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事實:
日本靖國神社15日宣布,前海上自衛隊海將(相當于中將)大塚海夫將于4月1日出任靖國神社第十四代宮司,即神社最高神官。這是首次有自衛隊將官背景的人就任靖國神社最高神官。
點評:
位于東京千代田區的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征。長期以來,日本部分政客堅持參拜靖國神社,或供奉被稱為“真榊”的香火錢,為軍國主義招魂。這種行徑不僅是對歷史正義的褻瀆,也是對包括中國在內亞洲受害國人民感情的嚴重傷害,反映出日方對待自身侵略歷史的錯誤態度。
歷史上,1978年,前自衛隊成員松平永芳曾擔任靖國神社宮司。次年,其同意將14名甲級戰犯牌位移入靖國神社合祭,使靖國神社成為侵略戰爭的象征。這一旨在全面否定東京審判、全然不顧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人民情感的做法,也成為靖國神社問題的由來,為中日關系埋下了禍根。
此次,讓前自衛隊將官擔任靖國神社宮司,毫不掩飾地表達對軍國主義的親近感,同樣是要借此全面否定東京審判的結果,嚴重違背了二戰后日本采取的政治和宗教(靖國神社)分離原則,是對日本和平憲法的踐踏。這一“鬼招”,可能給日本國內以及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
事實上,由于政治上極為敏感,自14名甲級戰犯牌位移入靖國神社后,日本歷任天皇都沒有前往靖國神社參拜,日本防衛省內部也規定禁止部隊或以集體組織的形式參拜神社等宗教設施。2015年曾有自衛隊學校以教育活動名義組織參拜靖國神社遭到處分。
然而,總有少數人對此規定表示不滿,甚至不惜以身試法。今年1月,日本陸上自衛隊幕僚副長小林弘樹,乘公務車前往靖國神社,和數十名自衛隊人員進行了集體參拜。雖然小林弘樹辯稱并非以公職人員身份正式參拜,日本防衛省也稱參拜計劃由陸上自衛隊相關部門以祈禱新一年安全的名義組織。但無論如何,這一行徑事實上遭到了日本國內愛好和平人士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正如日本軍事評論家前田哲男指出的那樣,數十人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并乘用公務車,就是事實上的公務行為,是有意為之。而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此次日本防衛背景人士不顧其身份公然“拜鬼”,不僅是當前日本社會和平主義思潮式微軍國主義抬頭的縮影,亦是錯誤史觀仍在日本大行其道的體現。
日本多次宣稱要與國際社會“和解”。然而,任何真正的和解都必須建立在日本對侵略戰爭作出徹底和深刻反省的基礎上。畢竟,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則衰。不提道歉、反省,僅強調“和解”,注定難以取信于人。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曾在人民日報發文表示,如果對照《日中聯合宣言》來看,以日本國總理大臣為首、肩負著政治責任的政治人物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違背了日本在政治文件中對中國所作出的承諾。這也是難得的清醒之言。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來,日本通過新的安保三法案,不斷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加緊進行對外軍事勾連,持續攪動地區局勢。更有甚者,日本還頻繁借臺灣問題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為自身擴充軍備尋找借口。這些動作,引起了國際社會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擔憂。我們敦促日方切實信守正視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在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上謹言慎行,徹底同軍國主義切割,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