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卉
(威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河北 威縣 054700)
美國白蛾是一種外來的林業有害生物,因其具有嚴重危害性、繁殖能力強、防治難度大等特性,成為我國森林植物檢疫對象之一。根據市、縣林業工作要點安排,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預防為主、科學治理、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的方針和政府主導、全面參與、聯防聯治”的原則,加強災害預防,威縣林木長勢良好,基本沒有造成危害。現將防治工作總結如下。
美國白蛾為白色蛾子,雌蛾體長9 ~15 mm,翅展30 ~42 mm;雄蛾體長9 ~13 mm,翅展25 ~36 mm。卵圓球形,直徑0.5 ~0.53 mm。初孵幼蟲一般為黃色或淡褐色。雄蛹瘦小,背中央有一條縱脊,雌蛹較肥大。其特性為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主要以幼蟲取食植物葉片危害,其取食量大,危害嚴重時能將寄主植物葉片全部吃光,并啃食樹皮,從而削弱了樹木的抗害、抗逆能力,嚴重影響林木生長。因此,對其調查監測及防治十分重要。
2.1 及時發布蟲情信息。通過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管理信息平臺及時上報監測到的蟲情動態23 期;印發各鄉鎮和林農大戶森防預警信息5 期,有效指導林農防治林業有害生物。今年威縣林業有害生物發生3.6 萬畝,防治11.095 萬畝(次),其中,飛防9.85 萬畝(次),地面防治1.245 萬畝。根據美國白蛾發育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進行科學防控,一般情況下4 月中下旬,越冬代美國白蛾開始羽化。4 月底5 月初是美國白蛾羽化高峰期,在4 月16 日進行了飛機防治工作,完成春尺蠖飛防1.85 萬畝,6 月2 ~3日完成美國白蛾飛防3.96 萬畝、督導城區及鄉鎮地面防治0.2 萬畝;8 ~9 月完成地面和飛機防治美國白蛾等食葉害蟲5 萬畝。
2.2 制定方案,有效開展飛防工作。制定方案時,宜飛防區域,根據飛防作業特點,擴大飛防作業面積,確保各鄉鎮全覆蓋防治。飛防前,做好飛機起降點、飛防避讓區域等實地勘察工作;飛防后,根據飛行防治作業區面大小、各鄉鎮地形、低矮植物等情況,采取重點檢査和普遍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安排專人到飛機防治過的村莊、林地及時檢査防治效果,對飛防后存留的死角進行人工地面防治。為了維護生態和生產安全,我們使用國家正式登記、質量合格、標簽完整在有效期內的產品,并注意保存樣品。
2.3 摸清非飛防區域情況,及時開展地面噴霧防治。對不宜飛防的鄉鎮防控區、飛防漏防區,采取地面噴藥防治。選滅幼脲或除蟲脲等仿生、生物藥劑,4 齡后幼蟲可加量甲維鹽,以增加藥效。7 月上旬、8 月上旬分別是第一代,第二代美國白蛾成蟲羽化盛期。7 月19 日到西中營村指導第二代美國白蛾防治調查情況。
2.4 檢疫執法,嚴防蟲病疫情傳入。辦理調運檢疫10 份,產地檢疫4 000 畝(次),嚴防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危險性病蟲傳播;按要求開展蟲病春、秋季普查70畝(次);開展檢疫執法專項行動2 次。
繼續做好威縣林業主要害蟲美國白蛾、楊扇舟蛾、楊小舟蛾、國槐尺蠖、懸鈴木方翅網蝽等各個蟲種的監測和查防,對監測到的蟲情及時上報和發布蟲情預警,服務林農,指導生產,組織防治,維護威縣森林資源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