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英(山西省汾陽醫院)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因受到雌激素、孕激素及細胞遺傳的影響,子宮平滑肌細胞會出現增殖,產生瘤體并且逐漸長大,引起子宮肌瘤。由于瘤體占據了子宮一定空間,可對周圍器官、組織產生壓迫,影響排便、排尿,致使月經量增多、月經不規則等。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生長在子宮平滑肌層內的良性腫瘤,醫學上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它們可以單發或多發,大小不一,且生長速度和癥狀表現各異。
子宮肌瘤雖屬良性,卻影響至少20%的育齡婦女,對其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盡管多數肌瘤不會轉變為癌癥,但它們的存在仍可能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質量造成顯著影響。
技術發展 依據肌瘤生長部位,可分為宮體肌瘤(90%)和宮頸肌瘤(10%);依據子宮肌瘤和子宮肌壁的關系,又可分為肌壁間肌瘤、黏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可因血液供應障礙而發生各種退行性變性。
肌瘤本質上是一種良性疾病,以往的治療也是以開放性手術為主。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子宮肌瘤疾病治療逐步在開放性手術治療的基礎上發展出腔鏡治療等技術。但是腔鏡和開放性手術相同,觀察的是外表,如果肌瘤突到外表去,腔鏡下很容易發現并且將其切除。有一些很小的肌瘤可能并沒有向子宮表面突起,腔鏡下看不到定位,治療就會困難。總體而言,腔鏡技術的創傷也不小,有的時候為了把肌瘤切掉,不得不犧牲子宮。這明顯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
之后,在超聲及CT 等技術引導下,又逐步發展出穿刺技術,研究人員將微波、射頻熱消融技術應用到子宮肌瘤疾病治療中。由于有超聲影像的引導,不管肌瘤是否突出到子宮表面,或者是否突出到宮腔表面,都可以獲得精準定位。凡是超聲看得見的有安全穿刺路徑的肌瘤,都可以進行射頻或者是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技術是通過在肌瘤內部產生高溫來破壞異常組織。微波發射器發出的能量被肌瘤的水分子吸收,這些水分子的震動產生熱能,從而導致肌瘤細胞死亡。即微波在肌瘤里面產生高溫、脫水現象,使肌瘤細胞凝固、壞死,之后機體的組織會通過免疫吞噬清除的方法,將壞死的子宮肌瘤組織清除掉。
微波治療的概念起源于20 世紀中葉,但直到最近幾十年才逐步應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隨著引導技術的發展和微波發射設備的進步,微波消融成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選項。
與其他微創技術如射頻消融或聚焦超聲手術相比,微波消融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包括更快的能量傳輸速度和更大范圍的熱效應區域。這意味著微波消融可以更快地完成手術,且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更小。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子宮肌瘤都適用微波消融技術。
適合微波消融的肌瘤類型 直徑不超過10 厘米的單個或少量子宮肌瘤。理想的肌瘤容易通過超聲或CT 定位,并且沒有侵犯子宮深層結構的風險。
微波消融的禁忌癥 懷疑肌瘤惡變、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急性盆腔炎癥以及懷孕等。
目前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女性有生二胎甚至三胎的需求,如果因為子宮肌瘤而失去子宮非常可惜,微波消融治療則為保住子宮提供了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