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要持之以恒凈化政治生態。這一重要思想,是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全面科學分析判斷后提出的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把握精神要義,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凈化政治生態
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
政治生態是黨內政治生活狀態的集中反映,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的政治生態。必須高度重視涵養黨員干部的政治氣節,讓黨員干部“養正氣、祛邪氣”,逐漸形成弘揚正氣的大氣候。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凈化政治生態擺在突出位置,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和頑強的意志品質,直面黨內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拉開全面從嚴治黨序幕,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堅持不懈凈化政治生態,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頑瘴痼疾,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但要清醒看到,凈化政治生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滴水穿石、日積月累,永遠吹沖鋒號。尤其當下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亟待解決。諸如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大大小小的關系網等不良習氣還有一定市場;對權力的制約監督仍不到位,客觀上為腐敗分子鋌而走險留下了空間;“升官發財”“封妻蔭子”等消極腐敗現象依然存在;選人用人不正、家風家教不嚴、社會交往不凈、同志關系不純等問題仍然突出;頂風違規違紀行為屢有發生,等等。實現政治生態健康潔凈,任重而道遠。
凈化政治生態
是優化從政環境的必然要求
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政治生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風氣好、政治生態清明,大家受益;風氣不好、政治生態惡化,個人受損。廣東省茂名市的腐敗案件很典型,前后兩任市委書記收錢賣官、相繼腐敗,當地風氣極差,跑官買官成風,逢年過節大家心知肚明,都要給領導送錢,不送怕吃虧。市委原書記羅蔭國收受賄賂上億元,全市200多名干部涉案,所轄6個縣區主要負責人全部涉案,在社會上造成極壞影響,給組織帶來巨大傷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必須抓住關鍵環節,突出問題導向。選人用人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用好一個人,激勵一大片;用錯一個人,打擊一大片。導向錯了,“劣幣驅逐良幣”,不僅會“潛移默化”帶壞風氣,產生不良“示范效應”,而且會污染源頭,形成惡性循環。優化從政環境必須抓住選人用人這個“過濾網”,對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實行“零容忍”,抓在日常、嚴在經常,抓早抓小、較真碰硬,堅決防止把商品交換原則帶到黨內,決不允許搞“小圈子”“拜碼頭”“搭天線”,堅決破除“潛規則”、立好“明規矩”,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營造出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真正使優秀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讓陽奉陰違、阿諛奉承、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人沒有市場,把“太平官”“兩面人”擋在門外,推動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干干凈凈的政商關系,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凈化政治生態是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政治生態,是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前提。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優良,社會風氣就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惡劣,社會風氣就會敗壞,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
凈化政治生態必須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嚴肅政治生活之規,守住政治紀律之戒,涵養政治文化之壤,把好政治標準之關,永固廉潔政治之本。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就要對照黨的紀律要求,檢視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始終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正確處理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的關系;始終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黨中央權威;始終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紀律上的規矩人、作風上的老實人。
凈化政治生態必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健康潔凈的黨內政治生態,是黨的優良作風的生成土壤,是黨的旺盛生機的動力源泉,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條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歷史使命的有力保障。強調黨內政治生活是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如果爐子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卻沒有足夠的溫度,那是煉不出鋼來的。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燒旺錘煉黨性的“大熔爐”,真正讓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實起來、活起來。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要以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為遵循,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發揮黨內政治生活功能作用,進一步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凈化政治生態必須堅持激濁和揚清并舉。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把不敢腐的震懾力、不能腐的約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結合起來,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對癥下藥、多措并舉拓展反腐敗斗爭深度廣度,推動防范和治理腐敗問題常態化、長效化。要堅持固本培元,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鍥而不舍建設新時代廉潔文化,加固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以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涵養和維護政治生態,營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風尚,推動形成廉榮貪恥的社會氛圍。要不斷鏟除腐敗產生的土壤和條件,讓反復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讓新出現的問題難以蔓延;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嚴肅查處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賄人,通報典型案例,以正視聽、以儆效尤。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需要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作保證。要把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作為全黨、全社會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抓常、抓細、抓實,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著, 精準發力、持續發力,在堅持中深化、在鞏固中提高,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堅決打贏凈化政治生態這場攻堅戰、持久戰。通過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以良好政治生態凝聚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