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
帕金森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確,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年齡因素、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常以運動遲緩、肢體抖動、身體僵硬及行走步態障礙為主要表現,同時還可伴嗅覺減退、焦慮抑郁、失眠等癥狀。我國已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7%,預計2030年我國帕金森病患病人數可達500萬人,幾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數的一半。這個常見的老年病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同時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帕金森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確,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年齡因素、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有研究顯示農業環境中殺蟲劑和除草劑的使用,在工業化學品廠工作等可能是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相反,飲茶和喝咖啡人群的患病率較低,是可能的保護因素。
診斷帕金森病,最好去綜合性醫院的專科。目前醫生主要依靠詳盡了解患者的癥候并輔以治療初期對多巴胺能藥物的反應性來判斷,實驗室檢查主要是用來排除其他疾病。此處推薦一些可以自測的簡單觀察和動作來初步判斷是否存在帕金森病。第一,觀察肢體活動的差異,重點在時間上和側別上對比:兩側肢體運動速度是否不一樣;做事情是否比以前慢了;手抓東西是否不如以前靈活;做一些精細動作(拿碗、拿筷子、扣扣子)是否不利索了;?做對指的動作,是否一側對指會幅度越來越小,頻率也越來越慢。第二,觀察嗅覺是否下降;是否便秘;夜間睡覺中是否大喊大叫,說夢話。如出現上述多項問題,需要就診神經內科請醫生進一步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沒有抖動也不能排除帕金森病。手抖的醫學術語叫震顫,一般分為靜止性和動作性兩類,靜止和安靜狀態下的震顫是帕金森病的經典表現。而有些人只是單純保持某個姿勢時抖動厲害,沒有身體僵硬等其他癥狀,這可能是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人也可能無抖動癥狀,只存在活動緩慢不靈活、肢體僵硬等癥狀,這需要醫生仔細檢查后診斷。
對于帕金森病治療來講,目前藥物和手術都只能改善癥狀,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更無法治愈。因此,治療不僅需立足當前,而且需長期管理,以達到長期獲益。藥物治療依然是帕金森病早期治療的首選,以“盡可能以小劑量達到滿意臨床效果”為用藥原則,?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個體化康復等措施會整體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早期患者,應鼓勵參加體育運動,如健走、太極拳、瑜伽和舞蹈等。但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可能出現劑末現象、異動癥和開關現象等運動并發癥,嚴重影響生命質量。對病程≥5年、關期H-Y分期為2.5~4.0期的患者可以進行腦深部電刺激治療,該療法是結合術前評估、術中定位及術后管理的綜合性治療措施,可顯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最后,要特別注意患者的步態和姿勢平衡問題,積極鍛煉,防止跌倒。對服用左旋多巴有運動波動的患者,建議將一日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質放在晚上進食,不要減少每天的蛋白質攝入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