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大量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涌現。這類建筑功能復雜,一旦發生火災,不僅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因其復雜的環境給消防滅火救援工作帶來極大挑戰。因此,深入研究并提出針對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滅火救援技術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聚焦于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滅火救援技術,詳細探討了其火災特點,并深入研究了相應的救援技術,旨在為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救援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滅火;救援技術
引言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集購物、餐飲、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已成為現代人休閑活動的主要場所。不同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為了突出自身特色,設計了各具差異的內部結構與獨特外形,這雖然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也埋下了消防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其復雜的內部結構和人員高度密集的特點,會極大地增加滅火和救援的難度。本文深入研究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滅火救援技術,旨在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城市的安全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一、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火災特點
(一)火勢蔓延迅速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內部匯聚了各類活動場所和娛樂設施,其中可燃物品繁多,不僅為火災提供了豐富的可燃物,還可能存在危險物品,增加了爆炸的風險[1]。例如,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服裝購物區域,纖維制品、棉制品、羽絨制品等都是極易燃燒的物質。當火焰蔓延至該區域或火源就在此區域時,火勢會在極短時間內迅速擴散,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此外,在以大型商場為代表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中,中庭、豎向管徑、橫向共享空間等在火災發生時會成為天然的煙囪,加速空氣流通,為火災提供充足的氧氣,從而進一步推動火勢蔓延。由此可見,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發生火災時,由于易燃易爆商品的存在以及特殊的空間結構,火焰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波及各個樓層。若未能及時展開救援,整棟建筑很快就會被大火吞噬。
(二)易造成人員傷亡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人員密度極大,因此在發生火災時,相較于其他場所,更容易導致人員傷亡。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發生火災時,安全出口位置固定,大量人員在逃生過程中會涌向安全出口,極易造成擁擠。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裝修材料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根據建筑材料的不同,可能會產生一氧化碳、氰化氫等有毒物質,這些氣體被人體吸入后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這些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更容易聚集在人員活動區域,導致人員吸入有毒煙霧的風險增加,進而增加了人員傷亡風險。
(三)火災救援工作難度大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救援工作面臨諸多困難。首先,消防救援車在這類建筑周邊往往無法進行伸展作業,在缺乏有效輔助工具的情況下,不僅會降低滅火救援效率,還會增大救援難度。以大型商場為例,此類建筑通常位于市中心,周邊可能存在樹木、電線桿等障礙物,阻礙消防救援車輛進入[2]。為避免對建筑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消防車輛的作業面積受到限制,這無疑增加了消防人員的救援壓力。其次,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火災類型多樣,由于建筑內營業設施不同,可能出現電氣火災、油類火災、可燃氣體火災等。消防人員在接到火災警報后,難以迅速準確判斷火災類型,從而無法在短時間內確定合適的救援工具,這進一步加大了救援難度。最后,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內部結構復雜,消防人員進入商場內部后,燃燒產生的濃煙會嚴重影響視線,使其難以快速準確地找到被困人員和著火點,極大地增加了滅火救援難度。
二、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滅火救援技術探索
(一)選擇合適的火災撲救面
在對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火災事故進行滅火救援行動時,由于其結構復雜,消防人員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救援面,以點破面,迅速控制火勢[3]。消防人員接到火災警報后,應立即趕赴現場,在前往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途中,要仔細觀察周邊環境,提前規劃救援策略。根據對周邊環境的觀察,并結合商場內部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救援面。在火災救援過程中,消防車的輔助作用至關重要,能夠顯著提高救援效率。因此,如果商場附近存在空曠的停車坪或廣場,應優先選擇其作為救援作業區域。同時,要密切關注建筑物的結構,為確保建筑內被困人員的安全,消防人員必須保證建筑物的結構穩定。在選擇救援面時,需優先考慮承重墻的情況。在實際滅火救援過程中,消防人員可通過消防內部控制室查看監控,借助監控了解火災的基本情況,從而選擇合適的救援面。若條件不允許,可利用消防機器人進行探查。消防人員操控機器人進入建筑內部,全面了解建筑內部的結構、著火點、被困人員情況、煙霧濃度、有毒有害氣體含量等信息,進而找到合適的救援面進行突破,以快速控制火勢,救出被困人員,最大限度地保護商場內的財產安全。在情況緊急時,可采取邊救援邊查看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明確被困人員數量,提高救援效果。
(二)合理規劃火場內攻路線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發生火災時,科學合理地確定滅火救援內攻路線至關重要。在通常情況下,消防車負責實施外部滅火作業,而消防人員則深入建筑內部救援被困人員。合理設計內部救援路線是提高救援效率的關鍵。結合建筑結構,科學規劃內攻路線,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救出被困人員,使傷員得到及時救治,提高人員生還概率,減少人員傷亡。根據火災類型的不同,在明確火災基本情況后,消防人員應設計一套標準的救援模式,以便在進入火災現場后能夠迅速展開行動,提高救援效果。標準救援流程一般可分為三步。在正式進入前,消防人員要詳細了解建筑內部的結構和布局,通過查閱建筑內部圖紙和憑借自身經驗獲取相關信息,為規劃內攻路線提供依據;進入火災現場前,每名消防人員都要牢記內攻路線,并根據各自的分工,在進入現場后迅速完成消防救援任務,按照內攻路線有序開展救援;進入大型綜合體建筑內部后,消防人員要佩戴照明設備、熱成像設備等。由于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內可燃物眾多,會產生大量濃煙,不僅有毒有害,還會嚴重影響救援視野。因此,在使用輔助搜查工具的同時,消防人員要在經過的區域留下明顯記號,并建立安全聯絡點。此外,針對建筑內存在的阻礙物,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破除,盡可能打通救援通道,為救援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三)及時破拆建筑內街頂棚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通常會設有置頂棚,除了遮風擋雨、美觀等基本功能外,在消防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發生火災時,火勢會迅速向外蔓延,而頂棚能夠起到一定的隔離作用,有效減緩火勢蔓延的速度。然而,頂棚在阻擋火勢蔓延的同時,也會使熱量在有限空間內積聚,當熱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增加爆炸風險。因此,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消防人員進入建筑后應及時破拆建筑內街頂棚。在拆除內街頂棚時,消防人員可使用電鋸、氣動切割機等工具進行快速破拆。破拆頂棚的目的是減少熱量積聚,使熱量能夠迅速從有限空間中散發出去。由于頂棚面積一般較大,在破拆過程中,消防人員要準確找到頂棚熱量積聚最多的區域優先進行破拆,以快速降低室內溫度,改善滅火救援條件。此時,消防救援人員已對火勢進行了有效控制,無須擔心破拆頂棚會加快火勢蔓延。此外,在破拆頂棚過程中,會有頂棚碎片不斷掉落[4]。因此,消防人員要對拆除區域的正下方進行有效防護,防止掉落的碎片引發新的火災。
(四)科學調用商場消防水源
水是消防救援的關鍵要素。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滅火救援行動中,消防人員要充分利用商場內部的消防水源開展救援工作。消防人員進入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后,應首先確定水源位置并作好標記,為后續救援工作奠定基礎。商場內的消防栓是主要的消防水源,利用消防栓可以在更近的距離對火焰進行撲滅,從而提高救援效率。在使用建筑內消防水源時,消防人員應根據火災的規模和救援需求合理調配,確保每一滴水都能充分發揮救援作用。一般情況下,消防人員會使用室內消防栓進行滅火。當火勢較大時,需要增加水壓以增強滅火效果。此時,可打開消防水泵,增加水流壓力,加快滅火速度。室內救援要與室外消防車協同配合,消防車可為室內消防水池和消防栓系統供水,確保有充足的水量用于撲救火災。在救援過程中,消防人員要時刻關注水源的變化情況。以水壓為例,若在室內撲救過程中發現水壓減小,應及時調整撲救策略。水壓減小可能是由于水管漏水、閥門未完全開啟等原因導致,因此在詳細檢查并做出科學判斷后,再繼續進行撲救,確保救援過程中水源不中斷,滿足救援需求,為消防人員創造安全的救援環境。
(五)強化微型消防站建設
從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結構特點來看,一旦發生火災,將會造成多方面的損失,救援難度較大,在不了解具體情況的前提下,難以在短時間內展開有效的滅火救援工作。因此,強化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中的微型消防站建設具有重要意義[5]。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中建設微型消防站,配備專業的消防人員、齊全的消防設備和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微型消防站依托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對建筑內部結構和實際情況非常熟悉,一旦發生火災,能夠迅速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應急救援措施,有效控制火勢。同時,微型消防站還能為專業消防隊伍提供有價值的建筑內部信息,有助于提高滅火救援效率。由此可見,建設微型消防站十分必要。這些人員在培訓過程中,不僅要深入學習、了解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內部結構和商業類型,還要掌握專業的消防救援知識,確保在發生消防事故時,能夠迅速采取正確的救援方法。在消防設備配備方面,除了配備滅火器、防護服、破拆工具等基礎設備外,還應提供通信設備。隨著消防領域的不斷發展,還可配備智能化消防設備,使微型消防站設備齊全,能夠隨時應對各種緊急情況。
結語
綜上所述,在深入研究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滅火救援技術過程中,消防人員應從選擇合適的火災撲救面、合理規劃火場內攻路線、及時破拆建筑內街頂棚、科學調用商場消防水源、強化微型消防站建設等五個方面入手。在實際救援行動中,合理規劃并協同應用這些滅火救援技術,以提高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火災救援效率。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形式也會不斷演變。因此,在研究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滅火救援技術時,要持續關注其發展動態和未來趨勢,提前制定針對性的滅火救援策略,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倪裕翔.地下空間建筑火災事故的滅火救援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3,8(10):48-50.
[2]郭長發,楊琦,林玲.建筑火災蔓延和防火分隔與滅火救援關系淺析[J].建筑安全,2023,38(10):46-50.
[3]李濱.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與應急救援研究[J].今日消防,2023,8(08):57-59.
[4]謝偉鋒,斯凱,范祥祥.大型建筑的火災疏散與助援系統設計[J].物聯網技術,2023,13(06):146-149.
[5]曹佳順,陳盛宣.城市大型建筑滅火救援工作難點與對策[J].今日消防,2023,8(0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