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少飛
摘 要:受傳統教學理念和落后教學模式的影響,當下初中作文教學質量較差,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足,存在諸多認知局限,語感和語文核心素養得不到提升。語文教師應當結合語文新課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理論,組織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精準定位項目式學習的方向及目標,明確作文教學主題,全面強化學生對學習項目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從項目式學習的基本內容著手,分析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實施項目式學習的意義、對策以及注意事項,以期為縱向改革初中作文教學模式、發揮項目式學習的育人作用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 初中作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18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有助于打破教學傳統,促進跨單元和跨學科學習。在開展作文教學活動時,教師結合學生的課內外表現設置不同的寫作項目,組織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項目式學習活動,通過項目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讓學生能夠深入體驗語文寫作的樂趣,實現樂寫善寫。為了保障最佳的項目式學習效果,提升寫作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實事求是,確保所應用的項目教學法符合教學實情,逐步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意愿。讓學生能夠保持高漲的寫作熱情和能動性,出色完成寫作任務,真正實現“我手寫我心”。
一、項目式學習概述
項目式學習是指教師將教育作為一個項目,結合學生的認知需要以及學習興趣明確項目主題,以“有目的的活動”作為學科教學活動的核心以及學生有效學習的依據,全面突破單元和學科的限制,打破傳統學科體系的桎梏。作為外來概念,項目式學習模式在我國備受關注,“流程體系化”“內容實踐性”和“學生主體性”的特征越來越明顯。教師主動將項目式學習貫穿于學科教學的始終,結合學生的認知期待、最近發展區科學設計項目式學習方案,鼓勵學生圍繞項目探索新知,提升思想境界及學科素養。與其他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式學習模式的特征比較明顯,十分注重實踐,同時流程比較明確,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學習模式符合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能夠促進教師全面踐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改善初中寫作教學的典型問題,提升寫作教學的實踐性和導向性。初中語文教師則需要結合作文教學這一重難點重新調整教學思路,打破教學常規,靈活創新教育項目式學習模式,選擇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開展項目式寫作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轉變固有的認知,對語文寫作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項目式學習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實施意義
1.學生層面
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主導和對象,學生能夠從中獲益,逐步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主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成為語文寫作的主人。傳統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局限于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練,教師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較為抽象,個性化成長及發展備受阻礙。在引入項目式學習后,這一問題迎刃而解,教師緊跟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結合寫作教學的突出問題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緊密融合理論教學及實踐應用,鼓勵學生自覺完成寫作項目,獨立解決寫作問題并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在參與項目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鍛煉,能夠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
2.教師層面
在項目學習中,教師扮演著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教師會給予學生學習方向上的點撥,及時糾正學生的學習問題,記錄學生的項目學習過程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教師會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學核心問題上,聚焦于寫作重難點,甄選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寫作教學內容,組織開展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寫作任務,全面提升項目學習質量和效果。在大膽探索和反復試錯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了鍛煉,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教學經驗。
3.學校層面
從宏觀視角來看,項目式學習有助于促進學校發展,科學先進的項目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轉變學生固有的學習理念,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助力。教師會在指導學生項目學習的過程中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主動探索科學高效的項目實施和管理方法,充分肯定學生的出色表現。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能夠逐步形成極具特色的課程體系,保障最佳的寫作教學成果和質量。
三、項目式學習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項目式學習的優勢比較明顯,能夠轉變固有的初中作文教學模式。教師應理順教學思路,完善寫作教學框架和體系,實現多措并舉、對癥下藥和以人為本,為學生的語文寫作和個性化成長及發展保駕護航。
1.規范寫作流程,構建完整的寫作訓練體系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深入分析寫作強度、寫作環節、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結合影響作文教學的主客觀因素探索新的教學路徑,規范寫作流程,打造立體成熟的寫作訓練體系,一一攻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重難點。
首先,在初級階段,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觀察、自主積累,著力解決“寫什么”這一關鍵問題。在正式寫作前,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較強,興趣比較足,教師應趁熱打鐵,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在課內外自主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習慣,為學生的自由寫作做好鋪墊。在接受文學熏陶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優秀作者的謀篇布局技巧,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比如在“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一寫作模塊中,教材明確提出了多觀察、多積累以及從身邊事寫起的寫作要求。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定位教學方向,對癥下藥。對于初中語文寫作來說,記敘文所占的比重較高,這一文體以人、事、物、景為主導,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可以從生活中取材,教師可以結合初期階段學生的綜合表現,布置難易適中的寫作任務。從寫趣事、講故事開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積累的語文知識自由寫作,然后提出具體的寫作方向和寫作要求,逐步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其次,在中級階段,教師應規范文體寫作,解決“怎么寫”這一問題。在認真觀察、大量閱讀后,學生的寫作基礎越來越扎實,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為基本目標,簡單講解寫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深度和廣度。文本知識的簡單傳授是第一步,不同文本的特點各有不同,寫作時的側重點有明顯的區別,比如記敘文以記事寫人為主,在敘事時需要做到詳略得當,在寫人時則需要做到準確生動;議論文則以說理和議論為主,在寫作時需要堅持立場并闡明態度;說明文則以說明分析客觀存在的事物為目的,在寫作中需要做到典型客觀、準確科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短板講解文體知識,讓學生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寫作技巧。
最后,在高級階段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自信地說出個人的不同想法,將寫作作為表達和傾訴情感的重要渠道,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一直是痛點和難點,學生的情感表達比較簡單和粗糙,難以說真話、說實話并做到有話可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掌握的寫作技巧和思維方式,鼓勵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寫出具有一定情感深度和理論高度的作品,結合項目式學習模式逐步規范學生的寫作思路和環節,用立體成熟的訓練體系來指導學生,確保學生能夠按照寫作規范出色完成寫作任務。
2.整合跨學科資源,加強寫作過程的有效指導
傳統僵化的寫作模式導致學科壁壘比較大,教師過多關注學科本位,學生的跨學科學習意識不足,融會貫通的能力較差。項目式學習則要求教師著眼于新課改提出的跨學科教學要求,全面體現課程教學的選擇性、綜合性和均衡性,實現跨學科理念在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全面貫徹。
首先,教師應調整教材知識的順序,實現多板塊知識的有機整合。新課改之后的語文教材編排方式有所變化,呈現分板塊、分單元的特征,語文知識更具科學化和條理化,教師可以圍繞閱讀、寫作、活動、文本這四大板塊開展綜合式寫作學習活動。比如在帶領學生根據“寫人”閱讀文本并布置寫作任務時,教師可以從寫人要抓住特點、寫出人物精神這兩項寫作任務著手,引導學生閱讀單元中的核心文本,鼓勵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精神,了解文本的人物特點刻畫方法,通過靈活處理教材,實現閱讀和寫作的無縫銜接及融會貫通。
其次,教師應打破學科壁壘以及界限,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教師需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帶領學生遷移多學科知識,獨立完成寫作任務。初中寫作比較基礎,良好的跨學科意識以及活躍的思維有助于學生順利進入寫作狀態。在寫景記敘文時,一部分學生過多關注外在形態,寫出來的文章缺乏可讀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調用生物知識自主總結常見植物的習性和生活環境,分析景物特點并通過擬人化的形式表現。運用跨學科知識時,學生能夠深刻了解所學所寫事物,寫作自信心比較足。
3.多渠道收集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和形式
寫作素材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觀點表達和情感態度,只有實現寫作素材的精準使用和靈活駕馭,才能夠獲得豐富的寫作成果。一部分學生的寫作基礎比較薄弱,支撐觀點的素材比較有限,因此出現了記流水賬的問題。教師應結合這一現實矛盾主動探索新的教學對策,帶領學生從多個渠道整合寫作素材,為學生的項目式學習保駕護航。
首先,教師可以設置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深入體驗中收集和積累寫作素材。生活中的寫作素材非常豐富,是學生寫作素材的主要來源。比如圍繞“我最敬佩的人”寫記敘文,學生從朝夕相處的好朋友著手,介紹自己好朋友相遇、相識、相知的經歷,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真實感受自由寫作。教師只需要扮演學習顧問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回憶生活中的真實情境,自覺積累素材。
其次,教師可以開展頭腦風暴,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分享所積累的素材。作為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頭腦風暴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時,教師可以開展頭腦風暴,逐步啟發學生的寫作思維,開拓學生的寫作視野,讓學生能夠在與他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第二手資料。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夠在民主的討論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主動與他人分享自己在寫作時所獲,獲得的寫作素材越來越豐富。
最后,教師可以依托教材,讓學生在歸納探索中自主積累素材。教材的典范性比較強,文質兼美,是不可多得的寫作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心品讀教材,感受教材文本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積累和整合課文中的優秀素材,學習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方法,實現活學活用和舉一反三。
四、實施項目式學習時的注意事項
1.符合教學實情
為了發揮項目式學習的優勢,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作文教學要求,設計具體的項目學習任務,找準項目式學習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切入點,確保項目教學法符合教學實情。在選擇項目時,教師需要了解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及具體內容,實現寫作項目與學生學習基礎和認知期待的有效契合。盡量選擇極具代表性的項目內容,控制項目的難易度,為學生的獨立分析、深度思考和個性化寫作助力。
2.深化研發校本教材
語文教材中的寫作內容比較簡單,基本不涉及項目式學習的基本內容。教師者需要以原有的內容為依托,逐步開發教材,適當補充相關知識,提升項目式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為后續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做好鋪墊和準備。
3.提高對教師的要求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整合應用以學生獨立完成寫作任務為基本目標,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寫作的本質和真諦。教師需要提升對自己的教學要求,結合寫作教學目標及要求深入分析不同寫作教學板塊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分步驟、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寫作教學活動,宏觀管理及規劃項目活動。借助專業系統的知識以及較強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引導學生完成寫作項目學習任務,科學評價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
4.建立科學的考核策略
項目式學習的目的性較強,為了確保教學計劃落到實處,教師需要建立系統完善的評價機制,通過教學評價來指明學生的思考方向,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用明確具體的考核標準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自覺接受教師的公正考核及評價,以全新的面貌投入項目式學習。
綜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項目式學習的有效實施非常關鍵,符合大勢所趨以及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語文教師需要立足于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主動探索新的教學路徑,堅持多措并舉,全面規范寫作流程,構建完成系統的寫作訓練體系,明確各個階段的寫作教學任務。在整合跨學科資源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從多個渠道搜集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及形式。讓學生能夠將寫作作為抒發個人真實情感以及表達觀點的渠道,享受寫作的全過程,逐步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徐貴堂《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項目式學習法的應用策略——以人物寫作為例》,《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年第17期。
[2] 李敏《項目式學習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作文成功之路:小學》2021年第9期。
[3] 楊曉娟《基于項目式學習模式的初中寫作教學探究》,貴州師范大學2021年碩士論文。
[4] 余承鴻《項目式學習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以統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學寫故事”寫作教學為例》,《生活教育》2022年第16期。
[5] 錢穎《項目式學習驅動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思考》,《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0年第25期。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新課標下項目式學習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FZ2022GH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