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老、敬老、養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97億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涉養老服務民事糾紛典型案例,意在通過司法裁判,規范養老服務的內容,引導養老機構健康運營,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助力老年人放心養老、安心養老。
【基本案情】潘某某入住某養老院,享受一級護理。潘某某居住的房間位于三樓,房間窗戶右側墻壁上安裝有煙囪,系位于一樓的某浴室的燃氣熱水鍋爐排氣管,煙囪管道與窗戶的距離較近。某養老院與某浴室之間存在房屋租賃關系。
某日凌晨,護理員至潘某某的房間巡視時發現異常,遂將老人送至醫院急診,并通知家屬。潘某某經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住院治療,后去世。經查,燃氣熱水鍋爐在作業的過程中產生一氧化碳,通過排氣管滲透至潘某某所住房間。
潘某某的繼承人王某起訴,請求某養老院和某浴室共同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裁判理由】審理法院認為,某養老院作為一家養老機構,應對潘某某盡到充分的安全保護義務,對建筑物及配套設施、設備的安全性應盡更高的注意義務。浴室排氣管距離潘某某房間的窗戶較近,某養老院理應預見到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其未要求浴室對排氣管道進行必要整改,亦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某浴室對排氣管道的安裝鋪設負有責任,其明知樓上房間有老人居住,卻未對排氣管的位置進行整改或延伸,且在使用燃氣鍋爐時未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造成一氧化碳泄漏,并滲透至潘某某所住房間。綜上,某養老院、某浴室共同實施侵權行為導致潘某某一氧化碳中毒,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典型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某養老院作為專業的養老機構,對于入住的老人具有安全保護義務。對于某浴室安裝的排氣管、煙囪等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設備,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防范、提示,并要求進行整改,不能采取漠視、放任的態度,否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某浴室作為燃氣鍋爐的使用者、受益者,明知樓上居住的均是老人,更應當提高安全意識,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配套設備、設施進行整改,避免發生有毒氣體泄漏等安全事故。本案值得養老機構及其他經營者警醒,提高安全防護意識,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整改,這既是經營者對自身的保護,更是社會責任的體現。
【基本案情】馬某某入住某養老中心時,某養老中心對其進行了身體狀況評估,“行走于平地” 一項得分為10分/15 分。《莫爾斯跌倒評估量表》載明馬某某近三個月內無跌倒記錄,評估為“低度危險標準防止跌倒措施”。
某日,馬某某在某養老中心內通往衛生間的路上跌倒致骨折,經住院治療后愈合。視頻資料顯示,該養老中心院內有一井蓋,位置正對大門進出口,井蓋及其下沿明顯高于周邊地面數公分,且處于日常通行道路上。馬某某主張其系被井蓋絆倒致受傷,起訴要求某養老中心承擔賠償責任。
【裁判理由】審理法院認為,某養老中心未對其經營場所進行適老化改造,其場所內通道上高于地面的井蓋對老年人行動構成安全威脅,并導致馬某某摔倒受傷,某養老中心存在過錯。根據其過錯程度及對損害后果的參與度,酌定由某養老中心承擔60%的賠償責任。
【典型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第一款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第四條規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適老化改造相結合,遵循安全便利、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養老機構作為提供養老服務的經營場所的經營者,負有法定的安全保障義務,而且相較于一般經營場所而言,養老機構還應結合養老服務的特殊性、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對經營場所進行適老化改造,排查和消除可能對老年人造成危險和妨礙的安全隱患。怠于履行上述義務的,應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侵權責任。本案充分考慮了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合理劃分責任比例,提醒養老機構應充分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重視對經營場所的適老化改造,充分保障老年人人身安全。
【基本案情】尹某某、唐某某均系某老年公寓養老人員。兩人因瑣事發生過抓扯。某日,唐某某趁護工離開之際,從自己房間內拿了一根鐵棍,在尹某某熟睡時擊打其頭部致其死亡。后唐某某被司法鑒定為:1.器質性智能損害(癡呆);2.唐某某案發時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在刑事案件審理期間,唐某某因病死亡,刑事案件終止審理。后尹某某的繼承人李某某起訴某老年公寓及唐某某的繼承人,要求賠償。
【裁判理由】審理法院認為,唐某某采取暴力手段非法剝奪尹某某生命,應當承擔刑事以及民事賠償責任。因唐某某已經死亡,對受害人的民事賠償應當在其遺產范圍內進行。某老年公寓對入住的人員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其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某老年公寓未及時清理裝修后遺落的鐵棍等危險物品,致唐某某持有鐵棍,且未對入住的存在智力障礙的老人采取專人護理措施,未盡到防范、維護的基本安全保障義務,故對于尹某某的死亡應當承擔30%的補充責任。
【典型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養老機構與養老人員建立養老服務合同關系后,對養老人員存在法定和約定的安全保障義務。因第三人行為造成養老人員損害的,首先應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如果養老機構疏于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養老機構應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本案中,尹某某的死亡是因唐某某所致,應由唐某某承擔侵權責任,但是某老年公寓未及時清理裝修后的物品等,未完全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故審理法院根據其過錯程度,酌定其承擔30%的責任。
【基本案情】在王某入住某老年公寓之前,某老年公寓對其開展了健康狀況評估,并作為甲方與王某(乙方)、王某甲(丙方,系王某某的子女)簽訂《托養服務協議書》,約定如乙方突發疾病,甲方應及時通知丙方,由丙方決定在哪個醫院接受搶救和治療,或由丙方同意及時撥打120急救。該老年公寓同時對老人存在的潛在意外風險等進行了告知,王某甲簽署了《送養人知情承諾書》。
某日夜間,工作人員巡查時發現王某在房間內摔倒,遂扶起王某并電話通知家屬。送醫后,王某被診斷為“大面積腦梗死伴出血轉化” 等,后去世。王某甲認為某老年公寓存在管理不當,導致王某沒有得到合理的救治,起訴請求賠償。
【裁判理由】審理法院認為,某老年公寓對王某開展了入院健康評估,《托養服務協議書》對可能出現的“自己跌倒、突發疾病”等情形的處理和責任承擔進行了明確約定。從王某入住、摔倒、突發疾病、送醫救治的過程看,某老年公寓的行為并無明顯不當。遂判決駁回王某甲的訴訟請求。
【典型意義】《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養老機構按照服務協議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從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看,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促進養老行業的健康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必須關心和思考的問題。本案中,養老機構對入住老年人開展了入院評估,王某甲也認可并選擇了半護理的養老模式,簽署了相關承諾。從王某入住、摔倒、突發疾病、送醫救治的過程看,某老年公寓的行為符合《托養服務協議書》約定,盡到了及時救助的義務,審理法院據此駁回了王某甲的訴訟請求。
【基本案情】向某某與某公司簽署《養老機構服務合同》,約定某公司為向某某提供養老服務,向某某已預繳養老費3 萬余元。合同簽訂后,向某某至合同約定的位于重慶的養老基地居住生活。第二年,該基地暫停經營,向某某被安排至云南、四川等地居住。之后,向某某返回重慶,沒有再接受養老服務。向某某起訴請求退還未消費的養老服務費用。
【裁判理由】審理法院認為,向某某與某公司形成的服務合同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應依約履行。某公司頻繁變更提供養老服務的地點,給向某某帶來不便,亦違反合同約定,向某某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退還剩余的養老服務費用,遂判決某公司退還養老服務費1 萬余元。
【典型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第五百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本案中,養老機構因自身經營不善,在合同約定的養老基地暫停經營后,將老年人安排至云南、四川等地,使得老年人頻繁奔波,違背老年人接受養老服務的初衷。養老機構未基于老年人身心特點和實際需求適當履行合同,老年人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退還未消費的預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