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葉 劉琪


基金項目:河北經貿大學2023年度校級教學研究項目“人工智能全覆蓋背景下信息化審計人才培養研究”(2023JYY13)。
摘要:對研發費用的發生進行完整及準確認定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直接判斷,如何識別公司操縱研發費用進行舞弊的特征,從而提前進行應對是審計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基于五維度財務舞弊識別模型,分析A公司如何利用研發費用科目“藏污納垢”,探究如何挖掘此類舞弊的相關信號,基于此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期望能夠幫助審計人員更好地了解公司借助研發費用來進行舞弊的邏輯,從而防止審計失敗。
關鍵詞:財務舞弊;研發費用;舞弊識別
0 引言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指出舞弊是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而公司在進行舞弊時通常會追求“隱蔽性”,研發費用往往難以核查[1]。與此同時,我國十分關注企業的創新水平,對于企業研發創新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還提出了增加財政科技資金投入,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等措施。證監會對于研發費用相關的問詢函也在隨之增加。而對于申請掛牌新三板的公司,全國股轉公司要求其最近兩年研發投入累計不低于1 000萬元。基于此,研發費用對企業而言十分重要,企業存在虛增研發費用的動機。注冊會計師應當重點關注研發費用舞弊的識別與應對,進而更好地維護公眾利益與市場秩序。
本文選擇A公司作為案例公司。A公司被證監會列為2021年20起典型違法案例之一,時間跨度長,涉案金額巨大,具有警示意義。通過剖析這一案例能夠對進一步挖掘研發費用舞弊的特點與信號提供參考。本文以五維度財務舞弊識別模型作為基礎進行分析[2],以不同維度來探討研發費用異常的相關跡象和識別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核查思路。
1 文獻綜述
現有研發費用相關文獻可以分為兩類。一方面,學者分析了企業研發創新活動對其業績的影響。程小可等[3]通過對我國2007—2008年的滬深A股上市公司展開實證研究發現,開發支出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十分顯著。王曉紅等[4]通過實證發現企業研發投入對其市場價值的提升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學者對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靈活性進行了考量,對研發支出的費用化與資本化的不同處理會對公司的財務報表情況產生直接影響。張靜等[5]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分析發現企業盈利能力與研發支出資本化強度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李慧[6]在《上市公司研發支出資本化過度問題探析》一文中指出,隨著研發費用在企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研發支出資本化處理逐漸成為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一種便利方式。
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通過回顧現有文獻,發現目前學者對于研發費用的相關研究集中在實證研究,但針對研發費用舞弊的相關案例展開的研究較少。本文以A公司為例,重點對研發費用舞弊進行識別,借助其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對審計人員提出應對建議。
2 A公司“帶病闖關”
A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20日,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屬于通信設備制造業,其主要經營范圍涵蓋光纖收發器和IP交換機等光通信設備的生產及銷售。2014年,A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并于2017年起接連3年躋身創新層。其大股東一直是賽博(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博控股”),在2019年持股比例高達69.20%。
2020年4月29日,A公司向全國股轉公司提交《公開發行說明書》。同年5月13日,A公司收到全國股轉公司問詢函,共40問,其中包括對研發模式、研發支出資本化情況及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等的詢問;9月22日,A公司提交了《關于終止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的申請》,申請撤回申請文件,并在此后不斷發布公告披露高管人員以及監事的離職;12月2日,證監會正式就A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發布公告。A公司財務舞弊案由此揭開。
證監會在2021年11月12日發布處罰公告,指出A公司在2017—2019年年報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虛構研發支出(含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共計44 237.03萬元。最終,A公司被處以400萬元罰款。
A公司2017—2019年的年度報告均由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均為標準無保留意見。2021年11月15日,證監會對負責A公司審計工作的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了處罰公告,將其55萬元的業務收入進行沒收,并處以110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A公司審計的主管人員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20萬元和30萬元的罰款。
3 研發業務之“析”
A公司作為昔日新三板新興企業代表,是通過怎樣的手段進行舞弊?怎樣才能在事前對這種舞弊進行識別和應對?A公司造假案是一個全鏈條的系統性財務造假案,其通過隱藏的關聯方等虛構購銷業務。為了掩飾虛假的交易,其虛構研發投入來消耗虛增的資金。本文主要針對A公司的研發費用舞弊進行分析。從證監會的處罰公告可以得知,2017—2019年,A公司通過虛構與關聯公司的研發合同及付款從而虛構研發支出。研發費用舞弊的隱蔽之處在于研發項目存在很強的不確定性,風險較高,存在較大的信息不對稱,而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的選擇缺乏統一具體的標準,企業可以通過推遲或提前資本化時點達到降低或增加當期利潤的目的,且研發產生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具有實物形態,其實際價值很難衡量。
那該如何從事前角度去查探研發費用舞弊的信號?本文基于黃世忠提出的五維度財務舞弊識別模型,以數字特征作為指標,結合財務稅務維度、行業業務維度、內部控制維度以及公司治理維度,對A公司發生舞弊的2017—2019年年報進行分析,探究如何更及時、更準確地對研發費用舞弊進行識別。
3.1 財務稅務維度
A公司2017—2019年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均大于10%,而由新三板掛牌公司2019年年報可知,其平均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之比為3.49%,相較之下,A公司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顯著高于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平均水平。與此同時,A公司2018年的研發投入飛速增長,相較2017年增長了206.80%,增幅異常,見表1。
此外,由A公司2018年年報報告期研發支出前5名的研發項目研發支出金額和總研發支出金額的對比情況可知,其前5名的研發項目除第3名外均為2018年開始研發,2018年前5名的研發項目研發支出金額合計高達32 491 222.00元,大幅增加研發項目需要投資者特別關注。
3.2 行業業務維度
3.2.1 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早
由年報顯示,A公司依照《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要求把研發活動區分成研究與開發兩個階段。在確定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時間點上,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給出的5個條件很難準確地判斷,缺少統一、嚴格的標準,企業一般都根據實際情況加以確定,因此其具備較強的自主性[7]。而由A公司2019年年報可知,其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時點為項目通過內部審批流程,其資本化的時點選擇相較于準則的要求明顯更為寬松。
此外,由A公司2017—2019年年報可知,其在此期間共有1 355萬元的研發投入因為已經進行資本化處理的項目研發失敗,由開發支出轉入當期損益,足以見得A公司在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的選擇上過早,其研發支出資本化條件還不夠充分,與會計的謹慎性原則相違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A公司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的研發支出資本化率。
3.2.2 研發支出資本化率高
由A公司2019年年報可知,期末通過公司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無形資產中的占比高達98.95%,這反映了A公司的無形資產大都為自主研發形成。在分析A公司的研發支出資本化率時,本文選取了同行業的星網銳捷、光迅科技、華脈科技及瑞斯康達與其進行橫向對比。
多數公司在會計謹慎性原則的基礎上對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如華脈科技和瑞斯康達2017—2019年3年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均為0。2017—2019年間,A公司除在2017年研發支出資本化率略低于光迅科技之外,其余年份其資本化率均高于同行業的對比公司,且A公司在2017—2019年研發支出資本化率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而同行業的對比公司資本化率變化幅度均較小。A公司在2018—2019年研發費用資本化率更是出現了大幅上升,飛速增長至63.86%,顯著高于高新技術制造業的其他公司,其真實性令人生疑,見圖1。
在如此高的研發支出資本化率之下,A公司的研發效果如何?由A公司2019年年報可知,其在2019年累計獲取專利僅為43項,包括2019年新增的6項實用新型專利,年末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9億元。橫向對比A公司的同行業公司瑞斯康達,截至2019年末,公司共擁有專利331項,其中發明專利256項,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1.09億元;光迅科技2019年全年申請專利228項,獲得授權203項,期末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1.66億元。
A公司具備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研發支出資本化率,在這種情形下其專利數量卻顯著低于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并未取得突出的研發成果。與此同時,A公司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卻又接近甚至高于同行業的可比公司。其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合規與否及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真實與否都需要進一步核查。
3.3 內部控制維度
3.3.1 股權結構高度集中
A公司的股權結構較為集中,大股東手握重權。根據公開發行說明書,2019年賽博控股持股比例為69.20%,遠遠高于A公司第二至第五大股東股份的總和(15.45%),為A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賽博控股的實際控制人趙瑞梅同時與其兒子(A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譚澍)構成A公司的實際控制人,A公司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其他的股東很難對其起到制衡作用。
此外,A公司的財務總監趙瑞虹與董事趙瑞梅為姐妹關系,大大削弱了公司財務核算的獨立性。A公司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的獨立性難以保證,內部監督作用難以發揮,存在較大的舞弊機會。
3.3.2 研發服務供應商特征異常
根據證監會對A公司的處罰可以得知,A公司通過虛構與成都蜀晟、拓普星際的研發合同及付款虛構研發支出從而虛增資產和虛增管理費用。由A公司年報可知,成都蜀晟和拓普星際在2018年和2019年均為A公司按預付對象歸集的期末余額的前五名。此外,成都蜀晟2017年也在此之列,未結算原因標注為預付研發費。A公司均將其標注為非關聯方。
而證監會的處罰公告指出,根據設立意圖、人員關系、財務管理、員工工資及福利發放、資料保管等方面的證據,成都蜀晟和拓普星際均由A公司實際控制人譚澍和趙瑞梅控制,屬于關聯公司。在華龍證券的工作底稿中,拓普星際與A公司的電話號碼號段相同。拓普星際擁有45名研究人員,但根據底稿中的拓普星際工商資料,2016—2018年,公司的社會保險繳費人數分別為0、0、1。另外,資料記載成都蜀晟擁有52名研究人員,而底稿中的工商資料卻表明,2016年到2018年,該公司的社保繳費人數都是0。A公司收到的全國股轉公司問詢函中就包含其是否與合作研發單位存在關聯關系。可見其操縱研發費用的手段主要是隱瞞關聯關系,利用外部關聯方來操縱研發費用。因此在核查研發費用的真實性時,研發服務供應商與公司存在隱性關聯關系可以作為公司利用研發項目進行財務舞弊的關鍵信號。
3.4 公司治理維度
從公司治理維度出發,大股東的異常行為可以作為其進行舞弊的信號。A公司大股東賽博控股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在2017—2019年進行股權質押11次,截至2019年底,賽博控股股權質押比例高達93.95%,接近100%,占公司總股本的59.10%,如此高的股權質押比例在新三板公司中極為異常。大股東的行為能夠傳遞出公司的財務狀況,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大股東相較于外部投資者能夠對公司獲取更多人更完整的信息,而其高股權質押率體現了其對公司前景的不看好,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公司出現舞弊的信號。因此高股權質押率背后的舞弊動機值得重點關注。
4 啟示與建議
綜上所述,從分析結果來看,A公司的研發費用問題可以從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及增長情況、研發支出資本化率及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的選擇等聯合研發結果來進行異常的識別;公司的股權結構是否合理及研發服務供應商是否存在隱性關聯關系可以進行進一步的驗證;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行為也需要重點關注。因此,針對研發費用舞弊的行為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展開核查:
4.1 重視研發投入與研發結果的聯動分析
在判斷研發費用是否存在異常時,注冊會計師首先應當重點關注研發投入的金額、增長變動情況及其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審計人員可以使用分析性程序,將該公司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的選擇及研發支出資本化率與同行業公司進行橫向比較,分析判斷其研發投入的強度與水平,觀察是否存在過低或過高的異常情況。
為進一步針對研發費用挖掘相關信息,注冊會計師應結合以上研發投入的相關信息與公司實際的階段成果報告以及研發成果的運用情況,如專利數量、專利類型以及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等進行聯動分析,進而判斷其合理性與真實性。
4.2 重點分析供應商背后的關聯關系
在實際案例中,愿意配合公司進行研發合同虛構的往往是關聯公司。而關聯方交易往往比較隱蔽與復雜。在本案例中,中興財所對于A公司和其客戶及合作研發機構沒有采取嚴格的審計程序,未識別出其存在的關聯關系。
注冊會計師應當特別注意研發服務的供應商,充分了解其相關背景、雙方合作的報價是否公允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問題,需明確其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且有無進行披露。對于未進行披露的關聯公司,其更具有隱蔽性,注冊會計師更應重點關注,在具體核查時除了財務數據外,還應結合公司地址、電話號碼、員工工資及福利發放等相關信息來對其是否存在隱形關聯關系做出判斷,進而為其研發項目真實性的分析提供參考依據。
4.3 重點關注企業內部控制情況
內部控制對于保證企業活動有效進行以及糾正錯誤和舞弊等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注冊會計師應當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研究,重點關注企業的股權結構,對于一股獨大的企業著重識別是否存在實際控制人凌駕于公司內部控制之上的特別風險,分析大股東是否存在侵占中小股東權益的行為,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分析[8]。
4.4 重點觀察大股東高股權質押率的信號
在對研發費用的舞弊進行識別時,除了重點關注公司的財務數據,還應當特別注意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異常行為。大股東通過股權質押可以實現規避控制權轉移風險的目的。當公司大股東出現高比例的股權質押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其作為舞弊的重要預警信號進行重點觀察,分析得出這一信號背后所反映的舞弊關鍵動機。
5 結語
研發費用是高新技術制造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十分重要的項目,但報表使用者往往卻很少關注研發費用背后的隱藏信息。通過對A公司的案例分析,不難發現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合規性及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真實性都較難核查。由巨潮網相關數據可知,在2021年監管機構發布的2 646份問詢函中,與研發問題相關的為148份,所占比重為5.6%,研發費用的異常是需要加強關注并識別舞弊的重點[9]。國家高度重視對企業研發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企業進行研發投入,并對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15%的稅收優惠,在此情形下,注冊會計師更應在審計過程中高度關注研發費用的異常變動情況,做到防微杜漸、禁于未然。
參考文獻
[1]馬廣奇,張保平.企業研發創新影響財務舞弊風險嗎[J].財會月刊,2019(24):7-18.
[2]葉欽華,葉凡,黃世忠.財務舞弊識別框架構建:基于會計信息系統論及大數據視角[J].會計研究,2022(3):3-16.
[3]程小可,蔣順才,孫健.上市公司開發支出對市場績效的影響: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2010,28(9):20-24.
[4]王曉紅,欒翔宇,張少鵬.企業研發投入、ESG表現與市場價值:企業數字化水平的調節效應[J].科學學研究,2023,41(5):896-904,915.
[5]張靜,陳淑芳,史佳凡.上市公司R&D支出資本化的影響因素研究[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1,34(4):72-83.
[6]李慧.上市公司研發支出資本化過度問題探析[J].財會通訊,2021(2):119-122.
[7]謝德仁,宋子威,鄭登津.研發費用的表內單獨列報有意義嗎[J].會計研究,2022(8):30-44.
[8]戴生雷.研發支出資本化的審計分析與對策:以陽普醫療為例[J].財會通訊,2019(31):93-96.
[9]王軍偉.研發費用問題梳理及審計應對:基于150家科創板擬上市公司問詢函回復統計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3(5):85-88.
收稿日期:2023-08-01
作者簡介:
牛曉葉,女,1981年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業財務管理、內控與審計。
劉琪,女,2001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注冊會計師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