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山東省2011—2021年的統計數據為研究對象,構建了一個包含16個指標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涵蓋了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個方面。本文運用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并構建區域物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模型,對山東省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進行研究,再利用灰色關聯度模型對兩者的關聯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山東省區域物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耦合協調度呈平穩上升態勢,并提出山東省應通過發揮港口優勢、加大物流基礎設施投入等舉措促進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協調發展。
關鍵詞:區域物流;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灰色關聯度;現代化物流
本文索引:何珊珊.<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6):-094.
中圖分類號:F127;F27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3(b)--04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一體化進程加快,物流業通過提供高效、優質的物流服務,優化產業結構,成為提升區域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了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優化物流模式和加強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物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23年2月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物流高質量發展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山東作為同時擁有“經濟大省”與“物流大省”雙重標簽的省份,其物流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具有顯著的研究價值。在過去的十年,山東省在物流和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依托豐富資源和發達交通網絡,山東省融入了國家黃河和京滬物流大通道,并打通了國際物流大通道,充分發揮了物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效應。因此,協調好區域物流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對推動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山東省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理解物流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更加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在探討物流業和經濟協調發展的問題上,已有學者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一些研究關注了物流對經濟發展的單向影響。廖毅等(2021)[1]指出了現代物流業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劉聰和李珍珍(2023)[2]的研究表明,低碳物流可以改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Sainz等(2013)[3]認為增加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能顯著促進當地經濟發展。Yang等(2019)[4]利用哈肯模型對我國5個中心城市物流和經濟發展協同演化規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經濟發展對于兩者協調發展水平起著關鍵性作用。另一些研究則關注了物流與經濟雙向影響的問題。梁雯等(2018)[5]以皖江城市帶為研究對象,發現區域物流系統與區域經濟系統的耦合協調度不斷提高。張清華等(2023)[6]發現中國各地區的耦合協調度存在空間正相關關系,主要集中在“H-H”集聚區和“L-L”集聚區。張凱(2023)[7]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發現,浙江省綠色旅游經濟與區域物流的協調狀態不斷優化。崔宏凱等(2021)[8]總結長江都市圈物流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關聯效應顯著。
山東省對于物流與經濟發展的研究較少,且缺乏對具體機制的深入探討。因此,通過構建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評價體系,將耦合協調度模型和灰色關聯法有機結合,研究影響山東省物流和經濟的主要影響因素對于山東省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可以對我國各個地區物流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鑒。
2 研究指標選取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山東統計年鑒》等權威數據,本文選取2011—2021年山東省的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數據,構建了包括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個維度的16個指標的評價體系,以確保所選指標在縱向和橫向上具有可比性。在研究過程中,本文系統整理了交通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等有關資料,以形成了對物流業發展的相關資料。
3 研究方法設計
3.1 熵權法
熵權法是一種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通過信息熵值的計算確定了各個指標權重,進而獲得更加客觀的指標權重。該方法能夠客觀反映不同指標之間的差異性和重要程度,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計算結果較為準確。在物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研究中,可以利用熵權法來確定各因素對整體發展的貢獻程度,進而分析其相互協調程度。本文利用熵權法求取指標權重的主要步驟如表1所示。
第一步:由于各指標的量綱和單位可能不同,需要進行標準化處理:
對于正向指標,采用最大最小值歸一化方法,將原始數據轉化為0~1的數值。
對于負向指標,采用倒數變換法將其轉化為正向指標,再進行最大最小值歸一化處理。
式(1)中,i為年份,j為指標類型;zij表示第i年,第j項指標的原始數據;Zij表示第i年第j項指標經過標準化處理后所得數據。
第二步:計算指標權重,本文選用16個二級指標作為研究對象,故樣本數n=16:
第三步:計算綜合得分值:
3.2 熵權-耦合協調度法
耦合系統模型是一種綜合考慮不同系統間相互作用影響的方法。本文利用該模型構建包含物流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個產業子系統的模型。
在上述公式中,U1代表物流業綜合得分,U2代表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得分。耦合度C反映的是子系統之間的耦合作用程度,介于[0,1]之間,當C值接近1時,表明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個子系統之間的協調水平較高,而當C值接近0時,表明兩個子系統之間協調水平較低。耦合度模型只能體現產業間互動及協同發展的程度,很難從整體上體現物流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程度。在此基礎上,本文引入了耦合協調度模型,以更精確地評價各子系統間的互動程度及協同發展程度。計算公式如下:
本研究使用耦合協調度D來度量兩個子系統間的協調性,綜合協調指數T來評估整體的協調程度。使用α和β作為待定系數,分別代表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整體耦合協調度的貢獻率,并且符合α+β=1的條件。借鑒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界定待定系數α=β=0.5。耦合協調度D的取值范圍為[0,1],D值越大,表示兩個系統的融合程度越高,關聯性越緊密。根據相關文獻和現有做法,本文將耦合協調度D劃分為十個級別,如表2所示。
3.3 灰色關聯分析
灰色關聯分析的實質是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利用灰色關聯分析來研究物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及其程度。灰色關聯度具體的計算流程如下:
第一步:確定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即X0為比較序列,Xi為參考序列。
第二步:數據無量綱化處理。本文采用均值法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使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消除量綱和單位的影響。
第三步:計算關聯系數。計算參考序列與比較序列的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差序列
最大差
最小差
第四步:計算灰色關聯系數
其中,ρ為分辨系數,0<<1,通常取值為0.5。m為年份,故m=11。
第五步:計算灰色關聯度
第六步:按關聯度排序
4 結果與分析
4.1 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
本文采用公式(1)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隨后運用熵值法公式(3)計算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個二級指標的權重,進行定量分析。基于這些權重,構建了一個二元耦合協調模型,用于評價山東省近11年區域物流與經濟優質發展耦合度及耦合協調度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山東省的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個維度中,分別是物流業產值占GDP比重、物流業企業單位數和貨物進出口總額、第三產業產值權重較大,證明了物流業對山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貢獻較為顯著,在支撐國際貿易、服務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4.2 耦合協調度測算與分析
基于評價指標體系權重,再計算綜合發展水平U1和U2來代表山東省2011—2021年的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然后利用公式(5)至(7)計算山東省區域物流和經濟發展的耦合度C、協調指數T和耦合協調度D,最后按照表2從極度失調到優質協調進行等級劃分,獲得表5所示數據。
根據表5數據可知,山東省區域物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綜合評價水平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表明整體呈現良好態勢。然而,2011—2015年,物流產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協調發展意識較為薄弱、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山東省的物流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都為失調程度。然而,隨著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物流業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地位得到明確,山東省采取了多項舉措來推動物流業發展。2016—2021年,山東省區域物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度逐漸從失調狀態快速磨合增長,保持了動態耦合良性互動。物流業的現代化發展促進了供應鏈的優化和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加靈活、精準的供應鏈服務。同時,經濟高質量發展也為物流業創造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推動了物流業的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物流與經濟的耦合協調關系穩步上升,并最終在2021年達到優質協調狀態。綜上所述,物流智能化和經濟數字化使兩者協同性增強,促進山東省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水平逐步呈現新常態。
4.3 灰色關聯度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山東省的物流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存在較高的關聯程度。本文通過計算灰色關聯度對影響山東省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物流指標進行了評價和排序。鐵路里程、物流從業人數占就業人數比重和移動電話數與山東省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灰色加權關聯度處于極強關聯階段。這證明了物流作為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對經濟發展具有直接影響。其他指標也呈現較強的關聯階段,對山東省區域經濟增長起一定的拉動作用。同理,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進行了綜合評價和排序。地區生產總值對于區域物流的灰色加權關聯度影響最為顯著,極大促進了區域物流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其他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也都處于較強的關聯水平,改善這些經濟指標有利于更好地帶動區域物流發展,并為區域物流發展提供更大的人才助力與資金支持,進而促進山東省區域物流高質量發展。
5 結論和建議
5.1 結論
本文利用熵權法和耦合協調度模型,構建了山東省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系統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2011—2021年的區域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狀況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山東省的物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整體呈現出平緩的螺旋上升態勢,協調等級不斷提升,體現了山東省在物流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政策引導和實踐成果,為未來進一步推動區域物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文章利用灰色關聯等級可以看出,公路、鐵路和貨運量等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山東成為全國首個交通強國省域示范區,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其中高速鐵路的運行里程、公路通車里程和公路密度位居全國第三。移動電話數可以看作互聯網的普及,可以促進信息交流和物流業務的智能化,從而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物流成本,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中的地區生產總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關聯度位居前列。具體而言,物流業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地區生產總值密切相關。物流業是消費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消費品的供應和銷售。
5.2 對策建議
一是發揮港口優勢,促進物流業和經濟的協同發展。山東省擁有多個優良的港口,地理位置優越、水深條件良好,對物流業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二是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鐵路、航空、水運等基礎設施建設,并著重加強交通樞紐、物流園區、智能物流設施等方面的投資,以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三是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提高物流產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的契合程度。優化物流業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物流企業和資金流入。同時,保持各地區的物流發展水平均衡,推動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出現某些地區物流過度集中而其他地區物流服務不足的情況。此外,應注重培養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物流龍頭企業,并引進物流專業人才,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廖毅,湯詠梅.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現代物流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 理論探討,2021(1):88-93.
劉聰, 李珍珍.長三角低碳物流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 2023, 37(1):33-40.
SAINZ R, BA?OS J, VAL S, et al. The economic impact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The case of PLAZA—The Zaragoza Logistics Platform[J].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2013, 36(4):299-318.
Yang C, Lan S L, Wang L H.Research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Metropolitan Economy and Logistics Using Big Data and Haken Mode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9, 57(4):1176-1189.
梁雯,陳廣強,柴亞麗,等.皖江城市帶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耦合協調度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8,32(4):78-86.
張清華,于振山,郭蘭英.中國物流業與經濟高質量協調發展時空演化研究[J].經濟問題,2023(2):60-68.
張凱.浙江省綠色旅游經濟與區域物流耦合協調發展實證研究[J].中國商論,2023(5):81-83.
崔宏凱,張林,王子健,等.物流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的關聯效應研究: 基于長江經濟帶三大都市圈的面板數據[J].經濟問題,2021(3):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