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財務共享的概念出發,就企業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闡述,進而結合企業管理實務,分析了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后,影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各項因素,進而提出了加強內部管理,升級財務管理模式,利用財務共享中心提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財務共享;會計信息質量;信息可靠性
引言
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是運用現代科技升級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重新整合企業的財務資源,提升企業財務工作質量效率的積極舉措。
一、財務共享工作概述
(一)財務共享概念
財務共享是現代財務管理信息化、電算化領域的一個新興概念,指的是在財務管理工作高度實施信息化整合基礎上,對企業中的財務信息進行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數據共享,以財務信息共享互通來提升財務工作的便捷性,改進工作效率,通過把很多財務數據信息存儲在支持即時查閱、分享和利用的網絡數據庫中,建立基于網絡信息共享平臺的財務管理系統,從而簡化財務工作中一些需要信息傳遞和數據溝通的程序,減少財務工作的中間環節,以集中化的財務數據共享利用提升財務工作質量效率。
(二)財務共享的運作優勢
財務共享在工作上主要的運作優勢可以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財務信息數據的共享,可以讓企業的各個部門隨時隨地只要接入企業的無線網絡,就能獲取到財務信息,獲得在線的財務數據支持,讓企業的各個部門在獲取重要數據信息方面更為便捷高效,減少經營管理上信息服務的支持成本。二是通過建立財務共享平臺,能夠讓企業的財務部門以數字化、信息化的財務監督管理措施,隨時監控企業各個聯網部門的工作狀態,以高效實時的財務監督更好地掌控企業運營狀況。對企業的決策層管理者來說,也能夠通過財務共享平臺,及時采集各種數據資料,以實時的財務信息了解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終端的運作情況。監督業務運行,了解各項預算的支出狀況,從而為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三是通過建立財務共享系統,可以讓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各個機構,通過信息共享平臺隨時進行溝通,進行業務聯系,從而極大便利了企業內部的溝通協作,讓企業在運營上更為高效,更加協調一致[1]。
(三)財務共享運作目標
第一,改進財務數據整合效果。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企業要把原有的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升級,以平臺化、信息化的財務管理機制,把企業中所有的財務信息進行整合,建立集中化的財務數據庫,把記賬信息、會計報告、業務數據、經營數據等都納入財務共享中心進行集中管理。第二,要為企業的關鍵決策給予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持。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通過及時高效地獲取到企業各個部門的資料信息,了解企業整體的運營狀況,為企業進行運營管理做出各項決策提供依據。這要求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時,要以財務部門為核心,建立連接各個部門的財務信息溝通互動系統,由財務共享中心實時采集企業中各個部門的財務信息,并以財務數據為依據實施各部門運營情況監督。而這些信息匯總到財務共享中心后,可以讓企業的決策層隨時查閱,隨時提取,并依據財務共享中心提供的信息支持,隨時了解企業各個部門的運營管理狀況,從而為企業開展各項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第三,提升財務信息利用價值。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上,企業還要達到的一個運作目標就是提升企業財務信息的利用價值,以往在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人員會因為只掌握會計知識,不了解其他崗位和部門的工作,所以在財務信息統計上無法詳細記錄其他部門工作的很多細節信息,由財務人員統計上來的數據信息可能存在信息量不足、信息反映的全面性缺失等方面的問題。不過在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后,企業可以把各個部門的工作的業務指標、工作績效、管理信息、資源配置等方面的情況,納入財務信息中錄入財務共享中心系統數據庫,這就可以通過把以往非財務領域的一些可量化信息通過實施量化采集,納入財務共享中心中加以利用,從而全面提升企業財務信息的利用價值。
(四)財務工作發生的轉變
首先在共享中心建立后,企業中的財務人員在工作內容和職能上會發生變化,由以往的以財務信息統計計算和賬簿管理為主轉變為以系統操作、財務分析、數據信息管理和經營管理分析為主。所以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要轉變工作思想,在工作模式、工作重心上相應地進行調整。其次在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后,企業中的財務工作由以月為單位匯總資料,進行滯后性的財務管理的模式轉變為實時采集財務資料,實時進行管理,這就要求財務工作要更多做好監督和分析工作,通過及時運用財務信息發現問題,提交管理層注意,從而讓企業管理達到更高的及時性和嚴密性。
二、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產生的優勢
(一)降低成本
通過建立現代化的財務共享中心系統,企業在財務信息的采集計算上可以做到很多信息實時采集,即刻就能納入管理端進行應用。同時對于一些復雜的財務數據統計計算、財報指標生成,依據系統的自動功能也可以立即實現。這就大幅提升了財務工作的效率,減少了以往依靠人工進行數據采集計算投入的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所以,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可以獲得有效提高,信息采集利用成本都能得到顯著降低[2]。
(二)提升效率
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企業還可以在會計信息的統計上利用系統功能,把一些事務性的數據統計核算工作完全交給計算機自動完成,如定期生成資產負債率、定期分析各類財務指標是否出現異常狀況,這些如果在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下,都需要財務人員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才能完成,但是交給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利用計算機強大的程序計算功能,瞬間完成以上工作。這就極大地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讓會計信息的統計核算變得十分容易。
(三)保障會計信息合規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各項工作都要遵守嚴格的紀律,財務人員要在各項工作中嚴格依據制度規定開展工作,時刻牢記不能違反紀律,這樣才能保障財務工作達到較高的規范化水平。而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后,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的采集計算和存儲利用,都由事先編寫好的程序規定具體標準,因為程序設計必然是先要保障各項指標合法合規,符合企業管理制度要求的,所以由財務共享中心采集計算得出的各項財務信息數據必然是合法合規的,不會因為在規范性方面出現問題而影響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導致數據失真 。
(四)保證會計數據真實性
以往傳統的財務工作模式下,如果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出現錯誤,在數據計算上粗心大意,都有可能導致會計數據出錯,在信息真實性上出現問題[3]。但是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后,很多財務數據信息的采集是按照程序由計算機自動采集計算出來的,并在傳輸存儲過程中完全以無損數據壓縮格式進行,所以也不會出現數據存儲傳輸方面的差錯,這就可以使會計數據最大限度地保障真實性,減少數據失真可能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困擾和阻力。
三、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產生的問題及難點
(一)企業對財務共享工具的理解存在偏差
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十分重視進行內部信息化建設,也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系統,不過一些企業在對財務共享工具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導致財務共享中心的功能無法全面有效地發揮出來。這樣就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滯后性管理上,很多原本可以依靠財務共享中心能夠實現實時監督、實時決策、實時管理的職能,因為管理層對財務共享中心的理解存在偏差而沒有有效發揮利用起來。另外因為管理層依然抱持著財務人員主要負責數據采集統計和計算的老觀念,不注意發揮財務共享中心在財務管理上的作用,使得利用財務共享中心可以進行的審計監督、風險評估、市場預測等功能無法有效發揮利用起來,導致功能閑置,應有的提升企業管理質量的作用開發利用不充分。
(二)忽視財務共享下的涉稅風險
一些企業在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系統后,不注重涉稅安全問題,在稅務籌劃上依然采用以往粗放簡單的籌劃方法,而因為企業的每一項管理活動都可以由財務共享中心系統自動記錄,所以企業在稅務籌劃上一些不太合規的行為數據自然也被記錄在系統中,一旦遭遇稅務部門查稅,只需登錄系統審查企業的相關數據信息,自然可以發現企業在稅務籌劃上一些不合法、不合規的行為。另外企業的稅務籌劃中很多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活動,在申報數據、申請優惠額度上,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存在偏差,這些也會自動記錄在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系統中。企業不注意在稅務籌劃上做好自身的合規性審查,不注意自律,在財務共享機制下,很有可能因為數據信息的實時自動記錄與共享性而讓自身面臨涉稅風險。
(三)對財務共享情況下的內部審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企業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以后,通過利用中心平臺的數據自動采集分析功能,企業原本可以通過設定程序,由共享中心自動監督監控各個部門財務指標的運行狀況,發現有指標異常,立即由系統自動報警,提醒財務人員及時介入進行審計核查。但是很多企業并不注意合理利用財務共享中心系統的這一監督功能,在審計上依然依靠財務人員以人工查賬方式開展審計工作。而人工查賬必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同時被調查部門和個人也會提前有所警覺,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采取各種措施逃避審計檢查,從而導致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出來[4]。企業沒有注意到可以利用財務共享中心系統的自動數據采集與分析監督功能,不注意把審計工作的一些職能交給自動化、智能化的財務共享中心系統去執行,而在審計上依然過度依賴于人工審計,這必然導致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有效性難以盡如人意。
四、財務共享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提升策略
(一)正確理解財務共享工具的功能和價值
在當今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把財務管理工作中一些事務性的工作、簡單的數據統計計算工作交給計算機系統自動完成,已經成為現代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科技化升級的必然趨勢。所以企業在這樣的潮流推動下,要積極理解新一代的信息化、網絡化、電算化財務管理模式,利用好財務共享中心系統的各項功能。數據采集計算、制作報表、生成財報指標、存儲檔案信息的工作,通過設定程序,交給系統自動實現,而讓財務人員主要負責管理會計方面的工作,通過正確理解財務共享工具的功能和價值,把可以由系統自動完成的工作進行電算化改造,而讓財務人員把工作重心進行轉移,專注負責無法由程序系統完成的更復雜、更需要動用人力去完成的工作。通過做好財務工作的分工,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的企業運行平臺,讓數據統計加工計算與財務管理分離開來,構建以管理會計為主的財務系統,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好財務共享中心的強大功能,讓其發揮出更多更大的作用[5]。
(二)強化內部審計,規避財務風險
因為企業建立的財務共享中心系統是自動化運行、程序化運作的計算機系統,所以只要提前編制好數據統計與監督的程序,就可以把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交給系統自動實現。企業可以通過在財務共享中心中建立內部審計的專門模塊,由企業的監事會掌握該模塊管理權限,財務人員只能在監事會人員監督下操作該模塊,從而建立直屬企業最高決策層的內部自動化審計機制。企業利用中心平臺的數據自動采集分析功能,通過設定程序,由財務共享中心自動監督監控各個部門財務指標的運行狀況,并按照各項財務指標的歷史數據,合理設定運行參數的上限與下限,如果發現有指標異常、有明顯超出上下限的情況,立即由系統自動報警,提醒財務人員及時介入進行審計核查。這樣通過利用系統的自動信息采集與監督功能,自動識別企業運行管理上的異常情況,可以通過建立自動化、智能化,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實時進行審計監督的內部自動化審計機制,從而有效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嚴密性和有效性。
結論
綜上,隨著現代社會的科技化發展,企業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納和接受,并逐漸成為當今時代主流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在這樣的潮流中,企業只有勇于迎接挑戰,勇于創新,把握機遇,積極地投身到財務信息化升級的隊伍中,才能更好地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讓自身時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受筆者水平所限,本文在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上還存在很多不足,不過希望能拋磚引玉,通過對其中一些代表性問題的解析,為企業更好地運用現代高新科技進行財務管理系統升級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陽路平.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20(31):151,153.
[2]孟貴珍.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探析[J].中國中小企業,2020(08):123-124.
[3]劉艷.財務共享對于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0(14):142-143.
[4]李燕華,路立敏.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8):112-113.
[5]田青.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實施策略分析[J].納稅,2020,14(07):37-38,41.
作者簡介:孫小利(1984-),女,漢族,安徽合肥人,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