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財政廳
湖北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的決策部署,圍繞“集中資金凸顯規模效應、突出機制帶動項目建設、抱團發展推動均衡持續”的目標,以縣級為實施單位,創新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示范片建設,實現美麗鄉村串珠成線、連線成片、抱團發展,促進農業更高效、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富裕。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支持57個縣(市、區)開展示范片建設,宜昌市、襄陽市等5個市州已實現縣市全域推進,分別占全省縣級單位的55%、地級單位的38%,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的農村綜合改革標志性工程,成為荊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深入總結近年來開展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21年湖北省啟動農村綜合改革示范片建設,因地制宜探索農村綜合改革財政支農的有效路徑。
(一)創新抱團發展
在推進示范片建設伊始,立足資源稟賦,突出地域特色、區域優勢和創新引領,選擇一個鄉鎮或相鄰鄉鎮的若干個可連線成片的行政村組成項目片區,推動人才、土地、資金、產業、信息等優質資源“攥拳”聚攏,以黨建聯合、產業融合等多種形式推動多村聯合發展,實現資源共融、發展共享。如秭歸縣探索“黨建引領、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互促共進”發展路徑,將“組織鏈”嵌入“產業鏈”,成立聯合黨支部,組建“柑橘產業聯盟”,整合各方資源、力量,構建上下貫通的黨建引領鏈、串起環環相扣的融合產業鏈、形成強村富民的發展利益鏈。
(二)創新一體推進
創新思路和方法,統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村級組織運轉、鄉村治理等工作,強化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一體推進,激發鄉村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如宜都市搭建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開發“宜都一家親”手機APP,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便民服務機制,探索建設智慧村莊、智慧小區,推動科技賦能重塑文明和諧鄉風。
深入學習借鑒財政部推進試點工作的經驗做法,為更好發揮先行先試、機制創新的示范引領作用,湖北省采取“縣級申報、材料評審、公開答辯、綜合評議”的方式,通過競爭立項擇優選擇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基礎條件優勢明顯、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基礎好的縣(市、區)開展示范片建設。
(一)引入競爭機制

通過透明公正的競爭機制,引導各地圍繞資源稟賦、優勢特色、規劃編制等方面精心準備申報方案。縣市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為示范片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通過設置統籌投入、績效管理等評分指標,充分調動縣市“集中財力辦大事”的積極性,引導各地通過本級預算安排、統籌項目資金、吸引市場主體和金融資本等形式,不斷加大片區投入保障力度。
(二)堅守綜改底色
通過“多中選好、好中選優”的機制進一步強化績效導向,優先選擇一批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成效顯著、資金管理水平較好的縣市開展示范片建設,鼓勵各地堅守“民主議事、人民至上”的綜改底色,圍繞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實行自下而上民主決策機制,優先建設村民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公益項目,真正把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如丹江口市示范片規范村民議事流程,拓展村民參與平臺,精準、及時摸清群眾需求,將群眾合理期盼融入示范片建設規劃,切實做到把項目“建什么、怎么建”交給農民,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湖北省在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示范片建設過程中,堅持機制創新與項目建設并重,加強改革集成和政策協同,總結有效經驗模式,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文旅“三位一體”。
(一)推進共同締造
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要求,指導示范片項目縣運用共同締造的“五共”理念和方法,即:集中民智決策共謀,群眾投工投勞參與項目共建,建立項目管護長效機制實現項目共管,組織群眾對項目建設效果進行共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建設成果共享。如枝江市建立黨群連心站、七點議事廳等議事平臺,探索實施“看、開、定、比、評、曬”六字工作法,實現“群眾開單子、代表遞點子、專家出方子、組織找路子、幸福一家子”,相關做法獲得省委書記王蒙徽同志充分肯定,曹店村獲評“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
(二)完善聯農帶農
在推進示范片建設過程中,著力創新更緊密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推進共同富裕。如谷城縣示范片依托茶葉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群眾主動參與經營,120家農家樂遍地開花,片區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由2020年的1.7萬元增長為現在的2.5萬元,片區“堰河集體共富”有關做法在全省推廣。
湖北省聚焦目標任務,持續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優化績效評價辦法,不斷提升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一)強化建設監管
建立健全事前方案審核、事中督辦考核、事后績效考評全過程閉環管理的工作機制,圍繞示范片建設推進、支持政策落實、年度預算執行、機制創新探索、經驗總結推廣、建設成效發揮以及是否存在違反負面清單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管,確保示范片促農增收、機制探索、撬動社會投入等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二)強化激勵導向
通過聘請第三方開展績效評價,對示范片的規劃執行、項目建設、建成效益等進行全覆蓋評價。加強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實行分檔獎勵。同時將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好、示范片建設成效明顯為前置條件,擇優推薦申報國家級試點項目,強化正向激勵效應,不斷提升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