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互聯網在教學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已成為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不可或缺的助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立足“互聯網+”背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工具三個角度,探討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融入現代教育技術的方式,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為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英語;聽力教學
作者簡介:周婷(1984—),女,江蘇省如皋中學。
英語聽力作為衡量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標準,其教學方法備受關注。傳統的聽力教學方法具有局限性,表現為教材內容更新滯后、教學互動性不足等。基于此,教師應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立足“互聯網+”背景,利用新技術為英語聽力教學提供新的可能。
一、依托“互聯網+”,優化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內容
(一)結合時事新聞,設計聽力材料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可結合時事新聞來設計聽力材料,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可關注新華網、CNN、BBC等國內外主流新聞網站,篩選與教學大綱相符的新聞。教師在整理新聞時,可以調整原始新聞材料的難度,簡化句子結構,注釋專業術語,增設詞匯表。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選取含音視頻的新聞,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微信群發布經過編輯的新聞材料,鼓勵學生在課后討論,使學生在同伴互動中加深對新聞話題的理解,提高聽力教學效果。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1“Nature in the balance”為例,教師可關注新華網、CNN、BBC等國內外主流新聞網站發布的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新聞,如BBC有關亞馬遜雨林最新的保護政策或者相關環境問題的報道,并整理這些內容作為聽力材料。教師需對選定的新聞材料進行適當調整,簡化句子結構,注釋專業術語,并增設詞匯表,將新聞報道中的長難句拆分成簡短的句子,并在旁邊提供新詞匯的中文解釋和使用示例。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含音視頻的新聞材料,如播放一段關于亞馬遜雨林被砍伐的視頻新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以背景音、訪談等元素豐富聽力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可先介紹背景知識,講解一些關鍵詞匯,再播放新聞材料。播放前,教師可設置一些聽力問題,引導學生注意聽某些關鍵信息。比如:“What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forestation in the Amazon?”播放完畢后,師生一起討論聽到的內容,驗證問題的答案,并發表對砍伐雨林的看法,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這時,教師可引出“Nature in the balance”中論述的地球環境問題和保護措施,使學生將時事新聞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
(二)融入多文化元素,打開國際視角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能夠融入多文化元素來拓寬學生的國際視角,從而提高聽力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利用互聯網導入豐富多樣的國際音頻資源,如各國的廣播電臺、國際新聞、文化講座以及各種真實語境下的對話,使學生在日常的聽力練習中能直接接觸到不同國家的語言用法,感受不同的文化。教師應借助在線教學平臺,組織國際交流項目,讓學生與外國同齡人交流,聽取不同的英語表達方式,增強英語聽力。此外,教師還應在聽力任務中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風格,從而深化學生對英語使用環境的認識。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3“The world online”為例,教師需要從互聯網搜集各種國際音頻資源,這些資源可以來自不同國家的廣播電臺節目、國際新聞廣播等。例如,教師可以從BBC Radio 4、NPR或其他國際廣播電臺選擇與“The world online”主題相關的節目,整理關于全球數字化趨勢、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等主題的討論。在課堂上,教師可先向學生介紹所選音頻的背景,講解一些重要詞匯和短語,再播放音頻。在播放過程中,教師可提出一些聽力問題,引導學生注意音頻中提到的關鍵信息。例如:“According to the speaker,what are the major impacts of the internet on global communication?”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開展國際交流項目活動,與其他國家的學校開展在線互動課程,讓學生和外國同齡人直接對話,聽取地道的英語表達,并討論諸如互聯網對學習方式的影響等話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模擬開展國際會議的情景,讓學生扮演不同國家的代表進行英語演講,引導學生比較不同國家的交流風格,并在實際的語境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課后,教師可在教學平臺分享課堂錄音,讓學生在家里復習,進一步思考課堂上討論的話題。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互聯網上自行探索更多關于不同國家應用互聯網的信息。
二、依托“互聯網+”,創新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方法
(一)采用互動式在線教學,提升學生參與度
教師可利用“釘釘”平臺的視頻會議或在線教室功能,創建一個動態化的學習環境,根據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適當的教學干預,實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師使用在線平臺組織小組討論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聽力訓練中互相協作,分析聽力材料中的關鍵點。此外,教師利用平臺的在線互動問答工具,能使學生在完成聽力練習后立即獲得反饋,從而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中的信息。這種快速反饋機制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使其直觀看到自己的進步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更多的視聽資源,使教學更加貼近實際,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2“Be sporty, be healthy”為例,筆者在“釘釘”平臺上設置一個視頻會議,邀請所有學生加入。教學開始時,筆者簡單介紹單元內容,并明確學習目標:“Our goal is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regular exercise benefits us and how to get motivated to incorporate it into our daily lives.”接著,筆者播放關于不同的人參與體育活動以促進身體健康的短片,以及有關跑步、游泳或健身的視頻。播放完畢后,筆者利用在線平臺的實時互動功能提問:“What are the main benefits of regular exercise mentioned in the video?”筆者根據學生在聊天窗口的回答,實時提供反饋。筆者還設計了小組討論環節,將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并在“釘釘”的聊天室中討論:“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how you can motivate each other to stay active. Share personal stories or strategies in your group.”讓每組選擇一名代表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筆者還利用互聯網資源,在TED Talks或YouTube中的健康頻道,選取與運動相關的教育視頻,再次進行互動問答,以加深學生的理解:“After watching this video, how do you think exercise affects our mental health?”學生借助在線問答工具提交回答。此外,筆者還指導學生使用PPT展示如何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Next time, you will present a short PPT on ways to integrate exercise into daily life. Please include tips and your personal plan.”最后,筆者設置一個簡單的在線聽力測驗,測驗結束后提供反饋,并鼓勵學生繼續展開自主學習。
(二)引入游戲化教學,提升教學趣味性
教師利用“作業幫”進行游戲化教學設計,創建游戲情景,能使學生在進行聽力練習的同時,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在構建游戲情景時,教師應設計與聽力材料相關的挑戰,讓學生根據聽到的內容解開謎題或完成任務,以提升學生的聽力技能[1]。此外,游戲化教學方法還能利用積分、排行榜等元素,引發學生間的良性競爭,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聽力練習過程更加有趣。同時,教師也可利用“騰訊課堂”來輔助實施教學,利用該工具的在線互動功能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以此調整教學策略。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為例,筆者在“騰訊課堂”上創建一個虛擬教室,并邀請學生加入。教學開始之前,筆者介紹游戲化教學的目標:“Today, we will explore different festivals and custom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a series of interactive games. You will listen to descriptions of various festivals and solve puzzles related to what you hear. Each correct answer will earn you points, and there will be a leaderboard to track your progress. Let's have fun and learn!”接著,筆者使用“作業幫”發布第一個游戲任務,讓學生根據聽到的描述猜測是哪個國家的哪個節日,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例如,筆者播放關于印度Diwali節的描述,學生需要在平臺上選擇正確的答案。每完成一個任務,學生會立即得到反饋,并在積分榜上更新得分。同時,筆者設計了一個團隊競賽,讓學生分組根據聽到的節日特點,一起完成在線拼圖。此外,筆者還在課程結束時安排了一個反饋環節,讓學生分享在游戲中的體驗,并根據反饋調整后續的教學設計。
三、依托“互聯網+”,拓展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工具
(一)使用智能APP自主訓練
教師可引導學生使用“滬江聽力酷”“每日英語聽力”“Aboboo”等智能軟件進行聽力訓練。這些軟件提供了大量的聽力練習材料,涵蓋不同難度,學生能夠根據個人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練習內容,并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這些智能APP進行聽力練習。這種方式提升了學習的靈活性,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同時,這些應用程序具備即時反饋的功能,能夠幫助學生即時了解自己的聽力表現,促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及時進行自我修正[2]。此外,教師還能收集學生使用這些APP的數據,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以便調整后續的教學計劃或提供個性化的指導。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3“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為例,筆者指導學生利用“滬江聽力酷”“每日英語聽力”“Aboboo”等智能軟件進行聽力訓練。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向學生詳細介紹這些APP的使用方法,展示如何在“滬江聽力酷”軟件中找到與單元話題相關的聽力材料,引導學生注意聽力材料中出現的“trust”“support”“misunderstand”等核心詞匯。接著,筆者演示利用APP進行聽力訓練的方法,示范如何設置個性化聽力任務,比如選擇與單元話題相關的對話或短文,調整播放速度,并使用APP的反饋功能來檢查答案。此外,筆者還教授學生利用APP的錄音功能來改進自己的發音,提升聽力理解能力。在自主訓練階段,筆者鼓勵學生在課后使用這些APP進行定期的聽力練習。筆者會設定每周的聽力任務,要求學生完成特定數量的聽力練習,并記錄得分。學生要在下一堂課與教師和同學分享學習經驗,如:“Last week, I completed three listening exercises. I struggled with understanding some phrases at first, but with repeated practice, I could finally grasp the main points.”此外,筆者還會定期收集學生使用APP的數據,以此來調整教學計劃,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如果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在理解某個特定話題的聽力內容時存在困難,就會在后續的課堂上安排相關的聽力材料,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利用社交軟件交流互動
教師使用“微信”創建聽力學習群,在群里發布聽力練習題,能讓學生在群內討論,以即時的交流方式增強學生對聽力內容的記憶[3]。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的問答功能來開展互動式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激發其對聽力訓練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邀請國際友人加入學習群,讓學生與其直接對話,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聽力群內的活躍程度了解每個學生的聽力水平,進而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4“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為例,筆者創建一個微信群,并邀請班級中的所有學生加入。群內圍繞本單元的聽力材料展開學習活動,例如發布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英語新聞報道,或組織關于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體重的討論活動。筆者會在微信群里發布聽力問題,例如:“After listening to the report about teenagers and plastic surgery, 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mentioned?”讓學生在群內回復。筆者利用微信的問答功能開展互動學習活動,設置一個快速問答環節,提出問題:“List two unhealthy weight loss methods mentioned in the news report.”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回答[4]。此外,筆者還邀請國際友人加入微信群,和學生直接對話,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語言環境,糾正學生的發音,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最后,筆者觀察學生在微信群的互動,基于其參與討論的頻率、互動質量、回答的準確性,有效評估學生的聽力學習進展。例如,筆者發現學生在討論中經常使用錯誤的時態,應該及時進行干預,詳細說明正確的時態使用方法,并提供額外的練習材料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點。
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迎來革新。教師整合時事新聞,融入多文化元素,能夠提高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其在真實、多樣的語境中鍛煉英語聽力。同時,互動式在線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使得聽力訓練不再是單向的知識灌輸,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展望未來,教學模式的持續優化將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亮.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2(48):89-90.
[2]呂英梅.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4):200-202.
[3]廖思維.“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探析[J].校園英語,2021(3):151-152.
[4]楊忠.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24(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