平達到五年期峰值,從2010年開始下降,以后整體表現為波動上升,選擇2010年作為起始節點;2019年與2020年利用外資金額與出口貿易金額并未出現大幅波動,說明疫情并未對FDI與出口造成太大影響或其影響存在反應時滯,因此本文選擇2020年作為終止節點。設置如下指標:EX(出口貿易額)、EXP(初級產品出口額)、EXM(工業制成品出口額)、FDI(外商直接投資額)、FDIC(外商直接投資存量)、FDIC_1(滯后一期的外商直接投資存量)。數據來源為《廣西統計年鑒》和南寧海關公布的出口及外商直接投資數據。
為了確定FDI、FDIC、FDIC_1對EX、EXP、EXM、EXS有影響,本文運用SPSS軟件測定EX、EXP、EXM與FDI、FDIC、FDIC_1的相關性,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廣西FDI與出口貿易結構的相關系數
為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資對廣西出口貿易總量的影響,以及其分別對初級品與制成品的影響,本文將EX、EXP、EXM作為被解釋變量,FDIC作為解釋變量,構建FDIC和出口貿易結構各指標之間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為了使變量數據平滑,對變量取對數:lnFDIC、lnEXP、lnEXM,構建如下三個模型: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于lnFDIC、lnEX、lnEXP、lnEXM這個時間序列非平穩,因此對此時間序列進行一階差分,一階差分后結果為平穩,表明lnFDIC、lnEX、lnEXP、lnEXM是一階單整序列。

表3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
由表4可知,模型R2值為0.964,意味著lnFDIC能lnEXM96.40%的變化。模型通過F檢驗(F=240.801,p=0.000<0.05),lnFDIC一定會對lnEXM產生影響。lnFDIC的回歸系數值為2.807,并在0.01的水平下顯著(t=15.518,p=0.000<0.01),lnFDIC會對lnEXM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回歸方程為:lnEXM=-9.107 + 2.807*lnFDIC。

表4 OLS回歸分析結果
總結分析可知:外商投資存量對廣西的制成品出口金額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外商投資存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將會增加2.807個百分點。
由表5可知,模型R2值為0.6 85,l n FD I C能解釋lnEXP68.50%的變化。模型通過F檢驗(F=19.570,p=0.002<0.05),lnFDIC一定會對lnEXP產生影響。lnFDIC的回歸系數值為1.777,并在0.01的水平下顯著(t=4.424,p=0.002<0.01),lnFDIC會對lnEXP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回歸方程為:lnEXP=-6.277 + 1.777*lnFDIC。

表5 OLS回歸分析結果2
總結分析可知:外商直接投資對廣西初級品出口金額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外商投資存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初級品出口額將增加1.777個百分點,但對初級品出口的影響程度明顯小于對制成品的影響程度,符合外商直接投資會帶來先進技術,改善本國出口貿易結構的原理。
由表6可知,模型R2值為0.926,l n FD I C能解釋lnEX92.59%的變化。模型通過F檢驗(F=112.4 4 6,p=0.000<0.05),lnFDIC一定會對lnEX產生影響。lnFDIC的回歸系數值為2.265,并在0.01水平下顯著(t=10.604,p=0.000<0.01),lnFDIC會對lnEX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回歸方程為:lnEX=-6.189 + 2.265*lnFDIC。

表6 OLS回歸分析結果3
總結分析可知:外商直接投資對廣西商品出口金額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外商投資存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出口額將增加2.265個百分點。
引進大型項目是評估地區外資利用水平的關鍵指標。大型項目的投資往往會顯著提高當地工業化水平甚至形成新的支柱產業,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需求也會帶來強力的產業集聚,持續吸引投資。在吸引外資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要素稟賦和產業基礎,利用本土產業優勢,有針對性地招商引資。廉價生產要素、一定的產業基礎是跨國公司來桂投資的必要條件。廣西勞動力成本在沿海省份中較低,同時擁有有色金屬冶煉、制糖、漿紙、汽車制造等優勢產業,有相對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對跨國公司有相當的吸引力,如廣西柳州的汽車工業基礎,廣西北部灣地區有色金屬冶煉、化工、光伏、國際物流等產業基礎。因此,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為招商引資創造有利條件,抓住機遇,提升其對大型跨國公司投資的吸引力,特別是要將廣西的有色金屬、新能源汽車及農產品加工等行業作為引進外資的重點。
在大型項目落地后,要逐步完善產業配套,以大型項目為依托,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利用大型項目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企業來桂投資,形成完備的產業鏈條。通過汽車整車生產項目吸引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來桂投資,通過臨港優勢吸引化工、保稅加工等相關企業。為了加強對外資的引導,需要調整政策、創新機制并加大引導力度。在提升引資質量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外資流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同時關注臨海和內陸地區,不斷加大對高技術產業的引資力度,不斷提升引資的質量和水平。
外商直接投資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能夠顯著推動廣西本土企業的技術創新,增加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占比,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基于這一觀點,可通過改善技術研發外部環境和優化技術吸收進程兩個方面促進本土企業對技術溢出效應的利用:
首先,要制定相關政策以營造寬松而有利于技術研發的環境,制定獎勵和補貼政策,幫助企業利用研發成果申請政府獎勵,并對企業的研發成果和技術專利予以充分保護;鼓勵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多種途徑在廣西設立研發中心,與地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本土企業合作共建,從開展對先進技術和產品的創新研發活動,不僅為跨國企業在廣西進行技術升級和革新創造有利條件,也為國內企業提供技術升級和創新的便利,同時能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平臺與資源,提升產教融合水平。
其次,需要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有實力的外資企業進行合作是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這種合作,廣西企業可以更好地吸收外部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強對外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利益保障,讓外資企業與本土企業在項目合作、技術創新中無后顧之憂,形成雙贏的局面。同時,加強企業人才庫建設,通過地方人才引進政策、企業優待等措施為創新人才營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以更多地吸納高水平人才,提升本土企業的人力資本水平,促進技術吸收和內部創新發展。通過這兩方面的改善,可以更好地推動廣西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技術吸收方面取得進展,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從而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實力,優化出口貿易結構。
在實行對外開放戰略的過程中,健全外商投資法律法規和準入機制不可忽視。在吸引更多外商投資的同時,也要確保其高效和高質利用。為避免惡性競爭,需要建立健全外商投資監管機制,確保各類投資都能為科技創新和經營經驗的傳播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要禁止外資企業將大量低技術含量、高污染、高勞動力密集、低附加值的產品生產轉移到廣西;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視高質量的外商投資,靈活運用國家和地方政策,降低其來桂投資的合規門檻,縮短完成合規流程的時間、減少合規成本、提高投資工作效率。對此,招商引資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國家相關政策的熟悉及運用程度,對審批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應提出更高的要求,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協作,為外商來桂投資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在外資產業結構布局方面,應當精心優化,引導外資向廣西制造業中的高科技制造業傾斜。通過此舉,既能促進廣西產業升級,又能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在領頭城市方面,應當使外資逐步向價值鏈的中高端環節邁進,以提升城市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其他地區可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減小地區之間產業結構不平衡和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問題。為進一步優化我國的投資環境,不僅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還要改善行政管理環境。政府在其中要扮演合理角色,創造一個公平、安全、法制健全的市場環境,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和積極性。這一系列綜合措施有助于推動我國外商投資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