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雅
2024 年2 月5 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2023 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專家委副主任陳斌主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經濟師葉定達發布了2023 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整體情況并對2024 年機械工業走勢進行了預判。特邀嘉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出席本次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2023 年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
2023 年,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雖然經歷波動起伏,但運行態勢總體向好。2023 年第1 季度和第2 季度增速由低向高,第3 季度增速放緩,隨著一批穩定經濟政策措施的集中出臺與落實,第4 季度行業運行再度回穩向好,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平穩增長。
機械工業產業規模再上新臺階。截至2023 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12.1 萬家,較上年增加了1 萬家,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例達到1/4。
在增加值方面,2023 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高于全國工業和制造業增速4.1 和3.7 百分點。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5 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增加值全部增長,其中電氣機械和汽車起到突出帶動作用。重點監測的120 種主要產品中,61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其中,汽車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全年汽車產銷量突破3 000 萬輛,乘用車和商用車均實現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950 萬輛左右,占汽車總銷量的比重升至31.6%,產業結構調整效果顯著。
在效益指標上,2023 年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9.8 萬億元,同比增長6. 8%;實現利潤總額近1. 8 萬億元,同比增長4. 1%。
在投資上,2023 年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5 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中,汽車、電氣機械投資高速增長,增速分別為19.4%和32.2%。
在出口方面,2023 年機械工業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09 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7%,連續第3 年超過1 萬億美元。具體來看,進口額3 045.1 億美元,同比下降7.6% ;出口額7 830.2億美元,同比增長5.8% ;實現貿易順差4 785.1 億美元,同比增長16.6%,機械工業貿易順差再創歷史新高。
行業發展中的亮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新動能加速培育;創新引領重大裝備穩步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提速;出口貿易結構持續升級。
行業運行中的困難問題:市場需求疲弱訂單不足;賬款回收難問題延續;價格下行擠壓利潤空間;外貿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發展不均衡部分行業下行壓力較大。
2024 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 以上
展望2024 年,機械工業運行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從國際看,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沖突多點爆發,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增長動能不足。此外,發達經濟體對供應鏈多元化訴求提升,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大國間在關鍵領域的博弈加劇。機械工業外貿市場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和較大下行壓力。
從國內看,宏觀經濟環境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投資意愿不強、消費不及預期等困難,部分行業存在重復布局、競爭加劇、價格下行等情況。但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支撐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因素不斷積聚增多。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二是降準降息、減稅降費等宏觀經濟政策和一系列穩增長的行業政策效應將持續釋放,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有效改善機械工業發展環境、增強市場信心、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三是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新基建等將進一步加快實質性建設,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區域發展重大戰略等舉措將進一步落地,這將為機械工業釋放更大市場需求;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綠色發展推動生產、消費加速轉型。
總的來看,2024 年機械工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綜合判斷,預計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延續穩中向好的總體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 以上,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