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實踐進行總結和提升,所形成的書面成果就是經驗材料。當下,經驗材料的寫作存在盲目套用格式、機械運用技法的“逐流變、輕本源”的現象,導致寫作偏離了正軌。為此,應回歸文體功能原點,把準功能定位寫經驗,形成更有含金量的文字成果,更好發揮推動和提升工作的作用。
圍繞推動知行循環來寫。經驗是知行轉換的重要環節,寫作時須在強化該環節功能上發力。一要從實踐中來。辨真偽,選取真實可靠的素材,將做法、事例、典型、數據等充實到材料之中。稱輕重,篩選那些分量足、成色好的內容,剔除那些分量輕、不壓秤的成分。量長短,組織好特色鮮明、性價比高的內容,甩出“大路貨”。二要向認知上拔。提煉主旨,從具體的事項、做法、機理、數據中,提煉出核心思想觀點,為經驗點睛,為實踐導航。鮮明屬性,整合同類項,增強素材厚度,鮮明類別特點。推敲內容,深入甄別素材,做到與根源相承、與時代相應、與法規相合、與環境相適。三要到實踐中去。突出“易學”來寫,內容明確、層次清晰,讓人看得懂、學得快。突出“好用”來寫,化繁為簡、有的放矢,讓人用起來得心應手。突出“有效”來寫,直面實踐中的問題和困難,給出破題最優解,求得攻堅最大值。
圍繞促進新舊更替來寫。經驗是工作新舊更替的關口,寫作時須把握新舊更替規律,釋放先進理念,推廣鮮活做法,展示生動案例。一要體現原創性。守住工作的根脈,充分挖掘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人優我特的素材,使經驗從骨子里就與眾不同、是此非彼,展現個性特質。二要保證新鮮度。從最新實踐中精選接地氣、有草香、帶露珠的素材,以“頂花帶刺”的觀感充實和豐富經驗內容,增強經驗的時代感、表現力。三要追求突破值。在超越和突破上孜孜以求,梳理出更新、更實、更好的方法論,提煉出更高、更優、更強的實踐觀。四要致力啟發式。開放式開發經驗,既以我為主重著筆墨,也眼睛向外巧留線索,引導進行多維度、深層次、建設性的思考,實現經驗價值最大化。
圍繞保證上下貫通來寫。經驗是上下貫穿的“脈門”,寫作時要精準把脈、力促脈動。一要把準脈象。聚焦實際工作的難點、堵點、痛點,反復比對、甄別、篩選,夯實經驗寫作素材之基。二要科學診斷。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果及因、由此及彼地鎖定病灶、查明病因、析清病理,找準問題和矛盾癥結。三要對癥開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探求解決問題的正解,開出破除淤塞的良方。虛心向群眾學習,尊重基層群眾的首創精神,集聚民智謀良策。
圍繞強化點面互動來寫。經驗是撬動局部乃至全局工作的杠桿,寫作時要充分展示杠桿效應。一要選準支點。根據問題性質輕重、困難量級大小,明確工作主攻方向,在思想上糾偏明正,提出新觀點新理念,通過易換角度,放大支點功能。二要加長力臂。在做法上精雕細琢,做到既在規律之中,又在眾想之外,別出心裁、合拍對路。在事例上精挑細選,將那些最有代表性、最具說服力的實例充分展示出來,以佐證做法的真實性、可信度。三要增加砝碼。善于用成果說話,通過效果對比、情況變化,典型折射、數字呈現,影響覆蓋、作用延伸等,來加重材料的分量,形成解決問題的勢能、助力攻堅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