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廣元是國家糧食物流關鍵節點,位于“四橫、八縱”的京昆和西部糧食物流重點通道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本文對廣元建設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的重要性、優勢和路徑進行了詳細闡述,以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建設推動廣元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和綠色發展。
關鍵詞:廣元 糧食 保障基地 建設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四川是我國發展的戰略腹地,在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要強化糧食和戰略性礦產資源等生產供應,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1]。這是繼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高標準水稻種植基地考察對四川做出“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的重要指示精神后,賦予四川新的戰略定位和時代重任。從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到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上對四川的殷殷囑托和期望,這是我們做好新時代糧食工作的行動指南。廣元是國家糧食物流關鍵節點,位于“四橫、八縱”的京昆和西部糧食物流重點通道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2],建設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是在新時期賦予廣元的歷史使命,更是在新時代下引領廣元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
一、建設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的重要性
(一)是保障成渝地區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于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交匯處,具有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獨特優勢,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3]。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覆蓋人口近1億,預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和國際糧食市場波動等影響,川渝將面臨糧食生產資源環境要素約束增強,糧食供需存在缺口、品質不優,綠色優質糧油產品消費漸成主流等新情況、新變化,未來需要大量的糧食等資源作為高質量發展基礎支撐。
(二)是助力四川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的重要抓手
四川承東啟西、聯通南北,長期扮演著戰略大后方的角色,曾以廣闊的戰略縱深成為國家“三線建設”布局的關鍵所在,如今又成為“雙循環”下我國經濟最大的回旋余地。廣元作為四川“北大門”,建設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將進一步提高四川在中國西南西北跨區域高效快速調配資源的能力,有利于四川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建設鞏固實現穩藏安康的戰略要地,維護國家西部長治久安。
(三)是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建設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將推動我市加快構建“聯通歐亞、服務成渝、輻射陜甘”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物流分撥、集散、轉運加工、存儲等功能的區域性物流樞紐[2]。廣元市現代物流中長期發展規劃(2023—2035年)提出要圍繞“1+3+3”工業優勢主導產業體系,構建以煤炭和糧食大宗商品物流為龍頭,以鋁基新材料和硅基新材料物流為骨干,以木材家居和綠色化工物流為支撐,以商貿物流為紐帶,覆蓋食品飲料、機械電子、醫藥健康等優勢產業的物流體系。因此,充分借助廣元優勢區位、優良環境、優質農產品等資源,推動糧食產業做大成勢、做優做強,是促進廣元陸港型物流發展、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建設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的優勢
(一)具有區位和交通優勢
廣元自古就被譽為“川北門戶、蜀道咽喉”,位于成都、西安、重慶、蘭州四大城市的幾何中心,是連接“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國家規劃建設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疊加輻射區。廣元具有“北向出川、南向出海、東向入江、西向入歐”的通道優勢,交通樞紐地位十分突出。廣元境內蘭渝、寶成、廣巴達、西成4條鐵路縱貫全境,“米”字型鐵路網絡全面形成,鐵路總里程520公里,是四川省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鐵路樞紐,是繼成都之后全省第二個縣縣通鐵路的市[4]。廣元港年吞吐量達10萬噸以上,是西北內陸聯系長江黃金水道最近的內河港口[4]。廣元港昭化港區、蒼溪港區分別具備1000噸級、2000噸級輪船直達重慶、上海的能力。廣元是國家級公路運輸樞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64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十四五”末將實現“縣縣雙高速”。國省干道縱橫交織,全市公路總里程2.4萬余公里,居全省第9位。
(二)具有糧食物流量大優勢
廣元地處糧食物流西南、京昆通道關鍵節點,經廣元向西北方向就是甘肅、新疆、內蒙古等資源富集省份,經“絲綢之路經濟帶”可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和中巴經濟走廊,能夠匯集中亞、西亞和中東的糧食等資源。據統計,2021年四川省通過西南、京昆等鐵路調運入川糧食占全部外調糧食的九成。通過廣元這個北向門戶,連接“一帶一路”,通過廣巴達萬鐵水聯運大通道,開拓長江經濟帶和海外大市場,打造聯通歐亞、服務成渝、輻射陜甘的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5],有利于大量集聚國內外糧食等大宗商品物資開展儲備、貿易、配送和加工,暢通川渝北向西向能源糧食等資源大通道,推動未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范圍地區協調發展。
(三)具有糧食產業發展優勢
糧食種植方面,廣元屬四川省重點糧食產區,擁有蒼溪、劍閣2個國家級產糧大縣、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巴跫邑暶住鲍@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97.7萬畝(1畝≈0.067公頃),糧經套作基地25萬畝。2022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484.1萬畝,產量158.2萬噸。加工能力方面,已建成現代糧油食品園區9個,現有糧油加工企業31家,產值達80億元,其中,中糧油脂(廣元)有限公司食用油加工產值突破20億元。已啟動廣元市智慧產業園等糧油園區含加工項目3個,包裝儲備糧油園區含加工項目2個,項目建成后,全市糧油年加工能力將提升150萬噸。倉儲物流設施方面,全市現有標準倉容55.96萬噸,其中,平房倉倉容49.25萬噸,已啟動建設符合國家現代糧食物流示范園標準條件的川北糧食現代物流園區、川北紅巖港糧食現代物流中心、劍閣縣糧食倉儲物流園區、旺蒼縣糧食倉儲及冷鏈物流園、利州區糧油倉儲物流園區等5個項目。
三、建設成渝地區糧食安全保障基地的路徑
規劃到2030年,全市穩定160萬噸以上糧食產量,達到30萬噸地方政府儲備規模、500萬噸糧食年中轉量、100萬噸以上糧食有效倉容、300億元糧油加工貿易綜合產值、400萬噸糧油年加工能力[5]。
(一)建通道強儲備
參與國內國際糧食供需市場,滿足“北糧南運”“東糧西進”“外糧內運”的運輸需求,滿足成渝地區糧食儲備加工和應急保障需求,滿足本地糧食外銷運輸需求。提供高效的運輸通道,利用北向物流通道,形成東北—廣元—云南“北糧南運”通道;利用東向物流通道,形成長三角—廣元“東糧西進”通道。利用亞歐國際通道和東南亞國際通道,形成中亞—新疆—廣元和北部灣—重慶—廣元兩條“外糧內運”通道。依托通道開行點對點散糧直達班列。統籌考慮應急保障、糧食儲備和產業發展需求,通過新建擴建一批、整合集聚一批、撤并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等方式,構建以物流園區為中心,中心庫、骨干庫、收納庫為補充的倉儲設施集群,打造一批符合專業化、規范化、生態化、精細化的新型糧庫[5]。借助糧食運輸通道,集聚糧食資源,滿足糧食戰略儲備、臨時儲備需求,發揮市場調節和中轉服務功能。
(二)優品種建基地
狠抓優質品種選育,持續開展“王家貢米”系列品種選育和品牌培育升級,建強陳定泉特優糧油技術推廣工作室、中國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貢米研發中心[2]。將永久基本農田逐步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持續加強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和示范基地建設。以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天府菜油”產業融合發展暨產油大縣示范縣、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建設縣為載體,踐行“中國好糧油”廣元實踐。與此同時,通過引導糧食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三)提品質強質量
堅持種植標準引領,推進糧油品質提升行動。一是實施《地理標志產品王家貢米生產技術規范》《山區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等技術規范和方案,推廣雜交水稻、油菜綠色優質高效生產等技術。二是加快氮氣氣調、低溫儲糧、生物防治等新技術推廣運用,通過實施綠色倉儲示范行動,實現儲備糧油品質常儲常新。以廣元市糧油質量監測站為核心,蒼溪、劍閣、旺蒼和利州等4個縣級質檢機構和N個糧油企業為補充構建“1+4+N”糧食質量監測網絡[5]。
(四)創品牌拓市場
以“天府菜油”行動等為載體,建設以公用品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等三位一體的品牌培育戰略。做強中糧油脂(廣元)公司、蒼溪縣亞泰油脂等“天府菜油”產業創新聯盟企業。持續培育蒼溪梨鄉牌香米,“天方魔芋掛面”、“?!迸菩≌ピl菜籽油、“福臨門”牌老家土榨菜籽油、“巴劍”牌純菜籽油等“中國好糧油”、四川知名糧油品牌[3]。
參考文獻:
[1]杜馥利.總書記來川視察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EB/OL].(2023,08,18)[2024,02,29].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308/58955354.html.
[2]蘭宜謙,車輪滾滾廣達八方[N].廣元日報,2023-02-01.
[3]李淼,張紅霞.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在蓉揭牌[N].四川日報,2023-11-24.
[4]侯東.廣元市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N].四川經濟日報,2023-10-16.
[5]趙敬梅.建設糧油產業強市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N].廣元日報,2023-10-15.
作者簡介:朱天明(1987—),男,碩士研究生學歷,工程師職稱,研究方向為糧食經濟、糧油質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