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盼
(蘇州工業園區青劍湖實驗中學,江蘇 蘇州 215000)
傳統教育理念中,基礎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進而進行升學,職業學校則是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就業做準備,兩者不存在什么聯系.這種想法是狹隘的,不管是基礎教育還是中職教育,最終都會面臨著擇業的問題.隨著國家對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以及人才標準的不斷提高,各個行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學生的競爭力,教師需要在物理日常學習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使學生對職業的要求、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等有足夠多的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最終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文章對物理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案例展開討論,為將來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和改進提供借鑒和參考價值.
在物理教學中融入職業生涯教育.首先,可以使學生贏在起跑線上,學生可以提前對社會的職業動向有所了解,有所認知,為將來步入社會奠定基礎;其次,職業生涯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確定職業發展目標,通過教育分析,明確自己的定位,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為此努力,使自己更貼合職業所需要的要求,進而早日適應職業的發展方向和步伐;最后,職業生涯教育可以對學生產生鞭策作用,讓學生可以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奮斗,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素養、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
首先,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通過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學習任務中的輕重緩急,學生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學習生活.以職業發展目標為學習動力,不斷完善自我,豐富自我.其次,職業生涯教育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確定好職業發展目標后,為了實現目標,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利用自身優勢,不斷努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最大潛能,實現人生價值.最后,進行職業生涯教育不僅可以對工作進行利弊的分析,學生還可以看到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激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1].
首先,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時,會對各自職業進行了解和分析,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從而幫助學生根據職業方向積極展開學習工作;其次,學生在了解感興趣的職業與之相關的產業和發展道路時,可以通過分析,深度挖掘,找到新的職業機遇,然后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脫穎而出;最后,良好的職業生涯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將個人、家庭和事業三者進行統一,明確未來發展道路,合理處理工作、家庭和個人之間的時間分配,使三者可以和諧統一,互相促進發展.
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不斷推進,教師要積極轉換教學模式,改進教育方式.在新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態度進行觀察,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課堂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使之更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2].教師在物理課堂上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嘗試,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最后專門留出一部分時間,對本節課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總結,設置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職業知識進行延伸,對不同知識所涉及的相關職業進行一一介紹,比如職業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要求等.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工作所需要的素質要求,包括身體素質像體力、視力等以及心理素質等.使學生對涉及的職業更細致深層地了解,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發展目標.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一些有趣的招聘廣告或視頻,讓學生直觀了解社會對于該職業人才的要求和標準,了解社會的職業走向,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
比如,教師在進行“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這節課的講解時,在課堂最后時間,可以根據這節課所涉及的知識展開相關職業的延伸.比如與視力相關的職業,有些職業對視力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像軍人、警察、運動員等,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醒,對想要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學生要注意保護眼睛,合理用眼.還有與視力矯正相關的職業,像視力矯正指導師,通過運用專業的儀器對眼睛進行檢測,對鏡片進行調整,與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在對職業進行描述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通過介紹,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職業,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方向,明確學習目標,為將來的職業選擇奠定基礎.
傳統的物理教學課堂,大多數是由教師以物理教材為主體進行知識的講解,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很難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識框架和物理知識體系.另外,物理知識大多比較抽象,距離學生的日常生活較遠,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甚至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教師后續工作的展開[3].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模式.在進行物理知識講解時,將相關職業信息與物理知識進行融合,在介紹的過程中要突出興趣對于職業的重要性,使學生進行反思,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及職業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積極思考.對于存在的問題大膽表達,向教師尋求幫助,不僅加深對相關職業的理解,而且可以帶動學生積極學習物理知識,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滲透.
比如,教師在進行“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這節課的講解時,涉及近視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狀體較厚、折光能力強、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導致人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描述眼科醫生這個職業,眼科醫生在進行近視眼手術時,就是通過對角膜組織進行清理,使角膜更加光滑規則,改變角膜的彎曲度,使光線可以重新落到視網膜上.手術原理跟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實驗內容十分契合,將知識與職業內容相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生活實踐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鞏固,而且對醫生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有所了解.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職業規劃體系,根據自己的需求對眼科醫生這個行業進行深入了解,提高課堂的使用效率.
以往的物理課堂大多數是在室內展開,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有限,限制了學生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式.隨著在新教育理念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新型教育方式涌現出來,教學地點也不僅僅拘束于室內.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跳出傳統的室內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對知識跟職業進行融合,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通過參觀一些職業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或者通過參加一些工作講座,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到職業的不同之處,對不同的工作有了更加真實的認知和考量,明確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衡量自己更適合于哪種工作[4].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技術不斷完善并且滲透到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領域.教師可以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對更多的職業進行搜集和詳細闡述,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認識到不同地域的相同職業差異,擴充職業規劃方案,在實踐活動和信息化技術的加持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職業信息.
比如,教師在進行“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這節課的講解時,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學校附近的拍攝基地或者婚紗攝影等,近距離觀察攝影師、攝像師的工作內容,通過對照相機的靈活運用,將光與影進行精準把控,為人們呈現出優秀的照片藝術.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親自實踐,在攝影師的指導下,進行作品拍攝,學生將課堂上的物理知識進行運用,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將許多著名攝影師的作品播放給學生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水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將培養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是一項十分重要且正確的決定,符合時代的發展,順應教育的改革.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實踐的過程,教師要在實踐過程中,以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為教學目標,不斷完善自我,改進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跟上社會的變化和需求,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堂.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將學生培養成對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社會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