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本華 劉冬梅
作者簡介:吳本華,畜牧師,主要研究方向: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等。
劉冬梅,獸醫師,主要研究方向:動物疾病治療防疫等。
摘 要:蛋雞在養殖過程中,極易發生病害,影響雞蛋品質和產量,做好蛋雞病害防治工作,對于提高雞蛋品質和蛋雞生產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蛋雞;病害;防治
蛋雞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雞蛋品質和產量,在養殖過程中,極易發生病害,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容易造成大面積流行,給養雞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時可導致全群死亡。做好蛋雞病害的防治工作,對于提高蛋雞生產效益和保障雞蛋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1 病害主要類型
蛋雞常見病害可分為四類,分別為傳染病、寄生蟲病、營養代謝病和中毒性疾病。傳染性疾病主要有禽流感、傳染性喉氣管炎和馬立克氏病等。寄生蟲類疾病主要有線蟲病、球蟲病和螨蟲病等。營養代謝類病主要有佝僂病、軟骨病、啄羽癥等。中毒性疾病主要有飼料中毒、農藥中毒等。
蛋雞病害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加強飼養管理,為蛋雞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定期消毒,及時清理糞便,保持雞舍干燥通風。嚴格引種檢疫,從無疫區引進健康雞苗,并進行嚴格的檢疫。定期免疫接種,按照免疫程序,及時給蛋雞接種疫苗,增強其抗病能力。做好驅蟲工作,定期給蛋雞驅蟲,預防寄生蟲病的發生。一旦發現蛋雞發生了病害,要及時確定病因,選擇合適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同時做好病雞隔離、飼養管理等護理工作,避免傳染。
2 傳染性疾病防治
2.1 新城疫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時呼吸困難、流鼻涕、咳嗽、結膜炎、產蛋率下降等。為減少損失,要及時采取免疫接種、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雞舍干燥通風、定期消毒。一旦發生疫情,要及時撲殺病雞,封鎖疫區,防止病害大面積傳染。
2.2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主要癥狀包括呼吸困難、流鼻涕、咳嗽、結膜炎、產蛋率下降等。防治禽流感,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生病害,需要根據病情選用合適的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瑞德西韋等。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使用藥物,避免產生耐藥性。使用抗菌藥物預防繼發感染,如頭孢菌素、喹諾酮類藥物等,注意用藥劑量和療程。
2.3 傳染性喉氣管炎
傳染性喉氣管炎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主要癥狀有呼吸困難、流鼻涕、咳嗽、氣管發出干咳聲等。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提前接種疫苗,此病沒有特效藥。
3 病毒性疾病防治
病毒性疾病常見的是馬立克氏病,又名神經淋巴瘤病。該病是由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惡性腫瘤性疾病,是雞的一種淋巴組織增生性疾?。?],主要癥狀包括淋巴瘤、神經癥狀、產蛋率下降等。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預防接種疫苗為上策。平時籠具要嚴格清掃與消毒,有幼雞的籠具必須遠離其他年齡的成雞。在飼料中適量加些維生素,防止感染其他疾病。
4 寄生蟲病的常見類型及防治措施
4.1 常見類型
蛋雞寄生蟲病主要包括體內寄生蟲病和體外寄生蟲病兩大類。體內寄生蟲病是指由原蟲、線蟲、吸蟲、絳蟲等寄生在雞的消化道、血液、組織器官等引起的病害,如球蟲病、住白細胞原蟲病、蛔蟲病、絳蟲病等。體外寄生蟲病是指由蜱、螨、虱等寄生在雞的體表、羽毛、皮膚等引起的病害,如禽虱病、雞螨病等。這些寄生蟲病不僅會影響雞的生長、產蛋和健康,還會降低雞的抵抗力,增加其他病原體的感染機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4.2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可分兩種情況,首先要加強禽舍管理,堅持全進全出的原則,避免本批次雞群中混養上批次隱性感染雞,增加感染概率。對于有寄生蟲病史的雞場,在空舍期間,制定和嚴格執行全方位消毒殺蟲計劃,對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進行處理。加強棟舍衛生管理,選用合理的消毒方法及藥效穩定、高效、無殘留的消毒劑對雞舍、籠具進行全面徹底無死角的消毒;加強舍內光照、通風和密度管理,保證舍內空氣質量,以雞群適宜的體感溫度或生理需求溫度為核心,保證雞群舒適的生長環境。
其次是根據不同的寄生蟲種類,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定期或必要的驅蟲。例如,對于體內寄生蟲,可以使用球痢靈、磺胺-2,6-二甲氧嘧啶、丙硫苯咪唑、鹽酸左旋咪唑等藥物進行內服或飲水驅蟲;對于體外寄生蟲,可以使用敵百蟲、魚藤精、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等藥物進行噴灑或拌料驅蟲。
5 營養代謝病的常見類型與防治措施
由于飼料中的某些營養成分缺乏、過量或不平衡,導致雞的生理功能或代謝過程發生障礙而引起的病害。常見的蛋雞營養代謝病防治措施如下。
5.1 腹水綜合征
由于肉雞遺傳育種提高了生長速度而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和腹腔積液。防治措施包括限制飼料和能量水平,補充維生素E和維生素C,降低飼養密度,改善通風和環境條件。
5.2 脂肪肝出血綜合征
由于肝內脂肪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肝臟脂肪沉積、肝細胞壞死和肝臟出血。防治措施包括調整飼料配方,控制日糧能量和蛋白質的含量,添加膽堿、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B12和亞硒酸鈉等營養物質。
5.3 痛風
痛風是一種由于蛋白質代謝紊亂和腎臟損害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尿酸或尿酸鹽在體內沉積,引起內臟或關節的炎癥和疼痛。防治措施包括適當減少飼料中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的含量,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和新鮮青綠飼料,注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避免可能影響腎功能的各種因素的發生,使用保肝護腎的藥物促進尿酸鹽排除。
5.4 維生素A缺乏癥
維生素A缺乏癥是一種由于飼料中維生素A含量不足或失效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眼部炎癥、角膜渾濁、失明、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的病變、生殖功能下降等。防治措施包括在飼料中添加足量的維生素A,避免飼料發霉或貯存時間過長,供給新鮮青綠飼料,對患有眼疾的病雞用硼酸溶液進行點眼治療。
6 中毒性疾病的常見類型與防治
蛋雞中毒性疾病是指由于飼料、水源、藥物或環境中的有毒物質進入雞體,引起雞的中樞神經、消化、循環、呼吸、泌尿等系統的功能障礙或損傷而導致的病害。常見的中毒性疾病防治措施如下。
6.1 飼料中毒
由于飼料中含有霉菌毒素、農藥殘留、重金屬、酸性物質、酸敗物質、麥角堿等有毒物質,或者飼料配制不當,造成某些營養成分過量或不平衡而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現為雞的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瀉、神經癥狀、出血、肝腎損害、免疫抑制等。防治措施包括選擇優質飼料原料,避免使用霉變、變質、污染的飼料,定期檢測飼料中的有毒物質,科學合理地配制飼料,注意飼料的保存和防霉,及時更換或調整飼料。
6.2 水源中毒
由于飲用水中含有氟、鉛、砷、銅、氰化物、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或者水質污染、變質、發霉而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現為雞的飲水量減少、口渴、嘔吐、腹瀉、神經癥狀、呼吸困難、肝腎損害等。防治措施包括選擇優質水源,定期檢測水質,注意水源的保護和消毒,避免使用污染、變質、發霉的水,及時更換或處理水源,對發生中毒的雞群進行對癥治療和解毒。
6.3 藥物中毒
由于使用藥物不當,造成藥物的過量、過敏、不良反應或藥物殘留而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現為雞的食欲下降、嘔吐、腹瀉、神經癥狀、出血、肝腎損害、免疫抑制等。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藥物,遵循獸醫師的指導,按照正確的劑量、途徑和時間使用,避免藥物的濫用和誤用,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控制藥物的使用頻率和間隔時間,嚴格執行藥物的停藥期,對發生中毒的雞群進行對癥治療和解毒。
6.4 環境中毒
由于雞舍內外的環境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氣、氨氣、磷化氫等有毒氣體,或者雞群誤食有毒植物、飼料添加劑、殺蟲劑等有毒物質而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現為雞的呼吸困難、咳嗽、流涕、眼炎、神經癥狀、昏迷、死亡等。防治措施包括改善雞舍的通風、保溫、衛生條件,降低有毒氣體的含量,避免雞群接觸或誤食有毒物質,及時清除雞舍內外的垃圾和污染物。
參考文獻
[1] 陳茂剛,周慶雨,滿永華,陳光偉 雞群產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J]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4(7) NO:53-54.
[2] 楊龍;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診治 [J] -湖北畜牧獸醫.2011(8) NO:37.黃秋月;孫常偉;劉本國;劉金鳳,一例蛋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診治[J] 北方牧業.2006(8) NO:18.
[3] 祝漢明;雞群發病的特點及其應對方案 養殖技術顧問.2012(7) NO: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