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稻盛和夫以300萬日元的資本金成立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剛開始,公司只有28名員工,其中大部分出身于社會底層。
在稻盛和夫的領導下,京都陶瓷逐漸發(fā)展壯大,步入正常軌道。然而,有一天,十余名員工突然闖進了稻盛和夫的辦公室,他們拿出之前聯名寫的血書,要求稻盛和夫立即改善他們的工資待遇。
面對員工們突然“逼宮”,其他公司的管理者或許會選擇“打太極”,當面安撫員工情緒,表面上答應他們的要求,至于未來是否能兌現承諾,那是以后的事情。
然而,一向雷厲風行的稻盛和夫并沒有這樣做。這些員工對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稻盛和夫沉思片刻后,隨即把這十余名員工帶到自己家里,讓他們看看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看看自己的日子其實同樣不寬裕。然而,即便如此,個別員工仍然要稻盛和夫提高他們的工資,堅決不妥協。
此時,被逼入絕境的稻盛和夫隨手拿起一把刀子放在桌上,毫不畏懼地說:“我愿意以我的生命為賭注,為了讓大家過上美好的生活,我會維護好這個公司。”正是憑借這番誓言和無所畏懼的勇氣,稻盛和夫才得以渡過信任危機,繼而開創(chuàng)了傳奇事業(yè),并流傳下那標志性的微笑。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公司的發(fā)展就如同一個人的成長一樣,要走好關鍵的幾步。而領導者在關鍵時刻所展現的果斷和決策力往往決定著成功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