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娟 楊靜靜 通訊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七 醫院重癥醫學科)
痛風是一種關節疼痛性炎癥疾病,發病率較高,而且因為飲食習慣改變、生活習慣不良、壽命延長等因素,導致發病率不斷增長。痛風的出現嚴重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如果可以了解痛風的癥狀,盡早發現疾病,及時就醫并積極治療、自我調理,是可以加速病情恢復,防止復發的。下面就從護士的角度,科普一些痛風小知識。
痛風是一類發生在關節區域的疼痛性炎癥發作,主要是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過高引起的,尿酸結晶在關節內大量沉積,引發關節以及周圍組織出現疼痛等癥狀。痛風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并且會引發關節破壞、腎功能受損、冠心病等嚴重并發癥,因此需要關注對其的治療與護理。
目前痛風的具體病因和病機尚不明確,但高尿酸血癥是其發生基礎。一般來說,健康人體內本身就有一定量的嘌呤物質,很多食物中也含有嘌呤。這些嘌呤在體內被分解,產生尿酸,如果攝取的嘌呤物質太多,意味著分解產生的尿酸也多,就會造成尿酸結晶沉積到關節、體液及其他組織中,引發痛風問題。
痛風患者主要是出現關節疼痛問題,突然發作,一個或多個,疼痛程度不一,但多數比較嚴重,而且一般在晚上發作。最初發病時,一般只累及一個關節,持續幾天后,于2 周內自行緩解,癥狀消失。但如果病情加重或再次發作,不積極治療的話可能導致發作頻率增加、累及更多關節、發作時間延長等情況。反復發作會加重病情,使其出現慢性發展,造成關節畸形等問題,活動受限,降低生活質量。
治療痛風可以選擇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等。其中藥物和中醫治療比較普遍,手術治療一般是針對病情嚴重或者關節畸形的患者,目的是剔除病灶,矯正關節畸形問題。藥物治療可以選擇非甾體類消炎藥物、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等,需要遵醫囑用藥。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自我調理十分關鍵,具體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尋找各種交流機會向醫務人員了解痛風的病因、病機、癥狀、誘發因素等,了解典型癥狀和有效的治療手段,增加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減輕擔憂心理。積極與他人特別是醫務人員討論自己面臨的問題及心理感受,并在醫務人員幫助下改變錯誤的觀念和行為,促進身心健康。同時注意做好居住環境管理,保持衛生、清潔、溫馨、安靜。
向醫務人員了解相關藥物的作用、可能的不良反應等,做好心理準備;了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藥物外治的方法,堅持遵醫囑用藥。通過定期復查,告知醫務人員自己的用藥情況。
根據從醫務人員那里學到的知識,自行調整飲食習慣,選擇清淡和易消化的飲食,盡量避免刺激性飲食,杜絕高嘌呤含量的食物類型,選擇低嘌呤含量的種類;做到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纖維素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防止便秘;注意對關節進行保暖,晚上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