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勝軍
【摘 要】?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源于對現實世界的抽象,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將生活元素不斷深入教學中,旨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相結合,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生活元素的運用不僅使數學教學更加有趣和生動,也為學生建立了數學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和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宗旨.
【關鍵詞】? 新課標;生活元素;初中數學教學
在新課標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生活元素可以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通過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其次,生活元素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生活中的購物、旅行、存款等實際情境,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計算和推理;另外,生活元素的滲透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原理,使知識更加具體和實用化.
1? 新課標背景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1? 主體性原則
在新課標背景下,生活元素被廣泛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其中,應用原則中的主體原則是指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培養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啟發式問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數學知識.在學習方程時,可以給學生出示與他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如購物打折、物品價格變化等,讓他們體會通過方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結合學生實際情境: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并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經驗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講解平行線性質時,可以通過如何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畫平行線的問題和兩條互相平行的公路,開車由其中的一條公路拐彎到另外一條公路所轉過的角度之間的關系等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概念和性質.
強調問題解決能力培養: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讓他們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教授圖形的平移、旋轉和對稱性時,可以設計一些與門窗推拉、表針走動、平面鏡成像等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運用此類知識加以解決.
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包括實物、圖片、視頻等,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在講解統計與概率時,可以提供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數據,如人口數量、氣溫變化等,讓學生通過分析數據進行統計和概率計算.
1.2? 實踐性原則
在新課標背景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包括實踐性原則.實踐性原則要求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活動來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實踐性原則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建立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和討論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或問題,來引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興趣,并幫助他們建立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教授平行線性質時,可以結合學生在校園中觀察到的直線、籬笆等實例,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討論來發現平行線的性質.設計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數學方法來解決和探究.在教授比例與相似時,可以提供一些關于物體放大縮小、圖形相似等實際情境,要求學生通過比例與相似等相關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強調問題解決和實踐操作:數學教學需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通過生活中的測量、計算、統計等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實踐性原則要求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設計實踐活動通過測量,利用三角函數知識計算出塔的高度和旗桿的高度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操作中;在學習比例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測量和繪制圖形如開展手繪地圖活動來理解比例的概念并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數學教學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在學習方程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購物打折、果糖混合等現實生活場景,讓學生通過建立方程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
跨學科間知識的整合:引入生活元素時,可以設計涉及多個學科知識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綜合運用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設計一個關于環境保護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收集數據、分析圖表,并利用數學模型進行推理和預測.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數學分析來解決問題,并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比如,在學習概率時,可以以疫情傳播為例,讓學生通過數學概率知識來分析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并結合生物學知識來探討預防措施.通過跨學科的實驗設計,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到不同學科知識的交叉與融合.例如,黃金分割與繪畫和建筑,二次函數與拱橋設計,還有反比例函數與物理學科中壓力、壓強、電流、電壓、電阻等知識的聯系,都體現出了數學知識在眾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等領域中的融合,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跨學科問題的魅力.
2? 新課標背景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整合生活化教學資源
在新課標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中,整合生活化教學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一策略的核心是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情境、問題等資源融入數學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他們建立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設計真實生活案例:例如,在教授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時候,可以利用城市規劃中的地圖設計案例,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測量感受地圖中的方位、距離、角度等知識,從而深入理解和運用空間數學知識.
整合日常生活問題:通過設計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數學問題,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例如,初中數學綜合實踐中的設計遮陽棚問題,可以大幅提升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三角函數等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運用多媒體資源:收集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問題,通過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如圖片、視頻、幾何畫板等多媒體技術加以展示,學生通過觀看和分析,體會生活中的數學應用,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加深對數學概念和應用的理解.
組織實地考察活動:安排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體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如,組織學生進行市場調研,設計問卷,收集、整理、分析、計算數據從而得到最優方案等.
2.2? 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新課標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利用真實場景模擬:教師可以設計基于真實生活場景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進行數學推理和解決問題.在學習圖形的變化時,可以設計一個城市規劃的情境,讓學生扮演規劃師,利用圖形的平移、軸對稱和旋轉等數學知識來布置道路、設計建筑,體會參與實踐創作的樂趣.
結合實際事件展開: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熱點事件或者歷史事件,設計相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這些事件來理解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統計與概率時,可以結合奧運會、世界杯等體育賽事,設計相應的數據分析與概率計算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利用角色扮演:通過讓學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參與到特定的生活場景中,來學習數學知識.在學習方程時,可以設計一個“數學偵探”的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通過解決謎題、找尋線索等方式來學習方程的解法和應用.
2.3? 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
在新課標背景下,將生活元素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
購物任務:設計購物任務,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預算、商品價格和需求,做出最佳購買方案.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運用二次函數、方程等知識加以解決.
旅行規劃:安排學生進行旅行規劃,讓他們通過數學計算來預算費用、計算行程時間、選擇交通方式等.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把數學應用到旅行計劃中,拓寬視野,培養數學思維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際問題解決與建模:教師引導學生解決真實的生活問題,例如規劃校園環境、設計家居布局等,并進行數學建模和求解.學生們在規劃校園環境時,需要考慮到各個區域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通過建立平面圖和計算面積、周長等數學方法,最終完成了校園環境的規劃設計.
數據統計與分析:讓學生自行收集和整理一些與生活經驗相關的數據,如身高、體重、興趣愛好等,然后進行圖表繪制和數據分析.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學習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并能夠用數學知識進行圖表分析和解讀.
通過以上生活化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實際意義,增強了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種教學策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使數學學習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為他們將來的生活提供了實際的數學技能和應用能力.
2.4? 引入問題導學,拓展生活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問題導學模式,能夠幫助教師建立起高效、高質、動態、雙向的課堂互動模式,創造出一個良好的交流氛圍和學習環境.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凸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充足的思考空間和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還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表達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所以,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內容,為了推動生活化教學的最優應用,教師可以引入問題情景模式,將學生的思考充分地激發出來,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擴展,從而提升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內容為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存款和數字類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整個專題框架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首先,教師可根據存貯問題中各變量間的關系,設計出不同數量的數學問題,以使學生能很容易地掌握其解題要領.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2.25%,如果有人存1000元一年定期存款,那么到期時能得到多少利息?從而突出了利息的求解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期數,以此來實現對專題性的總結.根據不同的問題,來完成對應的數學公式的選擇,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公式的理解,而不是將其死記硬背下來,這樣就可以對學生的系統思維進行培養,同時還可以提升他們的總結能力,最后可以讓他們對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規則有更多的了解,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 結語
生活元素在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為學生打開了一扇與數學緊密相關的大門.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動力,還培養了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活元素的引入使數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應用和掌握數學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生活元素的運用,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實際情境,并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促進全面發展,成為數學領域的有潛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燕.新課標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23(14):109-112.
[2]王超功.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更加精彩[J].安徽教育科研,2022(23):20-22.
[3]鐘振根.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2(0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