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軍

“核心價值”是高考試題思想性的體現,它關乎“培養什么人”的根本問題,所以高考評價體系將其列為考查內容的“四層(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之首和總體特征的“三線(核心價值金線、能力素養銀線、情境載體串聯線)”之首。廣大考生要提升對“核心價值”的認識及把控能力。
一、透視高考試題,明察命題特征
綜觀近年來的高考作文題,不論是全國統一命制的試卷,還是分省命制的試卷,均呈現出“無價值,不入題”的典型特征。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立德樹人為先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題以“故事的力量”為中心話題寫作,引導考生思考“故事”這一載體中蘊含的事實、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講好故事的重要意義。考生可以寫精衛填海、愚公移山、蘇武牧羊、木蘭從軍等故事帶給自己的啟發,也可以從新時代中國故事“主講人”的角色出發,探討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生動的中國形象。
2.培根鑄魂為要
緊扣時代主題,關注社會現實,發揚奮斗精神;深耕紅色文化,彰顯榜樣力量,引導考生銘記歷史,賡續紅色基因。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題介紹了不同行業奮發有為的典型人物,要求以“選擇·創造·未來”為主題寫一篇文章,引導考生做好個人的事業規劃,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
3.強調全面發展
貫徹“五育”并舉,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題的材料選自毛澤東《體育之研究》一文,材料立足“體育之效”,說明體育與身體強弱的關系以及體育對人生的意義,引導考生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二、研讀評價體系,探尋考查趨勢
綜合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特征,我們可以探尋2024年高考作文命題在“核心價值”方面的三個考查趨勢:
1.突出重點
高考作文命題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強化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斗精神、綜合素質等內容在考試中的要求,引導考生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切實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凸顯主旨
高考作文命題的主旨將緊扣“核心價值金線”,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不斷強化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
3.不避熱點
重大社會現實問題、關鍵歷史事件與科技前沿等,也將是高考作文命題選題和取材的主要來源,引導考生密切關注重大社會現實問題和關鍵歷史事件,從而提高考生的政治站位、思想立場與理想信念。
三、剖析典型例題,握牢把控抓手
考生在審題、構思、行文過程中要想把控好“價值取向”,就必須握牢情境、題意、現實等三個抓手。
1.揣摩情境,思考取向
情境是實現“核心價值”考查的載體,它可以引發考生對“價值取向”的思考。但需要說明的是,它只是一個觸發點,考生不應拘泥于此,而應由此發散開去。
2.吃透題意,把握取向
題意是“核心價值”生成、生發之本,只有對其展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事實及事理乃至邏輯層面的深度解讀,才能真正吃透題意,從而較好地把握價值取向。
3.聯系現實,明辨取向
現實社會是錯綜復雜的,我們需要運用“核心價值”這面照妖鏡來“照”,辨明是非、真偽,從而正道直行。
下面以一道典型文題進行例析,供考生借鑒。
典型例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伯伯,我們跟哪個隊挑戰比賽了?”
“比賽?我跟誰比賽?……不過,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老支書站起來,把燈掛在架子上。立即,老支書的身影映在厚厚的稻子上,燈晃動著,巨大的人影晃動著。老支書在說話:“人人都有一輩子,有人一輩子做的事,硬是有些人活幾輩子也趕不上的,這是什么緣故?”他看著遠處,好像在問自己,又好像在問那高高的天,問那無垠的土地、大片的莊稼。
太陽升起了,新的一天已經開始。這新的一天里,生活繼續著,比賽繼續著,看誰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比賽的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許多十七歲的青年,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就叫阿舒。
茹志鵑的小說《阿舒》中老支書抒發的“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對十七歲的阿舒很有啟發。這一感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