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茹
有效提升中學物理學科教研水平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關注教師的專業素養、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教研氛圍的營造,以及教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等多個方面。特別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成為現階段中學物理教學所追求的重點目標。因此,構建更加高效、系統的中學物理教研新格局,探索實施科學、系統、有針對性的策略與措施,不斷提升物理教研質量和水平,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和教師的專業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成為當前中學物理學科教研工作必須關注和解決的課題之一。
一、物理學科的能力考核要求分析
當前,新高考背景下的能力考核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這不僅要求學生在學科知識上有所建樹,更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學科能力、必備知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以一個具體案例來分析:假設有一道物理題目是關于“電磁感應”的。題目給出了一個具體的實驗場景,要求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并解釋其中的物理原理。在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首先,學生需要運用基礎知識,如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等,來理解實驗現象。其次,學生需要運用實驗能力,分析實驗數據,驗證理論預測。再次,學生還需要運用分析推理能力,從實驗現象中提煉出一般規律,并解釋實驗現象的物理原理。最后,學生可以運用創新思維能力,提出改進實驗方案或拓展實驗應用的建議。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學科的能力考核要求是多方面的,不僅包括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實驗能力的提升,還包括分析推理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些要求旨在全面評估學生的物理學科能力,為高校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提供依據。
由此可見,新常態下的物理教研要因需而變:一要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教師應使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多維度的綜合實踐能力。二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幫助其在遇到問題時發散思維,突破思維局限,尋求更加多元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三要注重學生系統性學習思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物理課程的基本學習思路、理論知識結構,使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在高中階段的基本結構,以及理論與實踐學習的側重點。
二、提升中學物理教研質量的基本要點
教研活動是推動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務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途徑是通過集體備課、教學觀摩、教學反思等方式,聚集教師通過深入研究中學物理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為學校物理教學改革提供科學高效的解決方案,促使教師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我認為,當前提升中學物理教研活動質量的基本要點應包括:
1.強調核心素養的培養
提升物理教研質量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學觀念,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向核心素養的培養,如科學探究能力、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態度與責任等。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三定律”時,教師不僅需要講解定律的內容和應用,還需要通過實驗和討論,引導學生探究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
2.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物理教研質量的關鍵。物理教學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閱讀教材等方式自主學習,課堂上則通過討論、實驗等方式深化理解。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
3.加強實驗教學,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是提升物理教研質量的重要一環。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時,教師可以設計多個實驗,讓學生觀察現象、記錄數據,并通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這種實驗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原理,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4.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物理教學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關注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習水平和興趣特點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和實驗項目。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和實驗項目,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還提升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構建物理學科高質量教研的幾種方法
中學物理教師應不斷探索和創新教研模式,不斷揭示教研在提升中學物理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物理教育的持續發展和進步貢獻力量。我認為,當前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整體推進中學物理學科高質量教研活動。
1.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繁華
“走出去”是指物理教師要走出自己的教學圈子,積極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教學觀摩活動,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和教學理念。一名教師如果局限于在本年級、本學校上課、聽課、參加教研活動,其課堂教學水平是很難有所提高的。學校管理者、年級教研組要不斷借助和利用各種優勢資源,組織教師走出校門參加各種高質量的學術活動,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主動聯系優秀教師,派本校教師去跟班聽課,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了解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回校后,教師要進行總結和反思,將這些經驗融入自己的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運用新理念、新方法,促使課堂教學朝著更加有利的方向發展。
2.請進來:面對面給予專業發展指導
“請進來”則是邀請物理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學校開展講座,對教師進行指導,為教師指明專業發展的方向并提出建議。學校管理者、年級教研組要注重專家治校、專業指導,善于將專家、名師請進來“傳經送寶”,敢于正視專家在學校物理教學改革中指出的短板,接受專家提出的批評意見,讓不同的聲音、正確的聲音在學校成為主流。學校應主動邀請知名物理教育專家、物理學科優秀教師開展講座。他們了解當前物理教育的熱點和難點,能指出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不足,并以專業的角度為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物理教學的核心理念和實踐方法。這樣既可以豐富教研活動的形式、提升教研活動的高度,也能幫助教師實現專業成長。
3.沉下去:在實踐中反思教研活動中的不足
“沉下去”要求物理教師深入反思自己的日常教研活動,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物理學科教研活動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教師必須腳踏實地沉下去,將物理教學改革中的難題當作一個個課題予以集中解決。例如,物理教研組在定期的教學研討會上,鼓勵每位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案例,同時提出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通過集體討論和反思,發現一些共性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研組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鼓勵教師反思,能促使教師在反思中自我沉淀、自我成長,也能讓教研活動更具生機與活力。
4.聚起來:合力開創物理教研活動新格局
“聚起來”強調物理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強調物理學科打破專業界限融入其他學科的合作探究,共同構建高效、系統的教研新格局。學校管理者要有整體發展、一體推進的思維格局,搭建平臺、營造氛圍,形成各學科共融共通的教研局面,特別是新高考背景下的學科融合問題。學校教研組可通過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開展集體備課、組織教學觀摩等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促進教師相互學習、相互啟發。這不僅能增強教研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共同探索物理教學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