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競技健美操發展進入瓶頸期,運動員青黃不接的問題逐步顯現,這可能會成為我國健美操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障礙。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要加強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以此來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運動員斷代問題。本文就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相關問題展開研究,通過分析青少年健美操運動發展格局,找到當前青少年健美操人才培養中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啟發。
關鍵詞: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技術水平;現狀;對策探討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chnical Level of Reserve Talents in Competitive Aerobics in China
WANG Mingming" "LAI Zhirong
(Ganzhou Normal College, Ganzhou,Jiangxi Province 341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in China has entered a bottleneck period, and the problem of the athletes gradually appears, which may become the key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erobics sports in 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reserve talents, so as to deal with the possible problem of athletes generation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on our country competitive aerobics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related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youth aerobics sports development pattern, fi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youth aerobics personnel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reserve technology.
KeyWords: Competitive aerobics; Reserve talents; Technical level; Current situation; Discussion on countermeasures
競技健美操是一種集藝術性、技巧性和競技性于一體的體育項目,近年來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1]。由于我國競技健美操起步較晚,后備人才的培養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本文從青少年競技健美操教育與訓練為切入點,就當前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相關問題展開研究。
1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現狀
近些年來,競技健美操在國民運動中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也因此很多青少年對競技健美操產生了濃厚興趣,這是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的良好基礎,是我國健美操事業能夠蓬勃發展的源泉動力。從整體上看,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主要存在兩種渠道。一種是以校園體育為基礎的課程培養模式,一種是以健美操培訓基地或俱樂部為基礎的社會性培養模式[2]。
在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健美操協會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我國福南小學率先開設了健美操相關課程,被譽為“第一所國家健美操青少年訓練基地”。福南小學的案例與經驗為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提供了啟發,隨后在國家體育總局的號召下,國內多個地區、數百所中小學開展了校園體育中青少年健美操培養的探索,截止到2022年底,全國16個省份數十所中小學已經完成了健美操體育課程體系建設,其中有7個省份通過了國家體育總局的審核,具備了獨立舉辦青少年健美操比賽的資質[3]。校園健美操教學已成為我國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其以學生群體為基礎,具有廣泛性,能夠堅實我國健美操運動人才基礎。
相較于校園健美操教學,社會性健美操人才培訓開展的時間更早。2000年初,在國家體育總局的牽頭之下,全國16個省市區以青少年活動俱樂部、青少年宮、地區體育俱樂部為中心,開始了青少年健美操宣傳與培訓。根據健美操協會公布數據,2023年全國健美操錦標賽收到了來自于25個省市區近300家俱樂部的參賽申請,近1800名來自于俱樂部的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參賽,25個參賽地區的健美操俱樂部普遍設有男單、女單、混合雙人、五人、有氧舞蹈、踏板等健美操項目,錦標賽參賽成員年齡最小者6歲,年齡最大者18歲,覆蓋了學前、義務教育、高中等多個階段。俱樂部和健美操培訓基地為基礎的社會性青少年健美操人才培養正進行地如火如荼,已成為我國職業健美操運動員培養的核心渠道[4]。
校園體育與社會性培訓并行的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培養模式為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儲備與選拔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校園體育的廣泛性與社會性培訓的專業性,有效挖掘了我國潛在的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為我國健美操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與支持。整體上來看,健美操已成為一項在青少年群體中知名度較高的運動項目,未來我國健美操人才培養應當從普遍性挖掘向專業性培養轉變,以進一步推動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5]。
2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愛好者向運動員轉化率失衡
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中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較為顯著。從2023年中國健美操協會統計數據就可以看出這一問題,湖南地區健美操俱樂部會員人數在4000人左右,男女比例在3:5左右,但代表湖北地區參與本次全國健美操錦標賽的運動員中那女比例則為6:1,這種男女比例特征在湖北、廣西、北京、江西、江蘇、山西等地區的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中也可見。概括來說,就是俱樂部會員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錦標賽參賽人員中男性多于女性,健美操愛好者向運動員的轉化率失衡,最終導致了健美操運動員中男性遠多于女性的結果,這一現象在健美操國家隊中也可見。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幾方面。首先,雖然奧運會沒有專門的健美操類別,但健美操涵蓋在“體操”這一大項中,我國體操運動員陽盛陰衰的問題已持續多年,這一傳統思維在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中被延伸,從而導致女性愛好者向運動員轉化率的問題。其次,健美操是一種兼具形體、服飾、運動技巧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項目,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而男性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而從運動員的角度來說,女性健美操運動員培養周期長、競技周期短、培養成本高、競技效益低,因此雖然女性健美操愛好者遠多于男性,但女性健美操運動員的轉化率遠低于男性[6]。
2.2地區發展不平衡
從健美操的運動屬性上看,這是一項老少皆宜的兼具藝術性、競技性與體育性的綜合性運動,小到廣場舞、大到專業的體操動作,都可劃歸到健美操的范疇,同時健美操對器械、場地等硬件需求較低,應當是可以在任何地區都開展的普遍性運動項目。但根據中國健美操協會統計數據以及歷年全國健美操錦標賽參賽情況來看,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極為突出。比如,河北、山西、山東、湖北、湖南等地區無論是從健美操俱樂部規模、俱樂部會員數量還是全國健美操錦標賽成績來看都處于全國前列,而臨近這幾個省市區的河南在健美操俱樂部規模、會員數量以及參賽情況上都處于末列,略優于新疆、西藏、青海等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健美操是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會影響到這項運動的推廣與普及,影響我國競技健美操專業運動員的挖掘與培養。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概括為以下幾點。首先,地區間的發展狀況、師資水平、思想觀念存在差異,有些地區居民對健美操的接受程度較高,有些地區居民對該項目認識不全,未能真正接受健美操運動。其次,不同地區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受到的扶持力度不同,這與地區政策有關,有些地區的健美操俱樂部不僅能夠享受地區體育局的直接幫助,還能夠獲得來自于來自于社會各界的資金、設備支持,廣泛的社會性支持是競技健美操快速發展的直接助力。
2.3訓練體系不完善
如果以國際健美操錦標賽運動員為目標的話,一名健美操運動員的培養周期在2-6年左右,有些缺少天賦的運動員其培養周期更長,僅前期的耐力性訓練和初級技巧練習就在4年左右,天賦型運動員的培養周期有所降低,也不會低于2年。根據中國健美操協會調查數據,參加2023全國健美操錦標賽的運動員中,專項訓練時間超過4年的僅占比12%左右,超過35%的運動員訓練時間在2-4年且為間斷訓練,其余運動員均為賽前集訓,集訓周期在1-3個月左右。而從國際健美操錦標賽來看,我國運動員的平均訓練時間、動作完成質量、動作多樣性、技巧難度、動作表現力并不理想。如果僅僅是為了將健美操發展成一項國民運動,訓練體系是否完善的影響并不顯著。但如果是為了發展國家級健美操運動員人才儲備,完善的訓練體系十分必要。
導致青少年健美操訓練體系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從我國的人才培養與選拔機制來看,青少年雖然可以通過“體考”、“藝考”升學,但單純地特長并不足以支撐其升學,仍需要參與對應的文化課考試,因此青少年健美操運動員需要兼顧文化學習與技能訓練,時間上的沖突使其無法進行連續訓練。其次,校園健美操教學能夠培養青少年健美操興趣與知識技能基礎,但學校需要兼顧其他科目,無法在健美操項目上傾斜太多資源,這就導致大部分學校缺少健美操專業訓練的資源,而健校外俱樂部或訓練中心則具備這些資源,但當前各省市區學校和地區俱樂部未能在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上形成聯動機制,校園健美操教學與訓練連續但缺乏專業性、校外俱樂部和訓練中心的訓練專業但缺乏連續性,最終結果就是我國青少年健美操訓練體系缺乏系統性、專業性、連續性。最后,和其他健美操運動發達的國家相比,國內健美操競賽較少,而比賽前1-3個月的集訓足以應對這些賽事,最終導致導致俱樂部和運動員缺少日常技能訓練的熱情與積極性。
2.4師資力量不足
雖然國家體育總局先后牽頭開展了多個項目來支持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東部、中部多個省市區的硬件設施已較為完善,但師資不足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除了少數幾個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青少年健美操訓練基地”稱號的院校外,大部分院校的健美操課程由一般體育教師擔任。另有一項數據表明,國內健美操俱樂部、訓練基地的健美操教練中,健將級的教練員占比僅66%左右,約1/3俱樂部和訓練基地缺少專業教練,教練與師資的不足嚴重阻礙了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
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一直存在,在其他體育項目中也較為普遍。就目前來看,國內尚未有專門培訓健美操教練的俱樂部或活動中心,學校、俱樂部和訓練基地的健美操教練要么是其他項目運動員、教師兼任或者退役健美操運動員專任。兼任的教師和教練普遍缺少健美操的大賽經驗,對健美操的認知并不深刻,在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中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具備大賽經驗的退役運動員擔任教師或教練能夠保證青少年健美操訓練的專業性,但從調查來看,職業健美操運動員退役后轉業為教師或教練的比例較低,僅在54%左右,這也是我國健美操運動員斷代、青黃不接的重要原因。
3提升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效能的建議
3.1加強宣傳
21世紀初期,健美操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知名度顯著提升,但和籃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國民運動仍有較大差距,仍有很多居民不了解健美操的概念、內涵及其體育價值,甚至對健美操存在偏見。實際上健美操是一種具有藝術審美、強身健體、提高身體協調性、促進身心健康等功能的綜合性時空間運動項目,圍繞校園健美操課程和社會健美操培訓,以多媒體、傳統媒體、社區宣傳欄、傳單等形式擴大健美操在居民群體,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中的知名度,改善居民對健美操的認知,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參與到健美操運動中來。
3.2平衡地區間差異
平衡地區間差異是濃厚我國競技健美操人才土壤,推動后備人才培養的有效策略。當前適合我國的思路有兩種。一種就是以省市區為單位,通過場地借用、友誼賽等方式來平衡地區間在師資、器械、場地上的差異,比如河南省可以與河北省合作,允許河南省健美操運動員在河北省健美操俱樂部或培訓中心進行訓練,通過借用或公用的方式來平衡地區間硬件設施差異導致的健美操培訓問題。另一種就是通過政策引導地區企業以成立俱樂部的形式帶動地區健美操人才培養,利用企業及社會廣泛性的資金支持,來彌補地區健美操人才培養中資源短缺的問題,以此來促進地區健美操事業發展,推動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
3.3發展競技健美操賽事
體育賽事是一項運動發展成國民運動的潛質和助力。就目前來看,國內健美操賽事較少,除全國健美操和全國健美操冠軍賽以外,無其他全國性賽事,為此我國應當適當增加新的大型健美操賽事類型,一方面是利用賽事活動期間電視轉播、網絡直播等形式,讓國民直觀地感受競技健美操的魅力,提高健美操在居民中的知名度,激發更多的青少年關注健美操、產生健美操運動興趣,另一方面則是利用賽事活動的商業屬性,引導企業、社會力量入駐競技健美操事業,為我國健美操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4加快健美操教練培養
從目前來看,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的土壤已經建立,后續應當從普遍性訓練向專業性培養轉型,而在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專業性培養中,專業的教練是不可或缺。一名專業性強、有大賽經驗的健將級健美操教練掌握著更加專業化的、體系化的的競技健美操訓練知識與技能,能夠更高效率地利用好現有的競技健美操培訓資源,從而促進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效能。
就目前來看,我國在健美操教練培養上可采取三管齊下的策略,首先是利用政策或者補貼的方式鼓勵和引導國家級健美操運動員退役后轉業教練,尤其是大賽經驗豐富且有一定成績的健美操運動員,其豐富的經驗以及自身經歷都能夠轉化為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中的經驗與技巧;其次是通過“金牌教練巡回培訓團”的形式組織全國各地中小學體育教師接受專門化的競技健美操教練培訓,由經驗豐富的教練的知識、經驗、技術來直接提升體育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的能力,以此來提升校園健美操教學的整體水平;最后則是采用聘任的方式從國外引進健美操教練,我國競技健美操教練不足是相對于龐大的青少年群體基數而言,而與我國毗鄰的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都是健美操事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這些國家人口基數更少,相對的競技健美操教練數量充足,是較為合適的教練聘任國家。
3.5加強公共場館(地)建設
場館(地)充足是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運動備受青少年喜愛的重要原因。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主城區內,籃球、乒乓球等場地覆蓋率在80%以上,幾乎每一所中小學都有專門的場館(地),絕大多數生活區中也設有乒乓球臺、籃球架等運動設施,青少年能夠很輕松地找到專門用于籃球、乒乓球運動的場所。北京是我國健美操事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即使是在北京三環以內,健美操場館(地)的覆蓋率也不足20%,缺少場館(地)直接影響了青少年學習和練習健美操的熱情。此外,不在專門的場館(地)練習健美操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想要進一步提高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效率,公共場館(地)建設十分必要。
首先,以各地區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為基礎,在官方部門開設專門的健美操活動區域,供本地區青少年進行健美操練習與學習,也可配合健美操興趣班、訓練班等課程實現自負盈虧,以此來實現官方開設的健美操活動區域的維護;其次,則是聯合各地區健美操俱樂部與健美操協會分會,以租賃其他體育活動場館或俱樂部對外開放的形式為對健美操有興趣的青少年提供活動場所;最后,則是鼓勵民間健身館開放健美操項目,以地方健美操協會牽頭,定期為私營健身館提供健美操相關的技術指導,利用廣闊的民間資源填補健美操共用過場館(地)的空缺。
3結語
當前我國已形成了校園體育與社會性培訓為框架的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培養機制,但在觀念、教練、場館(地)、賽事、地區差異等幾方面存在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提升我國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技術水平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高蕾.健美操聯賽運行機制現狀與發展路徑概述[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5(5):165-167.
[2]王嘉儀,鄧艷香,白雅雯,等. 自由體操與健美操之間的運動技能遷移研究[J].體育科技,2022,43(6):5-7.
[3]譚曉偉. 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運動項目的特征研究[J].拳擊與格斗,2022(10):41-43.
[4]劉子碩.職業院校健美操\"教、訓、競\"一體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11):71-74.
[5]馬榮博. 競技健美操女單項目制勝因素的研究[D]. 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22.
[6]歐亞龍. 《FIG2022-2024》競技健美操規則變化影響及對高校訓練的啟示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