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也應當積極地與時俱進,將大數據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之中,賦予高校教育管理以全新的技術和模式,其可以助力高校教育管理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本文圍繞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創新路徑的相關問題展開分析和論述,希望能夠更好地助力高校發展建設。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創新路徑
0? ? ?引 言
將大數據技術與高校教育管理有機結合在一起,推動高校教育管理機制不斷創新發展,可以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效率和質量,有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要發揮好大數據的作用,還需要明確創新意義、大數據特征以及創新路徑等等,助力一系列工作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1? ? ?大數據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意義
現如今大數據早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等教育中也不例外。20世紀末為了更好地響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辦學模式和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辦學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要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管理質量,還需要在基礎配套方面積極主動進行優化[1]。
結合當前高校的辦學現狀來看,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教學與科研評價體系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教學改革、科研創新以及學生培養等一系列工作難以得到有效滿足。
在此背景之下,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優化就顯得極有必要。為了使高校教育事業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解決好當前教育教學領域存在的各類短板和不足,就需要高校積極主動更新各種教育理念和方式,這樣學校的教育才不會落后于時代發展需要。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高校就需要積極融合信息技術,發揮大數據的效用。
2? ? ?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的新特點
現如今,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大數據的應用可謂是越來越頻繁,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智慧教學平臺、慕課以及網絡共享課等形式使得師生之間得以實現課堂內外的聯動。在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管理環節,大數據技術時時刻刻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價值,高校的各項工作均可以借助各類移動設備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運用移動設備使得教育的邊界最大限度拓寬,比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溝通各項信息,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同時學校還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與企業、科研機構等取得聯系,更好地探索未來的高校教育發展出路。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評價活動實施期間還應當積極創新,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筆者發現大多數高校教育管理呈現出了以下新特點。
一是教育管理評價朝著公正、客觀的角度發展。評價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評價主要是由教師所主導,教師評價所涉及的內容雖然也比較多,但是卻存在不夠客觀全面的問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則可以從根本上規避這一類問題。
二是評價角度由單一化朝著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傳統評價角度只關注到了單一領域,但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卻可以幫助教師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全方位評估學生的情況,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多元評價,因此使得最終的評價結果更加立體化。
三是從關注教育結果朝著注重教育過程的方向轉變。傳統教育管理中,許多學校對自身的定位不夠清晰,過分關注教育結果,比如,學生的就業率以及學校的辦學口碑等等,對于教學過程的關注度不足。在大數據全程參與的背景之下,則可以動態化地跟蹤教育過程,深入了解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學校各項教育管理計劃的落實情況以及落實期間遇到了哪些問題等等。
四是可視化、直觀化呈現教育管理與教學過程中的數據及成果。傳統教育管理中因為各類數據獲取不夠齊全,教育成果展示效果通常難以達到預期,而大數據技術可以多維度地展現教育教學成果,對教育管理問題進行系統性分析和處理,使得一系列工作朝著更加優質的方向發展[2]。
3? ? ?當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大數據應用存在的問題
現如今,高校教育管理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雖然越來越成熟,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因為大數據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呈現的問題比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3.1? ?網絡技術系統急需完善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階段內,網絡信息化系統建設至關重要,其是大數據技術得以高質量應用的核心所在,如果系統不夠成熟,在應用環節經常性崩潰,那么就會影響大數據的應用質量。結合當前我國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現狀來看,許多學校雖然也在積極響應時代的號召,但是其思維模式相對來說還比較傳統,沒有真正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作用與價值,智慧校園建設格局未能真正構建起來,因此難以為學校師生提供更加精細化且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大數據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大部分學校還未能將校園無線網絡建設完備,各類教學系統彼此之間沒有做到共享,“各自為政”的情況相對比較突出[3]。教學平臺數據之間的整合度不足,因此對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高質量推進產生了一定制約作用。
3.2? ?信息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信息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備受關注的內容之一。高校教育管理并非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其所涉及的內容眾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將會對最終的工作質量產生影響,高校教育管理所面對的是數以萬計的學生,學生們是祖國未來發展的棟梁,如果教育管理環節應用大數據技術時信息安全無從保證,導致大量學生的信息被泄漏,那么必然會對學生的人身以及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現如今,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但是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卻始終未能得到徹底解決,大數據教育管理系統在設計環節雖然也引入了防火墻技術以及安全防護系統,但是依然有部分不法分子會入侵高校教育管理系統,因此導致部分重要信息被泄漏或者是遺失[4]。
3.3? ?信息技術和教學管理工作的融合程度不足
現如今,大數據技術迅猛發展,其內容不斷增多,但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依然比較多,學校雖然針對部分學科已經進行了現代化教學創新,但是其成效與預期目標相比較還存在顯著性差異。當前,高校信息化建設、教學工作改革融合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諸多工作開展不順暢,在大數據與教學管理工作融合期間部分教師找不到融合的關鍵點,融合時出現了顧此失彼的情況,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數據高校教育管理的創新發展[5]。
4? ? ?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創新路徑分析
高校是我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陣地之一,學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將會對師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大數據技術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創新路徑之中,可以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注入全新的生機與活力,結合上文的分析來看,大數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依然有較大的不足,為了更好地推進相關工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優化。
4.1? ?建立更加成熟的數據中心系統
大數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應用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完善的數據中心系統,這樣可以更好地處理教育教學環節所產生的各類數據,使得一系列教學工作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推進,實現數據的共享,保證各類問題能夠及時快速的解決。基于這樣的原因,高校就應當加大投入力度,盡快建立更加成熟的數據中心系統。高校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學校未來階段內的教育管理目標,數據中心所服務的對象等等,這樣可以為數據中心框架的搭建助力。其次,還要保證數據中心系統建設有高素質人才參與其中,數據中心系統建設并非一項簡單的工作,如果建設者的綜合素質偏低,專業性不足,那么必然會影響建設的質量。所以,為了更好解決相關問題,還需要保證建設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保證其能夠靈活處理建設環節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在數據中心建設時,其應當具有前瞻性意識,即數據中心不僅是為當前教育管理服務的,同時在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否則數據中心服務系統將會被時代所淘汰,數據中心服務系統的作用與價值也無從體現。最后要保證資金充足,數據中心在建設期間需要專業人才,同時在建成之后還需要持續性地維護和更新,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其中,如果資金不夠充裕,那么高效建設也將因此淪為空談[6]。
4.2? ?搭建校園信息化平臺
教育管理覆蓋了教育教學各個方面的內容,學生在校園內生活,教育是無處不在的,為了更好發揮大數據效用,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朝著更加優質的方向發展,就需要搭建校園信息化平臺,打造數字化的校園環境。在校園內建立感知終端系統,借助互聯網實現大數據校園全覆蓋。比如,宿舍、圖書館門禁系統,校園出入門禁系統,校園師生一卡通等,都可以借助校園信息化平臺系統管理,這樣既可以優化教育管理質量,同時還可以切實有效地保障校園師生的安全。
4.3? ?發揮云計算技術創新數據庫
云計算技術整合了當前多種類型的計算技術,其優勢在于可以隨時對各類數據進行調取,分析階段內高校教育管理是否存在問題和不足,后期的教育教學中可以從哪些領域著手對相關問題進行優化和改進。高校教育管理中可供開發的數據庫可謂是不勝枚舉,比如教學云盤、教學案例數據庫、試題數據庫、學生健康信息檔案、學生成績檔案等等,借助這些大數據技術對學生進行管理,分析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對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等進行優化,其可以使得教育管理工作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展。相較于傳統的數據管理模式來說,以大數據為依托的數據庫可以存儲海量信息,同時還可以隨時對這些信息進行調用分析,實現動態化跟蹤,可以更好地發現并解決問題,可謂是一舉多得。所以說,高校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設并發揮好云計算技術創新數據庫的作用。
4.4? ?構建智慧課程學習平臺
高校教育管理中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學生的綜合素質越高,對其自身未來的就業發展幫助也就越大,在大數據的支持之下,高校可以構建智慧課程學習平臺,以使得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效果,助力我國教育事業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和進步。智慧課程學習平臺的構建在于可以更好融合學習者、教學資源、學習設備以及學習活動等等。在該學習平臺成功搭建之后,學習活動不再是單向傳輸而是轉變為雙向互動,師生之間可以進行高頻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局限在課堂之上,課下也可以進行多元化的活動,教師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學生個體情況,并對其進行有價值的干預和引導,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在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短板和缺陷,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將會因為頻繁的互動變得更加融洽,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各項情況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這樣也就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管理效率及質量[7]。
4.5? ?開發線上教育平臺
借助大數據手段,開發線上教育可以促進學生“自適應”的學習能力。在大數據的支持之下,教師可以開發多種類型的線上教育平臺,教學得以不再受時空的限制,教師可以更加靈活地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延伸教學的廣度和深度,為學生打造多元互動學習情景。比如,教師可以將自己的課程視頻錄制下來上傳到線上教育平臺,同時學生在課下也可以借助在線教育平臺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可以使得有學習需要、有創新意識以及能力強的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使得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
4.6? ?借助大數據優化校企合作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的不斷創新發展,校企合作可謂是越來越頻繁,這種情況下也對教育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標準和要求。在大數據的支持下,高校可以進一步優化校企合作,使得高校各項工作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和進步。比如,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高校可以對當前市場上企業的各項情況進行分析,然后選擇最為合適的企業與之展開合作,保證合作的質量效果,使得學校各項教學工作更好推進。
5? ? ?結束語
總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高校教育管理注入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于廣大教師來說,其需要抓住機遇,通過大數據創新教學方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得師生能夠更好的溝通和交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解決好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難題,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助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吳科旭,謝紹艷.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可能走向及實現路徑探尋[J].才智,2023(12):177-180.
[2]王波.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23(10):173-176.
[3]劉紅英.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科技風,2023(6):32-34.
[4]孫敏.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問題透視與應對之策[J].新課程研究,2023(5):96-98.
[5]陳婷婷.基于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與發展研究[J].科技風,2023(4):59-61.
[6]鞏麗榮.基于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優化對策[J].大學,2023(4):88-91.
[7]方敏.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3(3):161-164.
[收稿日期]2023-07-28
[作者簡介]袁曉橋(1984— ),女,遼寧沈陽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