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孫紹永 楊蕾 曹巖峰 宮春光
摘?要:通過在河北省開展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及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工作,總結分析了2023年水生動物病情發生情況,對2024年病情流行趨勢進行了預測。
關鍵詞:河北??;水生動物;病情;分析
2023年河北省11個市47個縣開展了水產養殖病害監測工作,共設立189個監測點,監測品種24個,監測面積7?961.7?hm2。與2022年相比,監測面積增加了1?623.9?hm2;監測品種減少了鱖、泥鰍,增加了羅氏沼蝦;監測到發病養殖品種增加了4類,疾病種類增加了11種,水產養殖因病害造成的測算經濟損失較2022年同期減少713.58萬元。
1?2023年總體發病情況
1.1?監測品種
2023年監測養殖品種包括6大類24個品種(見表1),其中魚類13種,蝦類4種,其他類2種,觀賞魚3種,蟹類1種,貝類1種。
1.2?發病養殖品種
共監測到發病養殖品種12種(見表2),分別是草魚、虹鱒魚、青魚、加州鱸、鯉、鯽、鱉、鲆、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扇貝。
1.3?疾病種類
監測到的疾病種類共有23種(見表3)。其中監測到魚類主要疾病有淋巴囊腫病、鯉浮腫病、錦鯉皰疹病毒病、鯽造血器官壞死病、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草魚出血病、細菌性腸炎病、諾卡菌病、水霉病等;監測到的蝦類主要疾病有白斑綜合征、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蝦肝腸胞蟲病、傳染性肌壞死病、對蝦偷死野田村病、弧菌??;監測到的其他類主要疾病有鱉紅底板病、鱉紅脖子病、鱉穿孔病、鱉潰爛病、鱉腮腺炎、鱉白眼病。這些疾病中病毒性疾病占13種,細菌性疾病7種,真菌性疾病1種,非病原性損害2種,另有不明病因4宗。在生物源性疾病發病原因中,病毒性疾病占62%,細菌性疾病占33%,真菌性疾病占5%。
1.4?經濟損失情況
河北省2023年水產養殖測報區因病害造成的經濟損失588.48萬元(見圖1),較2022年同期1?302.06萬元減少713.58萬元,主要是南美白對蝦病害損失減少虹鱒病害損失增加所致,其他養殖品種病害較往年同期未有明顯變化。
2?2023年度病害分析
2023年開春氣溫較往年偏高,進入4月份持續陰天,水體環境極其不穩定,魚類經過長時間越冬停食,身體免疫力低下,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很差,春季魚病較往年增多;夏季受臺風影響,降雨增多,而且發生汛情,冷水漁業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入冬后,河北省又出現強降雪、寒潮天氣,發生多起冷水魚缺氧死亡以及設施養殖中華鱉棚架倒塌導致鱉類凍死事件。2023年春季設施化養殖南美白對蝦,傳染性肌壞死病非常嚴重,對設施化養殖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2.1?鯉病害情況
對鯉養殖危害比較大的病害主要是鯉浮腫病(CEVD)、錦鯉皰疹病毒病(KHVD)。2023年專項監測檢出9例CEVD。經2018-2023年連續監測(見圖2),鯉浮腫病在河北檢出率依然很高,整體還是上升趨勢,但是在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雖有CEV陽性檢出,但并未發病。河北省2016年前KHVD在鯉病害中占主導地位,自2016年CEV發現后,KHV逐漸呈下降趨勢,見2018—2019年專項監測情況(圖3)。
2.2?草魚病害情況
對草魚養殖危害比較大的還是草魚出血?。℅CHD)、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等。以5—8月份發病較多,發病原因主要有環境因素導致水質惡化、病原微生物對養殖生物構成危害等。河北省自2015年開始進行GCHD專項監測,2021年之前從未檢出,2021年檢出3例,2022年專項監測檢出4例;應急檢出1例,死亡率100%;2023年省級任務檢出5例,應急檢出1例,檢出率17%。根據圖4可以看出,草魚出血病近幾年有逐步擴大趨勢。分析原因為,草魚出血病大部分為Ⅱ型,隨著檢測標準修訂,草魚出血病檢出率相應的發生變化。
2023年越冬綜合征在應急檢測中發現3起,均是草魚養殖,死亡量非常大,其中一家達到100%,另外兩家達到50%以上。
2.3?加州鱸病害情況
河北省加州鱸養殖規模逐漸擴大,主要病害有虹彩病毒病、諾卡菌病、水霉病及不明病因等。2023年石家莊地區一家養殖場,在小型水庫采用網箱養殖加州鱸,養殖水體1?100?m2,7月份暴發虹彩病毒和諾卡氏菌病,死亡率接近100%。
2.4?虹鱒魚病害情況
2023年虹鱒主要是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HN)、不明病因等。2023年專項監測檢出IHNV陽性9例。經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苗期均出現大量死亡,成魚期雖檢測陽性,但流行病學調查及跟蹤回訪沒有發病。傳染性胰臟壞死?。↖PN)專項監測無陽性。根據圖5?可以看出,IHN整體呈下降態勢。
2.5?鱘魚病害情況
鱘魚病害主要是鏈球菌病、細菌性腸炎病等。隨著疫情期間及價格因素,養殖密度均有所降低,鱘魚鏈球菌病害平均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2.6?中華鱉病害情況
中華鱉病害主要有鱉紅底板病、鱉紅脖子病、鱉穿孔病、鱉潰爛病、鱉白眼病、鱉腮腺炎病等,2023年河北省進行了中華鱉主要養殖病害防控技術研發,通過對石家莊和保定地區6家養殖場監測,發現隨著中華鱉養殖傳統養殖技術的改進,比如實施底增氧技術、調水技術,中華鱉養殖發病比率及死亡率均有所降低,但是通過藥敏監測試驗,抗生素使用情況仍比較嚴峻,水產用抗生素耐藥性情況不容樂觀,甚至發現了超級細菌。
2.7?對蝦病害情況
對蝦病害主要是弧菌病、白斑綜合征(WSD)、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HHNV)、對蝦肝腸胞蟲病(EHP)等。根據2023年監測結果,EHP檢出最多,達到34%,同比2022年降低14%;IHHNV檢出率7%,相比2022年降低6.3%;WSD檢出率17%,相比2022年提高2%。根據2020—2023年對蝦疫病監測檢出率(圖6)可以看出,EHP總體居高并呈緩慢上升態勢;WSD呈緩慢下降態勢;IHHNV呈急速下降態勢;2021年以來,對蝦傳染性肌壞死病在河北出現并對設施化養蝦業造成了巨大影響。2023年IMN檢出率27%,根據監測結果,IMN主要對于工廠化養殖危害較大,在外塘對蝦養殖監測過程中,檢出率很低,分析與養殖密度與環境關系很大;對蝦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監測陽性率達到17%,對養殖影響也不容小覷。
2.8?鲆鰈類病害情況
鲆鰈類主要病害是細菌性腸炎和淋巴囊腫病等,與2022年相比,死亡率及造成的經濟損失大幅降低。
2.9?其他品種病害情況
其他養殖品種如青魚等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水霉病,但河北省養殖青魚規模不大,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低;另外,扇貝因缺氧、赤潮等非生物病原影響造成損失,比2022年監測結果高出18.75萬元;虹鱒因冬季大雪等原因導致缺氧,造成較大損失。
3?2024年病害趨勢預測
3.1?淡水魚類病害
仍以病毒性、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為主,主要是鯉浮腫病、草魚出血病、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加州鱸虹彩病毒病、諾卡菌病、腸炎病、爛鰓病等。鯉浮腫病近些年通過優化池塘管理、更換養殖品種等發病率有所下降,通過抗病鏡鯉引進及良種擴繁,提高河北省鯉抗病新品種覆蓋率,會給鯉養殖產業帶來春天;草魚出血病有擴散趨勢,應加強苗種檢疫和運輸管理,推廣實施草魚免疫技術及抗病草魚良種;加州鱸病害隨著河北省養殖規模擴大將呈上升趨勢,應引起高度關注;越冬綜合征危害逐步加大,要加強技術研發,聯合科研院所聯合開展越冬綜合征防控技術研發。
3.2?對蝦類病害
危害最大的主要是對蝦肝腸胞蟲病、白斑綜合征、急性肝胰腺壞死病、弧菌病等。對蝦肝腸胞蟲病發病率很高,傳染性肌壞死病在河北工廠化養殖對蝦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2024年需要重點關注,對蝦偷死病影響也會越來越大,需加強專項監測及防控。
3.3?中華鱉病害
主要是鱉潰爛病、鱉紅底板病、鱉紅脖子病等,不會有明顯變化。但是需要加強中華鱉病害用藥宣傳及精準用藥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