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媒體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入,新聞內容生產已由單一文字及圖片向視頻化方向轉變,數字化、智能化成為主流。如何高效開發利用新聞檔案資料,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提升新聞檔案管理工作的品質,助推媒體融合發展是新聞檔案管理工作中的一個新課題。文章旨在分析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檔案在新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究新聞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管理運用方向,以高效開發利用相關新聞檔案資源。
關鍵詞:媒體融合;新聞檔案;內容生產;管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G271;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5-0125-03
新聞檔案是指通訊社、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單位在宣傳報道活動中形成的、經過整理歸檔的各種稿件、錄音帶、錄像帶、照片等不同載體的文件材料。它是新聞單位宣傳活動的歷史記錄,反映新聞單位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情況,也反映全國各行各業不同時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面貌,是進行工作查考、經驗總結、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1]。這些文檔資料包含豐富的信息,恰當使用新聞檔案對于媒體內容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一)助力新聞采訪
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及時性、客觀性,在新聞采訪前做好準備工作就極為重要,可以讓新聞采訪過程更加順利,其中新聞檔案資料的準備就是采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采訪一般會提前做足功課,會提前熟悉采訪對象的情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以往的新聞報道就是重要的資料。
(二)助力信息傳播質量提升
運用好新聞檔案資料,可以擴充新聞信息量。新聞檔案材料是新聞采訪中不可忽視的內容,是完成高質量寫作的重要助力,可以深化新聞主題,擴充信息量。在新聞采訪中,運用好新聞檔案資料,可以按照邏輯厘清事情發展的來龍去脈、發現事物真實客觀的情況,確保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及時性。同時,通過檔案材料的陳述,能客觀分析事件的發展過程,幫助受眾理解新聞事件,并且能夠延伸事件的整體發展過程,加深受眾對新聞的認知。因此,運用好新聞檔案資料,不僅可以讓舊資料煥發出新意,提高再利用率,還可以使新聞稿件內容更充實,信息量更豐富[2]。
(三)助力史料價值挖掘
新聞檔案具有史料價值,直到今天,依舊有很多職能部門或個人去查詢之前的新聞檔案,并把它視作處理實際問題的依據和參照。通過對檔案資料的研究分析,可以做到以史為鑒,資政育人[3]。充分借助新聞檔案,能有效提高新聞宣傳的權威性和吸引力。同時通過提升新聞檔案管理水平,可以使其成為決策的重要依據,更好地發揮新聞檔案的資政育人作用。運用這些新聞檔案,還能促進知識和文化的傳播。檔案與新聞的關系頗為密切,新聞工作者要認識到檔案在新聞報道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好文書檔案提供的信息;檔案工作者也要意識到新聞報道是“歷史的草稿”,今日新聞若干年后就會成為檔案,從而主動為檔案資料積累寶貴資源[4]。
(四)助力文化傳承
新聞檔案是追尋歷史社會記憶、探索歷史社會形態的重要渠道,它作為當時社會文明的縮影,承載著豐富的歷史知識。
新聞檔案以獨特的資源屬性成為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不僅可以沿著時間的軌跡傳播檔案文化,還可以在某個節點橫向擴散檔案信息,既可以通過原始檔案、編研成果等方式傳播,亦可以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傳播。通過查閱新聞檔案資料,可以了解到最真實的記載,借助檔案信息化平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文化語境,呈現其中承載和蘊含的文化信息[5]。
(一)存在“重藏輕用”思想
新聞檔案工作一直存在“重藏輕用”的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聞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6]。隨著媒體深度融合不斷推進,市場競爭加劇,傳統媒體廣告呈斷崖式下滑,媒體生存壓力增大,新聞檔案管理意識淡漠,甚至片面地認為新聞檔案管理不重要,也不會給單位創造經濟效益。在強調新聞采編的同時,忽視采編成品的收集與歸檔,導致新聞檔案管理分散、零亂。因此,要采取切實可靠的措施,加快實現新聞檔案的高效開發利用,更好地體現新聞檔案的重要價值。
(二)歸檔標準及關鍵詞設定不夠合理
在根據新聞內容歸存檔案、劃分類型時,很多工作人員僅保存收集到的新聞材料,整體上缺失合理、科學的歸檔標準,未規范歸檔流程和標準。特別是關鍵詞的設定不夠科學,給查詢帶來極大的困難,未能很好地發揮新聞檔案的作用,對封存的報紙檔案管理存在缺陷,特別是敏感時期的報紙更需要加強管理。
(三)檔案數字化程度不高
新聞檔案管理工作在信息化、計算機設備等方面的投入較少,未重視對軟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新聞檔案的數字化程度不高,還需進一步增強檔案庫房技術。
(四)新聞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不少單位的檔案管理人員只是兼崗,在檔案整理、匯總方面缺乏時效性。一些工作人員沒有受到過專業的培訓,對檔案記載、整理等業務工作不了解,檔案整理不規范。一些單位對于檔案管理關注度不夠高,加之新聞檔案管理人員中非專業的兼職者較多,未重視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和行業知識的系統性培訓,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導致無法實現對新聞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五)制度建設未能完全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需要
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新聞檔案管理面臨新的挑戰。傳統意義上的紙質檔案資料逐漸朝數字化方向轉型,圖片、音視頻檔案越來越多,推動新聞檔案管理不斷適應新情況。實際工作中,新聞檔案的管理制度標準還未能跟上新媒體發展的步伐,使得在開展新聞檔案管理工作時,任務和職責梳理不清。在普及和貫徹檔案法的過程中,重形式輕內容,給新聞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聞檔案資料的有效開發及利用[7]。
(一)加強管理,做到權責清晰規范有序
1.要提高規范性認識。要進一步深化對檔案管理規范性的認識,樹立標準意識,切實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做好檔案的登記、匯總、整理工作。同時,樹立責任意識,切實做好檔案管理相關工作。
2.完善檔案管理規范體系。建立統一科學的標準,促進制度落實。
一是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按照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從組織管理、業務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等方面確定目標任務,并層層分解,真正做到任務、時間、人員三落實。
二是建立數據標準機制。要建立和規范標準和指標,按照檔案接收、鑒定、整理、保管、利用程序實施管理。用詞、格式等方面做到統一規范,便于數據的匯總和整理。注重日常接收文件、資料,凡已處理完備的文檔、圖片、實物等檔案要及時進入檔案室。檔案資料入庫前,要對其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時限性和保密程度進行分類鑒定,有利于對其實施動態管理。之后,對檔案進行整理、保管分類、編號、登記,提升檔案的保存價值和使用價值。
(二)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內容生產
為順利完成采訪任務,記者采訪前會提前做功課,查閱之前的類似報道,尤其是重點事件、重點人物及相關的時間等均是需要提前了解的內容,從新聞檔案中能準確地找出歷年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8]。新聞報道涵蓋多個領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形成的報道就是新聞檔案,這些新聞檔案對采寫回顧性、歷史性的成就報道有重要意義。對新聞報道中涉及的相關人物與事件,必須反復對比,核實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并從報紙檔案中求證。2017年10月4日重慶日報一版刊登的《尋找老重慶記憶》[9],關于重慶人熟知的西區公園,就巧妙地引用了重報集團檔案室存檔的新聞史料。重慶動物園在1955年建成開放時,名為西區公園,幾年后才更名為重慶動物園。這些史料讓新聞內容更加翔實,提升了傳播力。
(三)開展編研工作,充分挖掘檔案文化價值
1.編輯研究資料。編研工作是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檔案部門系統、廣泛地向社會提供服務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10]。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編研內容也是新聞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選題本身就是內容精品,不僅具有可看性,也是數據新聞報道的重點。例如,2019年10月22日重慶晚報新媒體慢新聞頻道發布報道《從挑夫、腳夫、挑水工到棒棒,老照片告訴你“力哥”百年老故事》,報道了主城底層百姓“力哥”的生存狀況[11],折射出重慶城市變遷,生活味濃、煙火氣重的照片等素材,均來自新聞檔案編輯研究。
2.開展指數研究。可按行業確定若干個選題,將所屬各媒體新聞原創報道,以及歷史資源、圖片庫數據等集中在一個平臺,經過大數據分析,形成一系列指數研究成果。充分運用好這些資料,可為媒體融合和轉型發展等提供決策依據[12],起到資政育人的作用。新聞檔案工作人員可緊緊圍繞內容生產做好服務工作,要熟悉新聞檔案的種類、名稱、年代,以及創刊期、停刊期、保存起訖期和殘缺期等。特別是要掌握報紙上登載的重大歷史事件,開發新聞檔案信息資源。這些新聞檔案資料,可靈活運用于各種新聞報道中,為報道拓展深度和厚度[13]。檔案材料可進一步豐富新聞內容,加深新聞的厚度。可從檔案資料中發現線索,追蹤新聞事實,形成追蹤報道,將當下的事實與歷史背景相結合,展現新聞背后的故事、故事背后的新聞,以拓展報道面。新聞檔案工作者要利用新聞歷史檔案,從中尋找新聞線索,幫助開拓報道深度。例如,2020年6月20日,重慶日報一版以《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為題,報道了13年前中歐班列(渝新歐)就開始嘗試通過國際鐵路聯運的方式,不定期將中國的貨物運往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歷史[14]。通過指數分析,可以得到新史料。
(四)加強培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一是開展數字化培訓。積極開展關于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及檔案業務培訓,提升檔案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便于解決問題,從而保證新聞檔案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定期舉辦交流活動。以新聞檔案管理人員為對象,邀請專家授課,加大培訓力度,從人才層面給予新聞報道有力支持,達到拓展人才的專業知識、增強人才的專業能力的目的。檔案管理人員通過強化自身的檔案歸類和收集能力,運用信息技術高效管理新聞檔案,可以為日后查閱提供必要的幫助[15]。三是建立完善的獎懲和考核制度。將檔案管理人員考核結果與其薪酬福利結合起來,提升檔案管理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他們的熱情,以便全身心投入工作,更好地為新聞報道提供服務。
在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進程中,新聞檔案對融媒體內容生產來說是新的資源,新聞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新聞檔案的重要性,不斷推動新聞檔案管理工作出新出彩,為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貢獻媒體力量。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檔案局國檔聯發[1986]7號新聞單位宣傳報道檔案管理暫行辦法[S]. 1986-10-07.
[2] 于鳳靜.論新聞檔案在新聞中的作用[J].蘭臺世界,2007(14):33-34.
[3] 王瑛斌,齊虹慧.淺談新聞檔案在新聞中的重要作用[J].學理論,2013(3):138-139.
[4] 周文聯,石琪炯.淺論檔案信息與新聞報道[J].新聞記者,2008(4):36-37.
[5] 李曉莉.淺析檔案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N].中國檔案報,2019-07-25(003).
[6] 齊虹慧.新聞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J].赤子,2018(1):118.
[7] 徐瑩.新媒體時代新聞檔案管理與開發[J].新聞前哨,2017(12):40-41.
[8] 陳瑜瑩.融媒體建設呼喚新聞檔案管理規范化科學化[J].傳媒評論,2020(5):78-80.
[9] 申曉佳.尋找老重慶記憶[N].重慶日報,2017-10-04(01).
[10] 郭中慧.淺談基層檔案館編研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地市報人,2018(7):81.
[11] 何浩,畢克勤.從挑夫、腳夫、挑水工到棒棒,老照片告訴你“力哥”百年老故事[N].重慶晚報,2019-10-22(01-05).
[12] 錢笑坤,呂暉. 新時期的新聞學具豐體性與創造性發展研究:評《新聞學概論》[J].科技管理研究,2021(18):后插18.
[13] 王麗君.報紙檔案的價值、保存與利用[J].中國地市報人,2014(7):81-82.
[14] 楊駿.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N].重慶日報,2020-06-20(001).
[15] 肖婭姝.報社新聞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檔案時空,2012(10):27-28.
作者簡介 王忠貴,檔案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