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學
(河北省邢臺水文勘測研究中心,河北 邢臺 054000)
邢臺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中部,位于東經113°45′~115°50′、北緯36°45′~37°48′,東以京杭運河和山東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鄰,北及東北與石家莊市、衡水市相連,南接邯鄲市,東西最長185 km,南北最寬80 km,總面積12 456 km2,占全省總面積的7%。邢臺市地處半濕潤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冬季受西伯利亞大陸性氣團控制,多西北風,寒冷干燥;春季經常受蒙古大陸性氣團影響,多風沙且干旱少雨;夏季受海洋性氣團及太行山地形影響,炎熱多雨,且易暴雨成災;秋季為夏冬的過渡季節,一般年份降水稀少,秋高氣爽。
邢臺市屬海河流域,區域內有行洪排瀝河道20條(不含界河——衛運河),以滏陽河為界分為兩大部分。其中,自北向南分布有洨河、北沙河、午河、泜河、李陽河、小馬河、白馬河、牛尾河、七里河-順水河、沙河-南澧河、北澧河、沙洺河、留壘河、滏陽河、滏陽新河共15條河流。這些河道除留壘河外,均發源于西部山區,上游支流繁多,呈扇形分布,且多為季節性河道,平時基流很少甚至干涸,汛期洪水暴發,河水陡漲陡落,歷時很短。因源短流急,洪水匯集較快,各河進入平原后,坡度變緩,泥沙淤積,河道寬淺。此外,自西向東分布有小漳河、老漳河-滏東排河、西沙河、索瀘河、老沙河-清涼江共5 條河流,統以排瀝為主[1]。河流總趨勢為西南—東北走向,流入衡水市。
在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意義重大。本文以2020 年水功能區水文水質數據資料為基礎進行水功能區計算評價,進而提出水環境治理的相關措施。
水功能區劃分采用兩級體系,即一級水功能區劃分和二級水功能區劃分[2]。一級水功能區劃分是宏觀上解決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問題,長遠上考慮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二級水功能區劃分主要是協調用水部門之間的關系。依據《河北省水功能區劃》(2017 年),邢臺市一級水功能區共30 個,其中緩沖區1 個、開發利用區29 個;29 個開發利用區對應29 個二級水功能區,其中飲用水源區8 個、過渡區2 個、農業用水區19 個,覆蓋了邢臺20 條河流。其中,13 個水功能區(包括5 個國家級水功能區)列入省考。本次水功能區水質現狀評價采用“代表斷面”代表水功能區水體單元,以河北省邢臺水文勘測研究中心水質水量資料為主、邢臺市生態環境局資料為輔。
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評價,評價分為主要污染因子評價和雙因子評價。其中,主要污染因子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表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24項中的6項指標,即pH值、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揮發酚、硫化物;雙因子評價指標為氨氮、化學需氧量。水功能區水質目標和評價成果及水功能區達標情況,詳見表1。

表1 2020年邢臺市各飲用水源區和過渡區水質情況
按照《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 395-2007),對水功能區進行達標評價。水功能區達標評價參照水功能區水質目標進行,水質類別按月進行單次評價,單次評價的水質類別達標次數≥80%為達標,達標次數<80%的為不達標,以此判斷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由表1 可知,飲用水源區大多位于河流上源沒有企業污染的山區位置,水質很好,只有1個飲用水源區滏東排河邢臺飲用水源區位于邢臺市東部,污染相對較重,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目標水質。2 個過渡區滏東排河邢臺過渡區和清涼江邢臺過渡區也位于東部污染較重區域而且下游水質標準要求高于過渡區水質,消減距離短,達標比較困難,沒有達到水功能區目標水質Ⅲ類地表水標準。2020 年邢臺市各飲用水源區和過渡區水質情況,詳見表1。
2020 年邢臺市農業用水區和緩沖區水質情況,詳見表2。由表2可知,19個農業用水區水功能區主要因子評價11 個不達標,其中5 個功能區即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牛尾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洨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小漳河邢臺農業用水區、老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非常接近達標;4 個功能區即泜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午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滏陽新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化學需氧量超標率在50%左右,北澧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氨氮超標率為44.4%;剩下的2個功能區即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和西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化學需氧量超標率達90%,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總磷超標率達63.6%。衛運河邢臺緩沖區情況比較特殊,其位于行政區劃的邊界,污染因素比較復雜且水質目標是地表水Ⅲ類標準,治理起來比較困難。

表2 2020年邢臺市農業用水區和緩沖區水質情況
就雙因子評價而言,19 個農業用水區水功能區中,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泜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午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北澧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滏陽新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小漳河邢臺農業用水區、西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老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不達標。這9個不達標水功能區又可分為三類,其中3個功能區即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小漳河邢臺農業用水區、老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化學需氧量超標率為30%左右,接近達標水質目標;4個功能區即泜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午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化學需氧量超標率約在50%,北澧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氨氮超標率在44.4%,污染較重;剩下的2 個功能區即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和西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化學需氧量超標率達90%,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總磷超標率達63.6%。此外,緩沖區衛運河邢臺緩沖區因位于行政區劃的邊界,污染因素比較復雜且水質目標是地表水Ⅲ類標準,治理起來比較困難。
邢臺市2020 年水功能區達標評價結果如下:30個水功能區按主要污染因子評價,15 個達標,15 個不達標,達標率50.0%;其中,1個緩沖區、2個過渡區均不達標,達標率為0;19個農業用水區有8個達標,達標率42.1%;8 個飲用水源區有7 個達標,達標率87.5%。按雙因子評價結果,30 個水功能區達標的有17 個,達標率56.7%;1 個緩沖區和2 個過渡區均不達標,達標率為0;19 個農業用水區中有10 個達標,達標率52.6%;8 個飲用水源區中有7 個達標,達標率87.5%。水功能區達標評價情況,詳見表3。

表3 2020年邢臺市水功能區達標評價匯總
(1)入河排污口排放水質不能全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水功能區地表水Ⅳ、Ⅴ類水質目標要求,即便年平均值達到要求,也有部分入河排污口部分時段存在間歇性超標現象。如,2020年柏鄉縣污水處理廠COD年平均29.0 mg/L,氨氮年平均1.76 mg/L;月監測COD、氨氮均出現超標現象,COD最高為37.0 mg/L,氨氮最高為2.42 mg/L。
(2)城鎮管網還未做到全部雨污分流,老城區部分雨污管道互通,雨污分流不徹底,雨水與生活污水混合后,通過雨水管道排入河道,導致河流水質變差。如,2020 年雨季局部降雨量較大,市區生活污水直排,嚴重影響了牛尾河水質;大多數村鎮未實現雨污分流,生活污水隨雨水進入水功能區,污染受納水體。
(3)許多河流上有閘、壩等攔水設施,由于廢水中營養物較豐富,在不流動或流動較慢的水體中產生大量綠藻等富營養化現象,使水體污染加重。邢臺市平原區天然徑流少或基本沒有,2020 年,除滏陽河、七里河、午河接收南水北調客水壓采,老漳河、清涼江“引黃補淀”外,只有汛前上游水庫棄水過水幾天,其余時間段無天然徑流。
(4)過渡區水流流動距離短,很難達到水質目標消減要求。如,滏東排河邢臺過渡區長6.6 km,不能把老漳河邢臺農業用水區的地表水Ⅳ類標準降低為Ⅲ類標準。
(5)部分水功能區的河流流經河北石家莊、邯鄲及山東聊城等周邊城市,需聯合采取措施,共同打造青山綠水。
邢臺市處于華北干旱區域,河流天然基流小,所以河道納污能力低,承載能力有限,導致水功能區達標率低,尤其是平原區的農業用水區達標率低。為實現水功能區達標目標,市、縣地方人民政府應嚴格控制入河湖污染物總量,水利、環保、城市建設和農業等部門應按各自職責、通力合作,在工業污染源控制、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回用、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水生態修復等方面發揮作用[3,4]。市、縣地方政府應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投資力度,在污染嚴重的農業用水區要推進村鎮污水處理廠建設,使村鎮生活污水和企業廢水及時處理達標排放。同時,及時治理小企業非法排污也是重要方面,可通過河系外調水稀釋水體,增加水體流動性,使水質變好[5,6]。通過持續努力,逐漸實現各控制年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目標。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在污染比較嚴重的水功能區即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西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迫切需要健全管理機制,提升監控能力,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管理體系,河長由河流(段)所屬行政區域政府主管負責人擔任,負責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和水污染防治;對水功能區實行不定時巡測、定時監測與實時監測相結合,特別是對小企業非法排污進行監管,加大監督性監測和應急監測的水質監測新模式的覆蓋面,進一步完善監測體系,不斷提高監測質量和水平;強化督導落實,嚴格考核獎懲,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執行政策不到位、“紅線”控制不嚴格并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嚴肅追究責任;強化社會監督,推進全民參與;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再生水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
從上述水功能區達標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按主要因子評價和按雙因子評價的結果差別不大,19 個農業用水區達標率分別為42.1%(8/19)和52.6%(10/19);按主要因子評價和按雙因子評價,1 個緩沖區、2 個過渡區均不達標;按主要因子評價和按雙因子評價,8 個飲用水源區中均有7 個達標,達標率均為87.5%(7/8)。19 個農業用水區總體情況較差,情況最嚴重的是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和西沙河邢臺農業用水區化學需氧量超標率達90%,且滏陽河邢臺農業用水區總磷超標率達63.6%。因此,對于農業用水區要切實加大治理力度,在工業污染源控制、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回用、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水生態修復方面重點治理;加快推進村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采取河系外調水的措施,通過稀釋水體從而增加水體流動性;積極提升監控能力,全面落實河長制,推進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管理體系建設;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社會監督,推進全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