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維瑋
【摘? 要】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將基礎知識作為教學重點,無形中切斷了英語課與其他元素的關聯。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英語課堂教學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方向。在現階段,教師要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基于別樣視角發現英語的奧妙。本文就繪本閱讀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旨在優化教法、彰顯學生本位,讓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關鍵詞】繪本閱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教材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教學資源,也是學生獲取養料的主要來源,但是教材內容相對有限,當教師直接以教材為教學資源時,會消磨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形成抵觸、排斥的學習態度。繪本作為英語教材的拓展資料,不僅有生動形象的故事,也有色彩鮮艷的圖畫,能夠輕松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為了提升英語學科的教學實效,教師不妨將繪本引入英語課堂教學,巧妙地利用色彩明艷、內容有趣的繪本故事,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盡情享受學習的過程。
一、把握學科本質,彰顯學生本位
陶行知先生作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教育言論,揭示了學生學習的本質過程,他認為學生應當模糊“教”與“學”之間的界限,真正地通過“做”的過程達到“學”的效果。可見,學生才是學習活動中的主角。所以,在應用繪本指導學生學習英語時,為了彰顯學生的本位性,教師也要根據學生間的差異性,引入多元化的繪本,讓學生進行選擇,并為學生組建小組,使學生進行互動,以便學生在盡情享受閱讀繪本的同時,能夠依靠集體的力量揭開奧秘,進一步發現英語的精彩與魅力。
(一)基于學生差異,鼓勵自主選擇
為了全面激發學生的動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盡情享受閱讀繪本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引入多樣化的繪本,并鼓勵學生基于自身的喜好自行選擇,使學生能積極地投入時間、精力,主動地完成英語知識的積累,實現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引導學生對繪本進行閱讀前,教師可以先設計調查問卷,向學生提出:“你對怎樣的繪本更感興趣?”的問題,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隨后,教師對調查問卷進行收集、分析,并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引入多樣化的繪本。教師可以使用媒體技術依次為學生展示多種類型、多種主題的繪本。之后,依次向學生介紹每種繪本類型的具體內容,并鼓勵學生做出選擇。在學生做好選擇后,教師再請學生自主進行閱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挖掘自身的
潛能。
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喜好,設定多元化的繪本閱讀主題,并安排相應的繪本讓學生進行選擇,能充分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輕松地觸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大提高。
(二)搭建互動小組,形成良好習慣
小學生的閱讀經驗相對匱乏,在對繪本進行閱讀時,一些學生會遇到難題。如果教師仍舊讓學生單獨對繪本進行解讀,勢必會阻礙學生分析繪本的進度,逐漸加大學生之間的差距。新課標中提出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為教師解決當前的教育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在指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小組,鼓勵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引導學生進行觀點分享,讓學生逐步實現對繪本的深入理解。
比如,在閱讀繪本之前,教師可先提出:“How do you plan to read?”的問題,以便透過學生的回答,對學生的英語素養發展水平進行判斷。之后,教師采取互補的原則分組,并提出:“Please read the picture book in groups and share your ideas”的要求,鼓勵學生依靠小組的力量完成繪本的分析,碰撞他人的思維,逐步提高理解的效率。
教師立足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取科學的原則為學生分組,并指導學生展開互動探究,能有效加快學生解讀繪本的效率,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讓學生不再畏懼繪本閱讀。
二、重構教育觀念,優化教學方法
現階段的英語課堂根植于過去的應試教育思想,因此在課堂上存留著許多問題,阻礙了英語學科的改革,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教育理念對教師具有指導作用,優質的教育理念也能為教師指明方向,掃除課改之中的陰霾,在將繪本引入英語課堂教學后,教師有必要做好優質教育理念與繪本閱讀教學的融合,巧妙地調整過去的教學方法,推動繪本與教材的互動,以便學生真正地以繪本為臺階激發對未知英語知識的興趣,并通過繪本加深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習實效。
(一)立足學科特點,推動彼此互動
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英語課的導入環節,教師常常會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直接向學生引入英語基礎知識,即單詞、短語等,希望節約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然而,這樣的做法會讓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打折扣。在將繪本引入英語課堂教學后,教師不妨利用繪本進行導入環節的設計,促使學生基于對繪本的興趣,輕松地進入新知學習中。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Our animal friends這一單元時,教師先為學生呈現有關動物的英文繪本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然后使用媒體技術播放靈動的音樂,使學生迅速地將注意力放在新課上。之后,在學生對繪本進行閱讀后,教師提出:“What animals did you see in the picture book? What colors are they?”等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回憶和總結。隨后,教師再引入游戲活動:“One student points to the head,arm,and other parts of the animal in the picture book,while the other students quickly say the name...”促使學生在玩樂中,完成對本節課英語基礎知識的積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重視導入環節,巧妙地利用繪本進行導入設計,更好地開啟學生的學習之旅,讓學生主動地推開新課的大門積極探索,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深挖教材內容,深度理解主題
從當前的英語教材中我們不難發現,主題意義的探究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以特定的授課流程完成語篇教學,但是,有時也會忽視主題意義的建構,即教師沒有依托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挖掘隱含在語篇背后的文化要素。而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難以完成學習任務。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針對英語教材上的主題,緊扣課程標準,為學生引入相關繪本,進一步深化英語課上的主題,讓學生對主題進行深度思考。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Cinderella這一單元時,教師先向學生提出:“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故事的主題意義。但是,Story time中的故事僅是節選,學生僅憑片段較難把握故事的主題。此時,教師可以選取灰姑娘的同名繪本,并將其分享給學生,通過略讀、精讀等閱讀策略,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鼓勵學生結合繪本的內容,再次對Story time中的故事進行總結和分析。這樣對課文起著補充作用的繪本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故事主題意義的理解,很好地達到了育人價值。
教師要重視教材的價值,圍繞教材上的主題,為學生引入相關繪本,并指導學生基于繪本進行深度探究,幫助學生完成主題意義的建構,深度感知隱含在主題之下的文化元素,從而提升理解實效。
三、著眼能力提升,建構精彩課堂教學
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在過去,部分教師錯誤地估計了繪本的教育價值,認為繪本只能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量,難以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實則不然。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巧妙的設計,并圍繞繪本引出問題,能有效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地以繪本為溫床,源源不斷地汲取成長養分。
(一)巧設活動,增強語用能力
在新課標中指出,英語課堂教學應當面臨發展新趨勢,即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牢記基礎的知識點,還要讓學生懂得對知識進行應用。因此,在繪本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理解繪本的內容,也要巧妙地引入角色模擬等趣味活動,讓學生基于對角色的扮演,實現對英語知識的活學活用,從而在獲得趣味體驗之余,也能深入理解繪本的主題。
例如,在Shes my aunt的教學中,Story time的教學完成之后,教師為學生引入My Family這一繪本,帶領學生學習更多家庭成員的英文表達,并讓學生自由結組,共同進行角色模擬。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了家庭成員的英文表達方式,而且懂得了本單元所學知識如何在日常交流中得以應用。與此同時,教師搭建平臺,學生進行表演,他們還獲得了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趣味性的角色模擬活動能讓學生擁有更多應用英語知識的機會。案例中,教師鼓勵學生圍繞繪本展開角色扮演,不僅能帶給學生趣味性的活動體驗,也能引導學生完成對英語表達的活學活用,有效強化學生的英語素養。
(二)利用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問題是英語教學中的常客,能輕松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喚醒學生的探索欲望。在引導學生對繪本進行分析時,教師要圍繞繪本為學生設計問題,讓學生基于對問題的思考,步步深入繪本的世界,從而提高閱讀繪本的效率。而透過學生的回答,教師也能對學生的閱讀質量進行分析,更加精準地安排后續的教學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比如,在Seasons這一單元的課堂教學中,在Story time的基礎上,教師可為學生播放The Seasons的有聲繪本,并圍繞繪本提出:“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Do you know why?”等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進一步拓展相關的地理知識以及帶領學生體會四季的變換。之后,教師再請學生對繪本進行細致閱讀,并提出:“What do you see in different seasons? What do you do in different seasons?”等問題,結合本單元Story time的內容進行總結。最后以“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回答,這樣,學生也能深化對繪本的理解。
案例中,教師圍繞繪本設計多個開放性問題,能維持學生思維的活力,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主題的印象,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究的過程,深入英語學習和運用,增強對繪本內容的理解。
總而言之,將繪本引入英語課堂教學,能為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新鮮血液,重新煥發英語課的生機與活力。教師要繼續在英語課堂上為繪本尋找落腳點,充分綻放繪本的優勢與光彩,讓英語課堂教學精彩紛呈,促使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玲梅.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22(24):83-85.
[2]談芳芳.英語閱讀課堂中繪本的運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2(29):82-84.
[3]龔麗雯.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2(3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