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勤儉節約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是涵養民族精神品質的沃土和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必備的精神品質,還是推動國家、社會和個人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寶貴的傳家寶。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和信息傳播技術飛速發展,大學生獲取信息較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迅速、便捷、途徑多樣,這些信息可以極大地開闊大學生的視野,然而伴隨各種信息如潮水般涌入,大學生的周圍不乏消費主義、拜金主義、享受主義等不良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勤儉節約精神和踐行勤儉節約的行為,進而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個體行為選擇。文章通過對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及兄弟院校大學生勤儉節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探究新媒體背景下,勤儉節約精神在個人、家庭、社會、全人類維度的新內涵及其具有的時代性、豐富性、民族性等特征,分析勤儉節約精神培養時代新人、培育新風新貌、助推國家繁榮穩定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文章基于前期調查問卷統計數據,通過構建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協同發力、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大學生勤儉節約精神培育路徑,弘揚勤儉節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社會新風新貌。
關鍵詞:勤儉節約精神;新媒體;消費主義;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3-0161-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資助項目“新時代大學生勤儉節約精神教育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2ZX04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被視作持家之寶、興業之基、治國之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多次提到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1],意味著大學生應弘揚勤儉節約精神。作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大學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沖鋒隊,對其勤儉節約精神的培養既關乎其成長,又關乎民族發展。
(一)內涵
立足字面含義,勤儉節約是既勤勞又節儉,多表示工作勤勞,生活節儉。中華民族自古就踐行勤儉節約精神,有許多關于勤儉節約的名言,如諸葛亮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朱子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等。
個人層面的勤儉節約精神是單個人勤勞、節儉的行為,展現的是個人的品德。這種品德既可以完善提升自我,又會影響他人德行。因此,就個體而言,勤儉節約精神是單個人教養、涵養、修養和素養的綜合體現。
家庭層面的勤儉節約精神是指家庭成員身上的家庭風格,包括勤奮勞作、節約儉樸、合理持家,家庭消費時講究實用原則、做到寬嚴有度,該花錢的一定花,不該花的堅決不消費。同時,家庭成員要時刻傳承這種體現勤儉節約精神的家風、家訓、家規。
國家層面的勤儉節約精神是指社會成員踐行的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理念。引導各行業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樹立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理念,使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成為全社會的風尚[2]。這樣,才擁有抵御風險的深厚底氣、迎戰困難的強大力量[3]。
全人類層面的勤儉節約精神是指堅守命運共同體理念,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簡約、適度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推動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如中國政府提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勤儉節約精神在全人類層面的意蘊[4]。
(二)特征
勤儉節約精神具有時代性。作為社會意識,它屬于特定時代的產物,帶有時代的烙印。由于人們政治經濟關系、社會實踐及對事物發展的認識不同,所以形成的勤儉節約精神也會不同。勤儉節約精神不但受時代條件制約,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勤儉節約精神具有豐富性。勤儉節約精神不僅關乎個人層面,還涉及家庭生活、家風、社會風氣及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方面倡導的勤勞、綠色、節儉等理念,在不同的時期還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其內涵和外延十分豐富。
勤儉節約精神具有實踐性。作為社會實踐的產物,勤儉節約精神離開了實踐就無從談起,也只有在實踐中,其作用才能得到進一步發揮。總之,它在實踐中產生、發展,也在實踐中得到弘揚。
此外,勤儉節約精神還具有民族性、穩定性、開放性等特征。隨著實踐的推進,其特征會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一)有利于培養合格時代新人
培養勤儉節約精神不僅能提升個人經濟素養,還能培養個人責任心、獨立性和家庭觀念。正確的節約觀念和行為,有助于形成積極、穩健的生活態度,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因此,培育勤儉節約精神有助于培養合格時代新人。
(二)有利于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勤儉節約精神展現的是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可以讓人擺脫浪費和奢靡的習慣,形成節約、愛惜資源的品德。不僅節省資源和開支,更是培養個人自我約束和責任感的方式。個體踐行勤儉節約精神,有助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弘揚文明新風尚。因此,培育勤儉節約精神有助于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三)有利于助推國家繁榮穩定
國家繁榮穩定的表現之一就是國民經濟狀況良好,而國民經濟狀況又與個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有關。踐行勤儉節約精神能夠幫助個人節約資源,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個人經濟水平。當社會成員都能踐行勤儉節約精神時,能推動國內市場消費,使經濟更加穩定健康。因此,培育勤儉節約精神有助于助推國家繁榮穩定。
(四)有利于世界和平發展
世界和平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共同追求,但由于各國經濟上不平等和不公正,所以世界和平發展面臨挑戰。勤儉能夠增強國家和個人的節約意識,減少資源浪費,減緩環境惡化,為促進世界和平營造有利的環境。而節約則能幫助人們有效利用資源,解決資源匱乏的問題,從而改善經濟不平等狀況,減少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矛盾,有助于營造和諧的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5],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因此,大學生勤儉節約精神教育應圍繞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協同推進。
(一)重視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個人成長的社會關系基礎,家庭教育從人出生就影響著人,家庭、家教、家風對個人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父母肩負著重要責任,教育方法若不得當,則會對孩子今后的人格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再優秀的學校教育也無法彌補家庭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缺陷。因此,古人很早就關注重視家庭教育,有很多關于家庭教育特別是勤儉節約教育的故事,這些故事至今仍影響著家庭教育。新媒體時代的家庭教育不同于以往,對一個家庭來說,所有家庭成員都應通過實際行動和語言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如教育引導大學生參與家務勞動、使他們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用家庭中浪費的例子,引導大學生思考如果一個家庭每天都如此浪費,那么一年的浪費數據會是多少,引導其思考勤儉節約對家庭、社會、國家的意義;同時引導大學生在家庭生活中踐行勤儉節約精神,把好家風帶到社會中去,傳承好家風,帶動形成社會好風氣。
(二)強化高校教育的提升性作用
高校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陣地,“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6]。當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些大學生日常貪圖享受,生活講名牌、講排場,比闊氣,花錢不節制,隨意浪費的現象層出不窮[6]。這與當前勤儉節約教育不符,高校應當引起高度重視[7]。
首先,課堂教學講清楚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時代內涵和意義,引導大學生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清楚自己所處的階段和歷史任務,抓住時機講深、講透、講實勤儉節約的道理、哲理、事理[8]。
其次,實踐課堂通過設計與勤儉節約精神相關的實踐內容,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勤儉節約精神,例如光盤行動、“一張紙獻愛心”、“節水我最行”、閑置物品共享等[9],引導大學生從節能、節水、節電、節糧等小事做起,踐行節約精神。
最后,通過引導大學生發揮專業優勢,參與社會實踐服務,投入群眾的生活中,認識到資源的價值,體悟群眾勤儉節約的品質。總之,通過創新高校教育,讓勤儉節約的好風氣在校園扎根發芽[10]。
(三)發揮政府規章與法律的保障機制
政府承擔著社會治理職責,對勤儉節約精神培育義不容辭。
首先,需要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及政策等,要求各部門、組織及全社會認真貫徹執行,從思想上引導各方認識勤儉節約精神教育的緊迫性[11]。例如,針對黨政機關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針對全社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等,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文明節約消費理念,強化全國一盤棋意識和憂患意識。
其次,通過利用多媒體,優化各類線上宣傳方式,宣傳相應的法律法規,使所有人都能接觸到相應的宣傳。
最后,政府通過線下多形式的宣傳,引導社會成員特別是大學生形成正確意識,踐行勤儉節約精神,助推節約光榮風尚的形成[12]。
(四)重視社會文化的引導性作用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每天接收的信息遠超想象,作為社會的一員,對其勤儉節約價值觀念的形成需要加以引導和推動。
首先,對不適應當前社會要求的浪費、大操大辦等行為加以引導。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規定,“對凡是利用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制作、發布和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的,由廣播電視、網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13]。
其次,立足大學生生活環境,建立全社會共同關注勤儉節約的社會大環境,讓大學生形成勤儉節約精神,為日后的職業生涯、人生之路打好基礎[14]。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立足個人、國家、社會和全人類角度,勤儉節約精神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和意義。同時,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拓展勤儉節約精神教育的家庭、學校、政府、社會路徑是新媒體時代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黨建,2022(11):4-28.
[2] 吳祖清.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N].南方日報,2020-06-08(07).
[3] 張凡.大興勤儉節約之風(人民論壇)[N].人民日報,2020-08-14(04).
[4] 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9-23(03).
[5] 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6] 習近平.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與祖國和人民同行努力創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報,2014-05-05(01).
[7] 馬程.新時代大學生勤儉節約精神高校培育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23.
[8] 王晶晶,王雪蓮,朱光星,等.淺論大學生勤儉節約教育[J].現代農村科技,2023(2):83-84.
[9] 孔鈺棋,李廣艷.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勤儉節約教育的路徑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3,37(1):9-12.
[10] 梁燕龍.新時代大學生勤儉節約精神教育研究:以肇慶市高校為例[J].文教資料,2022(24):91-94.
[11] 陳偉.新時代大學生節儉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21.
[12] 黃奕為.大學生消費現狀及勤儉節約觀養成探究[J].財富時代,2021(12):201-202.
[13] 新華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N].人民日報,2021-04-30(013).
[14] 李靜.黨史學習之新時代大學生對勤儉節約優良傳統繼承與發揚的思考[J].河南農業,2021(36):32-34.
作者簡介 閆新鴿,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