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菲 宋小艷



摘 要:本文以職業能力為導向重塑課程模塊、教學邏輯,建立了與各職業能力模塊相匹配的考核內容,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投入,使學生初步具備崗位能力,能夠真正地達到學以致用。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汽車運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學目標的完成度。
關鍵詞:應用型 人才培養 教學改革與實踐
1 引言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課程體系的設置顯得尤為重要。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基于OBE思想,以崗位要求為目標,能夠對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進行有效支撐,在重視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科學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培養。
2 課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2.1 重整知識體系,教學內容與崗位對接,能力與職業需求對接
汽車運用技術是一門專業主干課,有5個課程目標,能支撐本專業培養方案的5個指標點。本課程的課程目標為:目標1.運用汽車管理的相關理論對汽車選擇、配置問題進行分析;目標2. 掌握汽車在不同運行條件下運用的相關知識,學會在不同運行條件下運用汽車的要點;目標3.掌握汽車保養的理論知識及相關技術;目標4.具備在團隊協作下完成對車輛保養基本操作的能力;目標5.理解汽車維護的技術規范會判斷何時該對汽車進行維護。本課程支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要求指標點的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
針對本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將教材上教學內容原有的順序打破,并對其進行重新分類、歸納、整合,使新的邏輯順序與各就業能力有很好的匹配性。在重組教學內容后,明確了各模塊教學內容的預期學習成果及其對課程目標的支撐,形成了課程目標對培養規格的支撐、預期學習結果對課程目標的支撐的邏輯鏈條。
本門課程以OBE為導向,明確了課程的教學目標,根據專業的畢業要求,細化課程學習目標,細化分解教學內容,現將教學內容以崗位能力為導向劃分后的情況進行展示。細化教學內容后,依據教學內容細化評分標準,然后形成一套評價考核內容完整,與課程目標相匹配,能實現課程目標支撐畢業要求的評價方案。課程的教學內容對職業能力與職業崗位的支撐關系如下表2所示。
2.2 教學方法改革
2.2.1 教學場所的轉變——實施項目式教學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方式的單一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從OBE教學理念出發,部分知識單元(如運輸車輛的保養)已不適合在傳統的教室進行教學,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支撐課程目標的需求,因此該知識單元在教學時,教學場地轉換到實驗室,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實現了預期學習成果對課程目標的有效支撐。
2.2.2 信息化教學(線上/線下)
借助學習通平臺進行建課、上傳錄制的微課視頻、完善課程教學資源、建立課程題庫等,利用題庫對學生進行測試,清楚地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及時對掌握不理想的知識內容進行進一步學習。并可以采用搶答、問卷調查、課堂測驗、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課堂互動,使提問不單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3 基于SCQA模型進行清晰地講課
“S”為情景,陳述的通常是大家都熟悉的事、普遍認同的事,事情發生的背景。由此切入既不突兀又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產生代入感。描述情景或場景的內容不宜過長。“C”為沖突,這要求教師在前面描述的情景中,應該表現出一些矛盾以及沖突,而且矛盾或沖突必須由后面的“A”答案解釋或解決。“Q”是引出問題,是根據前面的沖突從學生好奇心角度提出他所關心的問題,可以是對沖突原因的探析、預防策略的探討,也可以是對問題解決、結果的處理辦法等。有了問題,最后需要明確地給出“A”回答,這也是表達的主要部分。SCQA模型能夠準確、有效地發現和深挖問題的本質,并通過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然而然地卷入教學內容,讓知識點與學習知識的意義有機地融合在表達結構中。
現已課堂教學設計中的一個片段介紹SCQA模型是如何做到講課清晰,見下表3。
3 課程改革的主要成效
3.1 教學內容與資源
把課程的原教學順序以職業能力為導向進行打撒、整理、劃分,規劃出四大模塊。為此,重新設計了課程的多媒體課件(每模塊1個,共4個)、完成了課程OBE大綱的編寫、論證、修訂工作等。在重新設計課程內容的時候,主要基于OBE思想,以成果導向和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模塊化設計為內容,應用板書的“可視化”,實現對理論知識的串講和重難點分析。在有板書的情況下,學生能夠有清晰的思路跟著老師學習,同時能夠跟著記筆記,“慢下來,全聽懂”,可以細致的消化課堂內容。因此學生的筆記普遍記錄較好。
3.2 線上課程建設
充分利用學習通平臺進行教學輔助管理和線上課程建設。目前已完成了課程內容模塊的整體建立,線上客觀題庫的建立,考勤、課堂互動、討論、答疑等環節的頻繁使用,并通過此平臺為學生解惑、答疑在學習中出現的一切的問題,實現教師和學生的親密溝通,讓學生對本門課程更認真更感興趣。
3.3 學生學習效果
通過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分析調查結果,不難發現學生愿意花時間在課程學習中,并有所收獲。在學習完本課程后,學生能夠明確車輛保養的基本操作及各步驟的注意事項;能夠運用運輸車輛管理的相關理論對運輸車輛選擇、配置問題進行分析;能夠對企業運輸實例進行計算,分析運輸企業由實報實銷的模式轉為績效制后,某運次企業的盈利情況,論述要想提高企業的利潤,可采取的有效途徑。
4 結束語
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轉變課程考核方式,推行過程考核,實行輕結果、重過程的新考核模式,逐步減少試卷考核,進一步完善學生課程綜合能力評價體系,最終實現課程考核方式靈活化,將結果考核逐步轉化為過程考核,實現課程的彈性和綜合性考核。
教師通過所設定的各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學習結果的分析,對照畢業要求和課程目標,對學習成果的評估進行反思,對本學期的教學活動進行改進提出相關措施和意見,形成反思報告。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促進學風轉變;還可以對授課教師的授課質量進行監控,提升教師授課質量;另外,以崗位能力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手段+與之匹配的考核方式,學生會成為這次改革的真正受益者。
參考文獻:
[1]王北海,李亞娜.基于OBE的包裝容器結構設計課程考核方式改革與實踐[J].包裝工程,2020(41):63-66.
[2]趙美娜.基于OBE的形成性評價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0):47-49.
[3]鄧淼磊.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課程考核模式改革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16-117.
[4]樊繼東.中英應用型大學OBE教育模式的對比分析——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和博爾頓大學為例[J].三峽高教研究,2019(3):10-13.
[5]張立強.基于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評價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評估與研究),2020(9):47-49.
[6]孫舒揚.食品生物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魯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