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
(商丘市動物檢疫和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 商丘 476100)
兔肉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營養豐富的食材。在肉兔養殖過程中,養殖管理是保障肉兔健康生長和預防各種疾病的重要環節,重視飼養管理,不但提高經濟效益,而且能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
首先,地勢的選擇宜高不宜低,最好選擇稍有緩坡、背風向陽、排水暢通的地帶。其次,選擇環境優美安靜,遠離其它養殖場、村莊、學校和交通要道以及有污染源的工廠,且同時考慮居民區風向,防止污水和有害氣體對居民區造成侵害;第三,選擇土質好的砂層土壤,抗壓、保溫、透氣性好,能有效防止病原體寄生蟲滋生;第四,建場位置要距離主干道300~500 m,這樣交通、設備、原材料運輸方便,同時也防止了噪音干擾和疾病傳播;第五,水質要符合標準,水質良好,水源要充足。
營造良好的兔舍環境可采用露天立體兔舍養殖,兔舍兔籠一體化,這樣成本低,管理方便,結構簡單,通風良好,舍內空氣新鮮,接近自然環境,有利于兔子的生長發育和疾病預防。利用支柱或支架使露天兔舍地基高出地面30 ~50 cm。兔舍周圍種植樹木,改善整體環境。頂部應根據兔舍的大小和形狀設置防雨罩,雨罩要與墻體緊密相連,雨罩的前檐宜設計傾斜且稍長點,夏季防曬,雨季避免雨水從縫隙和邊緣流入兔舍,時刻讓舍內保持環境干燥舒適??梢圆捎冒l酵床養殖模式,該養殖模式根據微生物和生態學原理,實現糞尿完全降解,零污染,零排放,除臭環保,抗病促生長,節能省糧,節水省工,并且能有效優化兔舍環境。
母兔懷孕后期管理要加強營養,因為胎兒在懷孕后期增重量是出生仔兔重量的85%以上,母兔懷孕后期必須供給蛋白含量高、營養豐富、適口性強的飼料,這樣才能保障胎兒在母體中良好發育,以及出生后仔兔體質好,成活率高。又因兔子生性膽怯,在懷孕后期避免抓兔、摸胎使母兔遭受應激反應而造成死胎、流產。分娩前夕將母兔轉移到產房區,準備好消毒用品和飼料,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幼兔和母兔發生感染;分娩前增加青綠多汁飼料的飼喂量,確保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含量,保障幼兔出生后有足夠的奶,以此提高成活率。
仔兔斷奶要逐步進行,在出生3 周后給仔兔提供少量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飼料,隨著仔兔對覓食的適應而逐漸減少哺乳,直到完全斷乳,這樣仔兔能循序漸進適應新環境,順利完成斷奶過渡期。
首先,育肥期仔兔實行小群籠養,避免仔兔產生孤獨、生疏和恐懼從而影響生長發育。育肥期重視飼料管理,斷乳后7 ~14 d 要飼喂斷乳前飼料,隨后逐步過渡育肥飼料,防止突然改變飼料發生消化系統疾病。其次,肉兔催肥應編群分組,按照體質、日齡、體重、性別合理進行編群分組,每組一般20 ~40 只,這有利于仔兔在育肥期能得到均衡營養,能促使仔兔健康成長,同時也防止了兔群相互攻擊斗爭。最后,兔子育肥階段要科學搭配飼料,育肥初期是促生長拉骨架,一般飼喂以精飼料為主,青飼料為輔;中期以提高消化機能為主,以青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后期是快速催肥階段,以精飼料為主。兔子育肥期的每個階段飼喂都應遵循定時定量原則,肉兔有晝伏夜出的習性,白天活動少,能量消耗低,晚上必須增加飼喂量,以滿足夜間活動的需要。
兔子出欄需考慮很多因素,例如品種、體重、季節、市場需求等,一般12 ~16 周,兔子體重達到2 ~2.5 kg 時可出欄。20 周以后生長速度變緩,繼續飼養影響經濟效益。
根據兔群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疫苗,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通常情況下,肉兔在8 ~10 周可進行兔瘟、兔巴氏桿菌和魏氏梭菌三聯疫苗首次接種,之后每間隔4 周打第二針和第三針,8 ~10 周肉兔三聯疫苗的防疫接種貫穿整個飼養過程,非常重要,以后可根據兔子健康狀況定期選擇適合的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要加強兔舍環境衛生管理,每1 ~2 周定期用漂白粉或石碳酸溶液對兔舍、兔籠、料槽等進行消毒,日常舍內保持通風干燥,提高空氣質量,防止細菌滋生;同時控制飼養密度,讓兔子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做到科學喂養,水槽和料槽及時清理,保持周圍環境衛生清潔和飲食營養的均衡,定期處理周圍雜草和廢物,防止細菌滋生污染水源導致疾病傳播,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肉兔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