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說出最新上映的“超英”大片的名字嗎?或許真沒幾個人記得住。2024年3月,《蜘蛛夫人:超感覺醒》在中國內地上映,豆瓣評分僅有4.6,票房只有580萬元,海外著名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的新鮮度也只有12%。《好萊塢報道者》稱“這是好萊塢歷史上超英最低谷之一。簡直是切爾諾貝利級的災難”。再向前追溯,2023年,沒有任何一部好萊塢電影在中國賺取超過10億票房,要知道,如今的國產電影早已經是單片票房超過50億元的時代。
誰能想到呢,曾經風頭無兩、叱咤影院多年的“超級英雄”和好萊塢特效大片會變得如此落寞。這些頗具聲勢、商業感十足的電影為什么突然間失靈?是因為人們對于重復的故事類型感到厭倦,還是因為特效奇觀愈發空洞不再能打動人心?這種失靈是地域化的現象還是全球性的征候?我們想繞到電影背面,探究“超英”美國大片榮光與式微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