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在政產學研用資本等高效協同下,氫能產業發展明顯提速。與此同時,氫能產業發展也面臨新的問題和關鍵卡點:一是行業規模小,難以支撐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已獲批的5大城市群41座城市四年示范期內合計計劃推廣約3.5萬輛燃料電池汽車,年均推廣量不足萬臺;氫能在儲能、發電、冶金、化工等領域的應用,尚處于市場應用早期階段,未形成規模化,難以支撐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二是氫氣來源范圍小,制氫規模不足,尤其是綠氫尚未形成規模化生產,造成氫氣供應不足,氫氣價格偏高。三是氫能儲運以高壓氣態方式為主,氫氣儲運效率低,加氫基礎設施等不健全,進一步阻礙氫能產業發展。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建議,要加快構建氫能產業生態。
一是推動氫能規模化應用,以規模帶動產業提質降本。一方面,有序推進交通領域示范應用。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地方對標北京、上海、鄭州等,制定省市級專項財政支持政策,同時繼續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數量,將經濟基礎好、氫源豐富、產業配套基礎好的地區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統籌建立國家層面專項管理機構,加快制定氫能高速建設方案,出臺氫能高速專項支持政策和氫能高速加氫站建設指導政策。另一方面,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營造形式多樣的氫能消費生態,積極開展儲能領域和發電領域商業化推廣,逐步探索冶金、化工領域替代應用。
二是打造低成本綠氫保障,支撐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成本是制約綠氫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張國強建議構建規模化低成本“綠氫”供應財政支持政策,如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不易外送的區域,通過電價優惠以及鼓勵光伏、風電等主體與周邊用戶直接交易等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制氫;通過對代表性項目給予財政政策支持等,鼓勵可再生能源離網制氫;通過給予運氫補貼、加氫獎勵等措施,推動52Mpa長管拖車、低溫液氫及輸氫管道等高效儲運應用,綜合能源站等加氫站建設,打造規模化低成本“綠氫”供應體系。同時,組織研究機構和行業監管部門,盡快制定氫能產業碳排放行業基準及相關方法學開發,將綠氫的減排量納入到全國碳市場中,推動其降本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他還建議加強國際碳排放標準合作,為未來發展國際氫氣貿易及應對碳邊境調節機制等國外碳市場政策影響奠定基礎。
三是突破產業發展政策瓶頸,推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國家和地方在政策具體執行方面仍需突破瓶頸,如支持在非化工園區就近制氫及制綠氨、綠色甲醇等綠色氫能衍生物,允許土地性質為非商業用地的加氫站對外經營等,張國強建議國家層面統籌建立氫能發展組織協調機制與跨部門聯席機制,及時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項重大問題,研究制定國家層面統一的氫能管理制度,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穩步開展試點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