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番茄喜獲豐收
近年來,山東省菏澤市陳集鎮積極調整種植模式,大力發展培育特色高效農業,擴大種植面積,走綠色化、品牌化發展路子。大棚番茄以投資少見效快、管理簡便的特點受到菜農歡迎,種植面積穩步增長。在當地農業部門的幫助和指導下,農戶采用春提早、秋延茬的茬口安排,可以一年生產兩茬番茄,上市時都處于市場空檔期,種植效益比較高,平均畝收入 2萬~2.5 萬元。現將大棚番茄一年兩茬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農民朋友可以直接用自己的原有普通大棚或建設新棚即可,但一定要選擇在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生態環境良好、無污染源,遠離工業區和公路、鐵路干線的地方建棚。
大棚番茄栽培要分春提前茬和秋延遲茬等兩茬栽培模式。大棚番茄春提前茬要在12 月底培育壯苗,3 月上旬及時定植,4 月底開始收獲;大棚番茄秋延遲茬在6 月中旬培育壯苗,7 月中旬及時定植,10 月上中旬開始收獲。
大棚番茄栽培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市場需求,選擇抗病、抗病毒、耐寒、耐熱、商品性好、早熟的一代雜交良種,如春提前茬選用耐低溫弱光、對病害多抗的品種,秋延遲茬選擇高抗病毒病、耐熱的品種。
1.穴盤準備。春提前茬選用尺寸為54 厘米×28厘米,72 穴塑料穴盤(秋延遲茬選用尺寸為54 厘米×28 厘米,200 穴塑料穴盤);將配好的基質裝入穴盤中,緊密有序地碼放在苗床上。每平方米苗床用福爾馬林30~50 毫升,加水3 升,噴灑床土,用塑料薄膜悶蓋3 天后揭膜,待氣體散盡后播種。
2.苗床準備。采用育苗盤基質育苗。基質要有良好的保水力和透氣性,將基質(通常草炭土、蛭石、珍珠巖的配比為3∶1∶1,盡量不要隨意改變基質配方,以保證高產和穩產)裝入育苗盤密排于育苗床上,澆透水,待水滲后將種子播入,每穴1 粒,覆土0.8厘米左右。按每畝用種量40~50 克播種。
3.苗床管理。育苗大棚要選用新的防霧無滴膜進行覆蓋,棚內后墻張掛反光膜,每天光照時間要達到8 小時左右,連續陰天要用LED 補光燈進行補光。在種子出苗前,大棚白天溫度控制在30℃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23℃左右;在種子出苗后,要及時通風降溫排濕,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17℃左右,以防徒長苗、高腳苗和發生病蟲害,降低壯苗質量。注意苗床內水分不宜過大,以免苗子漚根,誘發根腐病。
1.定植時期。春提前茬番茄育苗從播種到定植需60~70 天,3 月上中旬定植;秋延遲茬番茄育苗從播種到定植需25~35 天,7 月中旬定植。
2.整地施肥。在定植前1 個月深翻耕土地30 厘米以上,每畝施入腐熟畜禽糞肥5000 千克、硫酸鉀20 千克、過磷酸鈣30 千克,耙平整細以備定植。
3.及時定植。當番茄壯苗長到5~6 葉、苗高15~20 厘米,莖稈粗壯、葉片肥厚、根系發達時及時定植,每畝定植3000 株左右。
本文重點介紹春提前茬番茄的田間管理,秋延遲茬可參照。
1.定植后至緩苗階段。定植時溫度低,澆水量要少。經常清掃薄膜上的碎草和塵土,保持棚膜的整潔,增強透光性。定植后3~5 天不放風,促其早緩苗,棚溫白天保持在28~30℃、夜間18~22℃;緩苗后正常生長期間,溫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5~20℃,白天高于30℃時,要及時放風。
2.結果前期。結果前期溫度保持在白天20~25℃、夜間10~12℃,并澆水中耕蹲苗。如溫度過高,可覆蓋遮陽網降溫。第一穗果坐住后第一次追肥,結合澆水每畝施三元復合肥10 千克。
3.盛果期管理。要保持土壤濕潤,5~6 天澆1次水,避免忽干忽濕。最好在晴天上午澆水,以避免地溫降低幅度太大,澆水后及時通風,空氣濕度控制在55%左右。盛果期要加強肥水管理,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優質復合肥20 千克或沼肥500 千克,后期每畝再追施優質復合肥20 千克或沼肥500 千克。
4.植株調整。番茄定植后,當植株基部開始大量噴發分枝時采用吊蔓措施,使枝葉固定并分布均勻,吊蔓所用的線繩纏繞方向為逆時針方向。當所留果穗數達到要求后,在最后一穗果上方留下兩片葉打頭平頂,防止因營養生長旺盛而影響生殖生長。
5.人工授粉。實施人工授粉,晴天白天用電動授粉棒振動花穗進行自然授粉。或通過搖動或震動架材來帶動植株,以促進花粉授精,也可以通過人工作業走動來帶動植株,還可以采用防落素處理或雄蜂授粉。
病蟲害防治應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以化學防治為輔。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蟲、抗病毒品種;結合田間管理將發病葉片、果實或植株帶出田外無害化處理,降低病蟲基數;減少澆水次數、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與非茄科作物輪作等。
2.物理防治。懸掛黃色粘蟲板、藍色粘蟲板誘殺蚜蟲、飛虱,具體懸掛數量根據蟲害發生情況確定。放風口設置防蟲網。安裝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太陽能多功能扇吸式捕蟲器誘殺成蟲,銀灰膜或銀灰拉網、掛條驅避害蟲;鍍鋁聚酯反光膜可以增溫降濕,抑制病害發生。
3.生物防治。設置天敵棲息地、緩沖帶等。保護利用天敵。蚜蟲、白粉虱發生初期,可釋放麗蚜小蜂防治,一般每棚(1000 平方米)釋放2~3 箱。
4.化學防治。優先選擇生物農藥、植物源、礦物源農藥;化學合成農藥優先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不同農藥品種之間應交替使用。大棚番茄主要病蟲害防治如下。
①莖基腐病。定植10 天后,畝用25%嘧菌酯懸浮劑100 毫升加62.5 克/升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0 毫升兌水150 千克淋莖灌根,能有效防控莖基腐病,并有壯苗作用。
②TY 病毒。發病初期,可用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2%寧南霉素水劑500 倍液噴施防治。
③灰葉斑病。連續陰雨天,空氣濕度大,有利于該病的傳播和蔓延,難以治愈。發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 倍液加25%嘧菌酯懸浮劑1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加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交替噴施防治,間隔5~7 天1 次,連續2~3 次。注意重點噴施下部葉片,正面背面都要噴到、噴勻。
④白粉虱。定植前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 倍液蘸根培養無蟲苗;定植20 天后,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 倍液加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500 倍液噴施,間隔15 天再噴施1 次,基本可以防止白粉虱的大發生。
大棚番茄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的時間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一般早熟品種40~50 天,晚熟品種50~60天。果實成熟時要及時采收,收獲后去除病果、殘果后,分級包裝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