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稅務體系也在不斷變革。在金稅四期的背景下,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企業要實現對稅務風險的防控,就要重視稅收政策要求,制定科學的措施,確保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但是很多企業未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不同類別風險建立多樣化的控制機制。因此,文章主要研究企業如何控制稅務風險,希望能夠促使企業實現合規經營。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當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難度不斷增加,企業面臨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不到位,可能導致企業的經營和聲譽遭受到影響。企業各環節都會涉及納稅活動,納稅活動對于企業有重要影響,企業要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實現規范管理流程的目標。
1 企業稅務風險成因
1.1 內部管理原因
當前很多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中,由于內部管理體系不完善而給企業帶來風險。首先,稅務管理崗位職責不明確。部分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對自身職責不明確,在工作中不注重對各項稅務政策的了解,可能由于專業意識不足而產生風險。其次,企業制度不完善。很多企業未健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不關注對工作流程進行分析和調整。由于各項工作缺乏制度約束,影響了工作的嚴肅性。第三,稅務風險識別和控制不力。很多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環節中,未結合風險情況形成全覆蓋的稅務風險分析機制,也未根據所分析的稅務風險情況落實對風險的管理措施。由于企業缺少稅務風險分析管理方案,很可能發生管理流程中的風險。最后,內部控制流程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企業未形成合理的內部控制流程,如針對核算、日常管理等環節,未形成科學的控制措施對各項工作進行約束。
1.2 外部環境原因
在企業外部管理方面,當前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外部環境的變化很可能給企業帶來重大風險。但是很多企業不重視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也未結合外部的各項涉稅政策要求優化管理體系。外部的稅務政策不斷變化,當各項政策與企業的管理規定發生沖突時,很可能導致企業產生稅務風險。
2 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策略
2.1 改進基礎流程
第一,明確稅務部門和崗位職責。在稅務風險管理環節,為確保人員了解稅務風險的要求,并形成對稅務風險的有效防范,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意識到企業可能隱藏的風險,將風險控制的要求納入企業整體的發展戰略,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并在其下設具體的崗位,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其中,稅務經理負責開展稅務活動,招聘稅務管理領域的人才。稅務經理崗負責與財務部門和企業高管進行討論,制訂企業整體的稅務管理計劃,并結合企業稅務管理方案做好對各項稅務政策的研究,確保各項涉稅流程工作事項趨于科學、完善。綜合管理崗負責基本的稅收處理,同時負責每月在固定時間內申報納稅,確保涉稅流程規范,主動接受稅務機關檢查。稅務風險評估崗負責對各項涉稅風險進行評估和控制,在日常經營中識別各類風險情況,并根據風險影響程度和發生可能性關注風險的動向,更新風險數據庫的動態。通過制定完善的稅務風險控制措施,全方位關注納稅事項環節的特點,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預警和控制。稅務票據崗負責對涉稅票據和憑證進行管理,將所開具的票據及時交給客戶,同時要按照發票管理的相關規定做好對票據的購買、領用、保管工作,在票據管理環節確保票據管理工作規范、科學。相關崗位要彼此獨立、相互制約,在明確崗位職責的基礎上,做到相互交流。
第二,加強對涉稅管理人員專業素養的培養。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企業全體成員樹立稅務防范意識。企業各層級人員要形成完善的管理理念,主動學習稅務風險防控要求,掌握管理工作的要點。通過對人員實施培養措施,充分落實稅務管理工作的要求,明確各層級人員的管理職責。在稅務管理的培訓中,要全面關注企業日常管理中不同環節可能發生的風險情況。企業涉稅相關人員要重視對稅務風險管理流程的學習,提高稅務風險管理積極性。企業可以邀請稅務師事務所相關的人員到企業內部開展培訓,執行相應的人員管理體系,提高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1]。
第三,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為確保企業的管理工作更加規范,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例如針對企業視同銷售風險,要形成視同銷售業務流程規范,明確視同銷售風險控制的要求與標準;針對企業增值稅發票管理風險要制定《增值稅發票管理辦法》,實現對人員職責分工的科學管理。通過建立合理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形成科學的管理措施,減少企業發生風險的可能性。
2.2 識別與控制稅務風險
第一,建立多部門聯動的稅務風險管理機制。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并不僅僅是稅務管理部門或財務部門的職責,而要求各部門人員全面參與稅務風險管理,結合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實際情況,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及管理標準。比如,對于企業采購部門,為了減少收到虛開發票的風險,要建立供應商管理制度,在向供應商下單時不僅要考慮質量、價格等因素,還要考慮供應商的納稅信用等級,分析其誠信度;對于企業的研發部門,要與生產部門等各部門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針對研發費用投入、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等事項進行準確的記錄,確保研發費用扣除事項規范、管理流程準確,實現對研發工作的嚴格管理。通過這一方式,能夠形成對研發流程的嚴格控制措施,并明確管理流程中的各項權責,確保研發的涉稅事項規定要求有序落地,避免研發環節管理的風險。
第二,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識別機制。企業要達成稅務風險管理目標,要結合管理工作要求的目標,收集各環節信息,并定期分析稅務風險情況。將稅務風險點羅列出來,定期對稅務活動相關信息進行更新。當企業在運營環節發生風險時,可以按照風險清單法、流程圖法等相關方法進行分析,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方法,對風險流程進行合理控制。比如采用風險清單法,列出稅務風險清單,以提問的方式向企業人員發放問卷,對所存在的各類風險回答“是”或“不是”,以此形成對風險的定性分析。風險清單法中提出的問題可以包括以下幾類。企業是否設立稅務管理部門;是否針對稅務發票管理流程進行專門培訓;涉稅人員是否掌握基礎的稅務工作要求;是否存在核算差異導致的稅務調整;稅務政策是否頻繁變動;涉稅人員是否了解是稅務政策并予以準確應用;等等。由于風險清單法往往是標準化的清單,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確保企業的各項稅務風險得到更為規范的管理,還可以進一步按照流程圖法對風險進行識別,根據企業的業務流程情況,分析企業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情況。
第三,建立稅務風險的分析機制。企業在稅務風險分析時,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稅務風險點進行分析,并以此確定稅務風險的等級。定性分析的精確度相對于定量分析較低,但是定量分析存在成本高、部分風險數據難以獲取的問題。當企業的稅務風險無法得到量化分析或量化分析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時,則可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由經驗豐富的人員按照自身經驗對風險進行描述。為提高分析的有效性,企業應該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析,并對各類風險情況進行描述,形成對風險的排序。
第四,建立風險應對機制。企業在風險應對環節應選擇恰當的方法,如規避、轉移、承受等應對風險。比如對于一旦發生將給企業帶來嚴重風險的因素,應采用回避的方式避免企業受到威脅;對于風險小但是沖擊較高的情形,應采用科學的措施予以控制;對于發生程度低且影響程度小的風險,可以按照承受方式應對。企業要建立合理的風險管理規范,才能確保企業的各項稅務風險都能夠得到嚴格管理。
2.3 優化內部控制流程
第一,優化收入和成本的核算管理。收入和成本是企業容易發生稅務風險的環節,部分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由于存在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產生少計收入、多計成本等一系列問題,給企業帶來嚴重風險。因此,企業要對收入和成本進行管理,監督企業涉稅變動情況。如發生異常變動,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稅務風險管理流程更加規范。企業建立收入和成本管理機制,制定科學的控制措施,能夠實現對關鍵風險點的有效控制,并通過對成本類和收入類科目進行正確核算,結合企業工作流程要求對日常銷售收入金額等進行準確記錄,能夠確保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中各項工作規范合理。一方面,詳細檢查成本支出和費用支出相關科目核算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對收入進行詳細分析,判斷所有收入是否記錄入賬,并分析收入與成本是否符合配比原則的要求。
第二,建立涉稅工作底稿。為確保企業的涉稅事項得到規范管理,企業建立良好的稅務管理體系,當稅務機關到企業內進行檢查時,以稅務工作底稿向稅務機關進行解釋和說明。企業在構建稅務工作底稿之后,要結合不同稅種的情況,形成更加規范的措施,以方便對信息進行查閱[2]。
第三,通過納稅評估來控制企業的稅務風險。為有效避免企業稅務風險,企業應通過納稅評估識別相關風險,并對相關工作流程進行改進。同時企業在對稅務風險的預警值進行管理時,還要結合企業的業務流程特點、經營模式等進行優化,確保預警機制符合企業實際情況。
第四,強化對稅務風險的監控。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環節,很可能由于管理工作的疏忽而導致企業管理產生漏洞。為確保稅務風險管理流程更加規范,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自查機制,檢查企業是否及時足額繳納稅款、各項涉稅流程是否完善、稅務風險管理政策應用是否合理、稅務工作流程是否規范等。通過全面關注各環節風險點,實現對稅務風險的嚴格控制。
2.4 強化信息溝通
第一,構建完善的稅務風險信息系統。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確保企業的各類稅務風險都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企業應構建完善的稅務信息系統,通過科學的措施對企業風險進行分析與預警,以滿足各項法律法規管理的要求,并通過對稅務風險進行動態控制與調整,在關注稅務風險的預警值和稅務風險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全面分析各項稅務風險管理狀態。對稅務風險信息進行收集、處理,明確風險控制的流程和要求,實現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跟蹤以及稅務工作環節的風險控制,結合企業發展及工作開展情況,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數據庫[3]。在數據庫中,相關信息都能夠體現各層級人員的管理,設置對人員系統的訪問權限控制。讓有權限的人員通過登錄數據庫查詢各類涉稅信息,實現對各類信息的有效控制,達到優化管理流程的目的。
第二,加強內部人員之間的溝通。企業內部各層級人員要加強溝通,稅務管理部門應與其他部門成員進行溝通,明確稅務流程的標準、要求、工作要點,確保稅務管理流程更加規范,實現對稅務管理體系的科學管理以及對工作環節的規范控制,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標。
第三,構建企業和稅務機關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為確保企業的各項稅務風險能夠得到科學管理,企業要建立完善的溝通機制。企業稅務管理人員應該與稅務機關保持密切溝通,處理好企業和稅務機關之間的關系,結合各項涉稅政策的要求不斷優化企業工作流程。
3 結語
本文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了研究,稅務風險產生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企業在經營的各環節都可能產生各樣的稅務風險問題。為應對經營中各類稅務風險,企業要完善稅務風險控制措施,關注稅務風險管理要求,增強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健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以確保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馨晨. 新稅改下企業稅務風險防控研究[J]. 納稅,2021,15(7):25-26.
[2]譚娟.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分析與策略[J]. 納稅,2020,14(4):9,12.
[3]蘇小青. 淺析企業稅務管理與風險防范措施[J]. 全國流通經濟,2021(27):59-61.
[作者簡介]姚玉玲,女,江蘇南通人,江蘇海迅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