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提問人:鈴鐺
講述人:李嘉升(北京體育大學)
適合人群:身體素質過硬,具備二級(含)運動員以上技術等級稱號,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希望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學
最近在家里無聊,我又重看了好幾部經典武俠電影。成龍、李小龍這些功夫明星也太帥了,有種大俠的風范。對了李嘉升,你不是讀的武術專業嗎?馬上就要畢業了,到時候會去劇組嗎?要是成為大明星,一定不要忘了我。
當武打明星?別開玩笑了。雖然我就讀的這個專業以“武術”打頭,但其主干學科還有體育學和中醫學。雖然它要求我們掌握并精通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技能,鼓勵我們參加各種武術競賽和訓練,但我們年級小一百人,沒有一個進劇組成為武打演員的。如果只談就業的話,這個專業的去向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教育類。我們專業的大部分學生畢業以后會到中小學或者教育機構去做體育老師。現在很多省(區、市)會把武術融入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像北京已經將武術列為中考項目。所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做中小學教師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裁判類。我們在校期間會學習并考取裁判員證書,一些同學在學校就已有機會參與武術比賽項目的執裁了,畢業之后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裁判員,在大小賽事中為專業或業余運動員打分。
雖然我們專業所在的中國武術學院(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研究院)的確出過不少明星,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武打明星吳京、蔣璐霞啦,還有國際武打巨星李連杰的教練吳彬,等等,校友中“星光熠熠”,不過進劇組成為演員的還是鳳毛麟角,并不是我們這個專業就業的大趨勢。
剛剛你說這個專業的大多數人會去當體育老師,那我又有個新問題:在我的印象中,體育老師不僅會武術,還會籃球、足球、排球……你們也是這般“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嗎?
上面提到,我們除了武術類課程,還有體育學主干學科,里面包含了“中學體育系列課程”,像你說的籃球、足球、排球都要學習。雖然我們的技術水平可能比不過專攻某個單項的同學,但是從事教育工作也足夠應付自如了。因為教書育人不一定要求你每個方面都很“精”,更多的是需要知識面“廣”,才能更好地面對和處理教學中常見或突發的問題,為對體育感興趣的學生答疑解惑。
聽起來,你們更像是體育教育界的“雜家”,那我就更好奇了:你們每天上課都干些什么呀,是天天在體育場健身嗎?
才不是呢,我們這個專業的課程可比你想象的豐富多了,既有大學英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基本主義原理、中國近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公共課,也有如中國武術導論、體育文化學、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概論、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中醫學基礎、傳統體育養生理論等專業理論課,以及如武功整復、孫氏太極拳、太極推手、武術套路、武術散打等專業實踐課。此外,你肯定想不到,我們平時還會上運動解剖學、傳統中醫推拿按摩課。現在的武術已經不再是電影里的那樣“打打殺殺”“刀光劍影”了,更多的是和“科學運動方法”“運動健康”等相結合。而且不光我們武術類專業如此,田徑、籃球等體育類專業也是如此。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理論課程非常有意思,因為我本身就很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我家是廣東的,小時候總看舞龍舞獅表演,后來我在中國民俗體育史課上知道,舞龍舞獅原來也算武術的一種。而且如果細細挖掘,武術的每個動作背后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呢。
哇!原來你們專業的課程內容這么豐富,太讓人羨慕了。在全國知名的體育院校學習,你們平時“卷”不“卷”呢?
與其他學科生相比,我們肯定是算不上“卷”的,只要你的武術動作做到位,老師一般不會故意為難。
我們的期末考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和學科生差不多,需要答卷子和寫小論文;另一種是專業測試,一般需要分組進行動作展示,老師會根據大家的表現打分,最后匯入總成績中。
雖然我們是體育生,但我們對課程都很認真,因為現在學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可能成為未來職業發展的一部分。我們這個專業的特點就是“就業對口”,所以如果自己都學不好,更遑論以后教學生了。
這樣看來,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不錯,課程內容也挺有意思。而且聽說它的錄取分數不是很高,能分享一下你的報考經驗嗎?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并非高考統招,而是需要參加單招考試。單招考試簡單來說有點像藝考,需要另外進行科目考試,我們專業招生采用的是文化考試和體育專項考試綜合評價的方式(綜合分=文化考試成績÷6×30%+體育專項成績×70%)。它的文化考試一般安排在高考前,考試內容為語文、數學、政治、英語4科,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由各高校自行劃定。體育專項考試需要測試體育技能,分為武術套路、武術散打、中國式摔跤3個項目。
你能詳細說說參加這類單招考試,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嗎?
各體育院校武術單招考試的報名條件沒有統一的標準,需要逐個進行詳細了解,但有一點是必須達到的——獲得二級(含)運動員以上技術等級稱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二級運動員證書。這相當于一張準入門票,如果沒有這張門票,就沒法學習這類專業。
原來是這樣,看來想學習這個專業并沒有那么容易。你作為在這個專業學習了7年(本碩連讀)的“老學長”,對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忠告?
忠告不敢當,我就給大家講講自己的反面例子。記得剛考上大學時,我整個人有點松懈,覺得可以躺平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去訓練場訓練,后來我漸漸發現,自己的武術動作慢慢生疏了,像劈叉、騰空飛腳這些基礎動作都做不標準。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惡補了一段時間。
大學里面太多新鮮好玩有趣的活動了,讓人沉迷流連,很容易就忘了自己的本職和初衷。尤其是像武術類專業,講究“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絕對不能間斷訓練,否則動作會變得僵硬生疏。
感謝你的經驗分享,祝你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把武術的種子帶給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