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銘,紀小云,林浮花
1.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福建廈門 361000;2.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胰血管外科,福建廈門 361000
鼻竇炎是一種由細菌、真菌、病毒入侵引發的感染性疾病,以鼻塞、頭痛、流膿涕為主要癥狀,若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嗅覺障礙等并發癥發生風險,嚴重影響其日常工作和生活[1-2]。鼻內鏡手術是臨床治療鼻竇炎的有效術式之一,可以幫助臨床醫師清楚地觀察患者的病變位置,將病灶徹底清除,但部分患者在術后因護理不當,容易出現眼角淤血、疼痛等不良情況,進而影響其康復效果[3-4]。常規基礎護理的內容較為單一,無法滿足患者在圍術期的護理需求,護理效果并不理想[5]。多元化護理可以有效彌補常規基礎護理的不足,全面提高護理的效率和質量[6]。基于此,本研究方便選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106 例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采用鼻內鏡治療的鼻竇炎患者運用多元化護理對其負面情緒和睡眠質量的臨床影響,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本院行鼻內鏡治療的106 例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多元化組,各53 例。對照組中男29 例,女24 例;年齡19~54 歲,平均(41.36±4.59)歲;病程1~8 年,平均(4.72±1.38)年。多元化組中男31 例,女22 例;年齡21~56 歲,平均(41.49±4.68)歲;病程1~7 年,平均(4.90±1.3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鼻竇CT、鼻內窺鏡等臨床檢查已確診為鼻竇炎;②具備鼻內鏡手術治療的手術指征;③3 個月內未使用抗生素治療;④患者及家屬同意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既往存在鼻內鏡手術史者;②合并凝血功能不全者;③不配合治療者;④患嚴重基礎疾病者;⑤溝通障礙者。
對照組的護理方法為常規基礎護理。引導患者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主治醫師;詢問和評估其既往病史、過敏史等情況,根據評估結果制訂針對性的護理內容;給其講解手術的方法、目的、過程、術后注意事項等知識。術中配合麻醉醫師和主治醫生完成相關的手術操作。術后輔助其正確擺放體位,密切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及時清除其口腔內的分泌物,加強術后巡視等。
多元化組需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多元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健康宣教。術前,詳細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情況,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包括發放宣傳手冊、圖片、視頻等;術后,到病房內給其詳細講解鼻腔填塞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告知其如何緩解術后鼻腔的不適感。(2)心理護理。術前,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評估其心理狀態,為其答疑解惑,疏導其擔憂心理。術中,通過語言、肢體接觸等方式安撫其緊張、不安等情緒。術后,多講述一些成功案例,邀請治療較為成功的患者進行經驗分享,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指導其通過音樂療法、深呼吸訓練等方式緩解其不良情緒,并告知家屬給予多些關心和陪伴。(3)生活護理。①飲食方面,根據其飲食喜好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告知其在術后6 h 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術后2 d,可根據其實際情況調整為普通飲食,讓其多食用低脂肪、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②體位方面,需指導其保持半臥位,確保鼻腔分泌物可以及時排出。③鼻腔護理方面,術后48 h 內給予冷敷,術后2 d,取出其鼻腔內的填塞物,認真清除其鼻腔內的結痂,同時叮囑其按醫囑采用溫鹽水、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等沖洗鼻腔,并告知其盡可能地用嘴巴呼吸。④運動方面,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合理控制其運動時間,叮囑其在術后1 個月內禁止進行劇烈活動。⑤睡眠方面,可在其睡前給其播放輕音樂,告知其放松身心,并指導其采用舒適體位。⑥環境方面,需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夜間護理,堅持 “四輕” 原則,盡可能減少護理人員的人數和走動次數;定期清洗和晾曬其床單被罩等。
①對比兩組術后恢復質量評分。癥狀評分中,主要包含鼻塞、鼻涕和頭痛3 項內容,滿分為10 分,癥狀評分與嚴重程度成正比。采用鼻內鏡作為檢測儀器,用于檢測患者的黏膜形態,滿分為20 分,黏膜形態評分與黏膜恢復效果成反比。
②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評估。HAMD 量表共24 個條目,若分數<8 分,代表正常;若分數位于8~20 分區間內,代表可能有抑郁癥;若分數位于21~35 分區間內,代表可確診抑郁癥;若分數>35 分,代表有嚴重抑郁癥。HAMA 量表共14 個條目,若分數<7 分,表示正常;若分數為7~14 分,可能存在焦慮;若分數為14~<21,肯定存在焦慮情況;若分數為21~<29 分,代表有明顯焦慮;若分數≥29 分,代表嚴重焦慮。
③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滿分為21 分,評分與睡眠質量成反比。
④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竇結局測試-20(Chinese Nasal Sinus Outcome Test-20, SNOT-20)評估,滿分60 分,評分與生活質量成反比。
采用SPSS 2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術后恢復質量、負面情緒、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為計量資料,經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多元化組癥狀評分和黏膜形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質量比較[(±s),分]
組別多元化組(n=53)對照組(n=53)t 值P 值癥狀評分護理前6.23±1.32 6.34±1.40 0.416 0.678護理后1.63±0.55 2.54±0.78 6.941<0.001黏膜形態評分護理前12.58±2.63 12.83±2.81 0.473 0.637護理后1.54±0.64 2.67±0.93 7.287<0.001
護理后,多元化組HAMD 評分和HAMA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比較[(±s), 分]
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組別多元化組(n=53)對照組(n=53)t 值P 值HAMD 評分護理前17.38±3.69 17.63±3.75 0.346 0.730護理后護理后8.27±2.13 11.14±3.48 5.121<0.001 9.12±2.56 12.64±3.21 6.241<0.001 HAMA 評分護理前16.73±3.51 16.36±3.43 0.549 0.584
護理后,多元化組PSQI 評分和SNOT-20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比較[(±s), 分]

表3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比較[(±s), 分]
注:PSQI: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SNOT-20:中文版鼻腔鼻竇結局測試-20。
組別多元化組(n=53)對照組(n=53)t 值P 值PSQI 評分護理前15.33±2.43 15.58±2.54 0.518 0.606 SNOT-20 評分護理前42.85±4.51 43.21±4.67 0.404 0.687護理后5.32±1.26 7.11±2.13 5.266<0.001護理后10.16±2.74 14.18±3.85 6.193<0.001
對于鼻竇炎患者而言,鼻內鏡手術可以有效清除其鼻黏膜的炎癥,恢復其鼻黏膜正常的生理功能,促進通氣功能的康復,但該手術在本質上屬于侵入性操作,會對其鼻腔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增加鼻部疼痛、咽部不適等情況的發生風險,進而影響其術后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7-8]。以往臨床采用的常規基礎護理主要依靠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進行干預,并未注重患者的護理感受,護理內容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不利于改善預后[9]。因此,尋找一種更高效的護理模式,對于采用鼻內鏡治療的鼻竇炎患者和臨床醫學而言均具有重要意義。
多元化護理強調盡可能地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以此來縮短其恢復時間,改善預后[10]。基于此,本研究在采用鼻內鏡治療的鼻竇炎患者實施常規基礎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護理,研究結果顯示,多元化組癥狀評分和黏膜形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說明采用鼻內鏡治療的鼻竇炎患者實施多元化護理可以顯著減輕其臨床癥狀,改善其黏膜形態。分析原因為,多元化護理強調在術后給予針對性的鼻腔護理,通過冷敷、沖洗鼻腔的方式,減少術后鼻部疼痛、出血等不良情況的發生,減輕其鼻塞、鼻涕等臨床癥狀,且在術后2 d 及時取出鼻腔內的填塞物,清除鼻腔內的結痂,可以有效降低鼻腔腫脹程度,促進黏膜形態的恢復[11-12]。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多元化組HAMD 評分和HAMA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說明采用鼻內鏡治療的鼻竇炎患者實施多元化護理可以改善其負面情緒。多元化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且在術后告知其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有利于增加其對疾病和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促使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后續治療,從而緩解其負面情緒[13]。多元化護理強調在術前、術中、術后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以及時減輕其在治療過程中的負面情緒,增強其康復信心[14]。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多元化組的PSQI 評分(5.32±1.26)分低于對照組(7.11±2.13)分(P<0.05);多元化組SNOT-20 評分(10.16±2.74)分低于對照組(14.18±3.85)分(P<0.05),說明采用鼻內鏡治療的鼻竇炎患者實施多元化護理可改善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多元化護理術后根據患者的飲食喜愛和恢復情況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可以確保其在術后恢復階段的營養均衡,提高其機體免疫力,為提升其術后的生活質量奠定堅實基礎[15]。多元化護理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指導其進行適當有氧運動,并合理控制運動時間,利于促進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全面提高其術后的生活質量[16]。多元化護理強調從體位、睡眠、環境3 個方面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術后恢復階段的舒適度,減少體位及病房環境對其睡眠情況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而實現提升睡眠質量的護理目的[17]。林麗榮[18]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PSQI 評分(5.21±1.12)分低于對照組(7.12±2,34)分(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鼻內鏡治療的鼻竇炎患者進行多元化護理,既可有效提高其術后的恢復質量,又可以減輕其負面情緒,提升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