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
(晉中市水利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流域生態治理具有改善環境的效果,通過無人機測圖可對生態情況進行檢測,得到準確的地形結構,便于對流域治理效果進行檢驗。本文以瀟河為研究對象,圍繞項目展開分析,對無人機測圖方法進行全面探索,并對測量精度進行控制,確保測量結果與流域生態相匹配,以及無人機精度控制取得有效進展,最終使流域治理狀態良好。
瀟河發源于山西省昔陽縣沾尚鄉陡泉山西麓的馬道嶺,在昔陽縣境內,其上游有白馬河和松塔河兩大支流,松塔河為主流。松塔河發源于昔陽縣沾尚鄉馬道嶺,先后匯入龍泉河、木瓜河后,在壽陽縣蘆家莊與白馬河匯合;在晉中市榆次區,在東趙鄉大發村龍門河匯入,在北合流涂河匯入,在源渦村出山口進入平川區。源渦以下有澗河和牛耕河匯入,流經清徐縣,在太原市小店區的洛陽、南馬村之間匯入汾河。瀟河屬于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區,隨著水資源的持續開采,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存在地下水位下降情況。瀟河流域內年均降水量418~483 mm,蒸發量高達2 068.5 mm,流域缺水情況嚴重。瀟河區域緊急開展流域生態治理工程,采用無人機大比例尺測圖技術對流域情況進行分析,對流域生態進行全面監測,并把控細節部分,保障生態治理得到持續化監測。經過長期的流域監測與治理,瀟河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水位埋深由治理前的30.6 m 上升至24.5 m,形成旱區濕地894 km2,讓瀟河流域在生態流量上重獲新生,流域生態治理取得突破性成果。
本工程流域分布范圍較廣,需對無人機飛行路線進行設計,提高對河水流域的覆蓋面,保證飛行路線滿足監測要求。瀟河整體形狀為長條狀,河道兩岸均需布設無人機,沿河道線方向飛行,對河道周邊景象進行拍攝,便于分析河道地圖。航帶網法是飛行路線布設的常用方法,如圖1 所示,需根據航線進行絕對定向控制,合理對網絡結構進行使用,對河道形成全方位覆蓋。無人機飛行路線在三維坐標體系下,便于對無人機及監測點位置進行描述,確保無人機能夠沿預定線路飛行,對無人機的運行狀態進行控制。飛行線路設計應避免重復性,沿預定方向一次檢測成型,避免產生重復性的測圖工作。流域生態采用多臺無人機進行拍攝時應做好無人機的協同控制,讓無人機沿不同方位飛行,提高對監測區域的覆蓋面,實現對飛行線路的綜合運用[1]。

圖1 基于航帶網法的飛行路線示意圖
無人機飛行路線具有航高控制要求,以保證拍攝成圖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對流域情況進行大比例尺測量。無人機航高計算公式為:
式中,H為攝影航高,m;f為鏡頭焦距,m;α 為像元尺寸,m;GSD為影像分辨率。
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對航高的控制作用,根據流域影像分辨率確定航高,使航高選擇具有理論依據,保障航高能夠得到有效取值。
無人機大比例尺測圖需對像控點進行布設,用于對指定流域進行監測,確保無人機測圖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像控點需按照規范進行布設,做好像控點間距的控制,如1∶1000 航空比例尺測量時,像控點間距一般在250 m 左右,確保滿足大比例尺測圖條件。像控點布設注重實際環境的考量,對像控點的具體坐標進行確定,做好像控點的標記工作,保證像控點能夠覆蓋監測區域。如圖2 所示,為八點法布設像控點,在每段航帶網內布置8 個平高像控點,每個航帶內像素點位置相對應,便于對像控點誤差進行控制。需注意,像控點觀測期間應避免使用對講機、手機等設備,防止對信號源造成影響,導致無人機的測圖精度下降。通常情況下,以特征鮮明的位置作為像控點,確保與地表形成鮮明對比,提高對周圍地物特征的辨識能力,實現對像控點的精準定位。針對不存在明顯像控點的情況,可布設人工像控點,如采用紅色油漆標記地塊,增強地物的可辨識性,使像控點布設能發揮效果。

圖2 八點法布設像控點
無人機測圖過程中,需采用合理化的數據采集形式,保證數據采集的精準性和全面性,得到清晰的流域生態影響。數據采集應用RTK 模式,對流域情況進行密集匹配,確保大比例尺狀態下數據采集能精準無誤,保障數據采集過程能夠順利進行。數據采集具有拍攝間距的要求,在地面分辨率1.5 cm、航向重疊率80%情況下,拍攝間距通常控制在10~15 m,形成具有連續性的拍攝圖像,便于生成地圖全景。數據采集需在無風、晴朗的天氣下,消除拍攝過程對數據采集的影響,得到準確信息,降低環境因素影響。數據采集需注重銜接區域的覆蓋,確保首尾圖像連接的精準程度,根據重疊度情況實現有效連接,防止測量過程中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2]。
空三測量是實現三維建模的關鍵,通過無人機采集準確的流域信息,需要滿足測量環境條件的要求,獲得流域像素點的精準位置??杖郎y量需要對影像單元進行密集處理,結合比例尺情況對拍攝視角進行調節,保證拍攝后影像能夠與實際場景相符,通過測量操作對誤差進行限制??杖郎y量需具有精密的導軌條件,以無人機所在位置為原點,構建X軸和Y軸方向的導軌,采用坐標法對流域中像素點視差情況進行解析,實現對視差的有效控制。視差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xi、yi為測點的X、Y軸坐標。
視差分析是保證空三測量精度控制的關鍵,需關注公共點的連接情況,確保視差中的同名點相對應,提高視差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杖郎y量易產生視差問題,可通過視差計算消除誤差,將誤差控制在3 個像素點內,防止在實際測量環境中產生較大偏移,實現對空三測量坐標位置的精準確定。
流域生態環境數據需要進行三維建模,根據圖像采集情況生成數字表面模型,同時需要對三維模型的誤差進行修正,提高流域地圖的建模效果。三維建模基于空間坐標展開計算,如圖3 所示,點A為機載GPS 天線相位中心,點S為航攝儀投影中心,根據坐標分量的控制條件,可得到如下三維模型關系:

圖3 無人機大比例尺測圖三維模型
式中,式中,XA、YA、ZA和XS、YS、ZS分別為點A、S兩點的空間坐標;R表示影像外方位元素的3 個角元素u、v、w所構成的正交變換矩陣。
通過三維建??蓪o人機進行實時控制,得到無人機的最佳控制條件,對無人機位置進行調節,采用坐標法對流域生態進行測量。三維模型解算過程中需要具有清晰的層次感,基于DEM 數據對影響進行糾正,形成多角度的影像映射,同時確保影像具有連續性,對三維模型的完整性進行控制[3]。
三維建模過程中需實現紋理的貼合控制,通過紋理控制提高圖像的清晰度,形成紋理清晰的流域生態影像。圖像紋理基于計算機視覺技術展開修正,根據多圖像對比生成AI 算法,實現對紋理的自動校正,提高對地圖紋理的處理效率。大比例尺地圖需要具有清晰的紋理,否則將會影響到流域生態的辨識效果,不利于地形圖具體情況的掌控,可見,實現模型有效貼合具有必要性。
無人機測圖過程中需對成圖質量進行控制,結合成圖指標的要求,掌握成圖質量控制的要點。成圖指標控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成圖質量指標。無人機拍攝過程中,需避免出現圖像不清晰的情況及圖像中出現盲區或盲點,導致地圖的關鍵區域存在遮擋,無法對指定流域情況進行識別。
2)成圖精度指標。大比例尺測圖在誤差方面具有較高要求,需要合理對像控點、空三測量、三維建模過程進行分析,掌握誤差控制的關鍵點,防止因誤差未達標而增加額外工作量,導致流域的成圖精度不足。成圖指標需要結合圖像的實際情況,將像控點導入圖像中,解決空三加密中的殘差問題,保證空三加密中的圖像銜接效果,便于生成三維建模的實景模型,提高成圖指標控制的有效性。成圖指標控制核心在于數據處理,根據數據精度情況進行匹配,結合成圖指標情況進行控制,去除不精準的控制點,對精度不足情況進行重測,導入準確的空間信息,進而降低誤差的影響范圍[4]。
誤差控制是保證成圖質量的重要環節,需對流域平面中誤差控制效果進行分析,確保誤差控制能發揮作用,防止產生較大誤差。平面位置中誤差控制情況如表1 所示,在比例尺為1∶500、1∶1000、1∶2000 情況,不同平面位置誤差情況均小于檢查點精度等級要求,說明成圖的精度控制效果良好。

表1 平面位置中誤差控制情況
綜上所述,無人機大比例尺測圖在流域生態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需確保測圖技術應用的合理性,解析測圖的精度控制過程,提高對成圖質量的控制效果。無人機測圖速度快、適度高,可實現對流域生態的可視化測繪,并借助三維模型進行分析,發揮實景測量的優勢,生成的地形圖更具可靠性。無人機測圖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需采用規范的操作形式,做好無人機飛行控制與成圖效果,降低無人機測圖中的誤差影響?;诰瓤刂品椒ù_保無人機測量與流域環境相適應,提高對誤差的制約能力,得到具有分析價值的流域地形圖,實現流域治理效果的精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