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筱婷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商丘 476000)
目前,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階段,老年人的失能情況在不斷加劇,本文的研究對象為養老機構照料單元老人居室空間。但是,我國多數的養老機構照料單元中居室空間未根據老人實際的身體狀況進行分類設計及可變性設計。機構內所有老人入住相同空間布局的居室,該現象普遍存在。
本文通過對大連市四所養老機構中的照料單元進行實地勘察、對比,對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進行總結,得出居室的可變性設計建議。
養老機構A 為民營小型養老院,共兩層,每層一個照料單元。所有老人混居在兩層中,機構A 未按老人的失能程度劃分不同的照料單元。老人居室類型為雙人標準間、四人間,居室內空間采用統一布局,未按老人實際身體狀況與未來變化趨勢進行針對性設計。其中需要日常照護的老人,與護理員同住。
養老機構B 的運營方式為民營,中型,地上建筑層數共4 層,每層一個照料單元。機構按照老人失能程度分層分區入住,方便統一管理。由于目前入住的老人其自理程度較高,對護理的要求不高,所以照料單元內并未設置專用的護理間或護理員居室。
養老機構C 的運營方式為民營,大型地上建筑層數共四層,每層內設有兩個照料單元。機構按照老人的失能程度進行細致劃分居住區域,分設有自理老人照料單元、輕度失能老人照料單元、中重度失能老人照料單元,所要求的照護質量較高。
機構D 為民營大型養老院,共3 層,每層兩個照料單元。機構按照老人失能程度的不同,劃分不同照料單元入住。老人居室為單人間,室內采用統一空間布局,未按老人實際身體狀況與未來變化趨勢進行針對性設計,同時,機構缺少必要的1+1 護理間與多人護理間。
將所調研的四所養老機構進行單元平面及典型居室平面類型化圖分析,以機構B 為例,如下表1 所示。

表1 養老機構基本信息統計表
通過對調研的四所養老機構中典型的居室進行平面功能類型化分析后,發現當下社會既有的養老機構的老人居室戶型較為單一,普遍為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其中同一戶型下的居室內功能空間布局基本相同,類似于“酒店式”標準化布置,并未根據入住老人自身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
不同身體狀況的老人,日常活動范圍不同,按老人自理及失能程度進行分組,在不同小組中隨機選取數位老人,觀察記錄老人在居室中的日常行為軌跡及高頻使用空間,分析發現:
(1)自理型老人在居室內活動區域較廣,范圍較大,其中文娛空間使用頻率較高,生活行為主要為吃飯、睡覺、娛樂、會友、便浴等,過程可以自理,不需要護理員進行日常照護。(2)輕度失能老人因行動不便,基本長時間待在居室內,日常需要護理員進行簡單照護,包括送餐、收餐、洗浴等,其他的生活行為可自己獨立完成。老人的活動空間基本集中在床周邊,居室內的日常行為軌跡主要來自于老人與護理員。(3)中、重度失能老人因基本喪失自理能力,無法自主行動,大多需要長期臥床,因此,此類老人的日常活動范圍基本集中在床頭周邊伸手能到達的區域,需要護理員進行長時間看護,所以,此類老人的居室內的日常行為軌跡主要來自于護理員。
根據對自理與失能老人進行深入訪談,并結合其在居室內的行為軌跡特點,可將老人所屬居室進行類型劃分,具體可分為:文化交流型居室、室內游走型居室、床頭周邊型居室。
在調研中發現,中、重度失能老人需要護理員全天候看護,照護比較緊張,因此需要一位護理員同時看護多位中、重度失能老人,但通過走訪發現,我國現下大多數養老機構中,老人的居室類型基本為單人間、雙人間,這就意味著護理員需要往返于不同的居室對老人進行照護,降低了護理員的照護效率,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護理員對老人的照護質量。
為進一步提高中、重度失能老人與護理員的生活質量,建議可將多人護理間進一步轉化為護理單元。不同類型居室的私密性與照護效率、入住老人類型變化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類型居室變化特點
通過對照料單元中老人的居室進行空間、行為分析對比,得出以下老人居室的優化策略:
(1)自理型老人居室設計-文化交流型
文化交流型單人戶型設計要點:該戶型適合于自理型老人。此類老人在居室內活動范圍較廣,生活行為種類豐富,除了必要的起居空間以外,還應設置充足的儲藏空間、文娛空間、會客空間,同時建議在居室內增設獨立衛生間與陽臺,滿足自理型老人豐富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時,考慮到老人未來的身體變化,需要在居室內預留出安裝無障礙設施的空間。如圖1 所示。

圖1 文化交流型單人戶型
(2)輕度失能型老人居室設計-居室游走型
居室游走型單人戶型設計要點:該戶型適合于輕度失能老人,對于該戶型,應精簡居室內功能空間,保留必要的起居空間,增設儲藏區,安裝無障礙把手等設施。同時,由于輕度失能老人行動不便,為方便洗漱,可將洗漱池設置在衛生間外側,縮短動線距離,如圖2。

圖2 居室游走型單人戶型
(3)中、重度失能型老人居室設計-護理單元
為提高失能老人的照護效率,可以將養老機構中現有的雙人間、四人間進行組合改造為護理單元,護理員可以與老人同住,兼顧多個老人,提高照護效率。
現多數養老機構的居室是戶型平面為矩形的標間,可以將這類房間適當改造,將相鄰的兩間居室合并為雙拼套間,老人彼此的生活空間相對獨立,同時優化出的空間可作護理員休息間,方便對老人進行照護,同時也可作為面向照料單元使用的衛生間。改造如圖3。

圖3 護理單元通用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