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軍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者反復脫出肛門外,出現出血或者嚴重影響生活時,需采取手術治療。然而,手術只是治療的一部分,術后的康復同樣重要。正確的護理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痛苦,更有助于傷口快速愈合。本文將詳細探討痔瘡手術后的護理要點,幫助患者更好地進行自我護理和康復,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
痔瘡的基本概念
痔瘡通常是由于肛門和直腸周圍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柔軟的靜脈團,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類型。其中,內痔位于肛門內部,主要癥狀為便血和痔核脫出;外痔位于肛門外部,通常表現為肛門周圍的疼痛和腫脹;混合痔則是內痔和外痔的混合體,具有上述兩種類型的癥狀。
痔瘡形成的原因有多種,包括久坐、缺乏運動、飲食習慣不良、便秘、腹瀉等。
治療痔瘡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硬化劑注射、手術切除等,需要根據病情來決定。
痔瘡手術后傷口及疼痛護理
(1)控制排便:術后3 d內盡量避免排便,以利于傷口愈合。如有需要,術后2 d內可口服減少腸蠕動藥物,控制排便。之后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排便,便秘者可口服緩瀉劑,切勿灌腸,以免引起局部損傷,影響傷口愈合。
(2)清潔傷口:每次排便后,使用溫水輕輕清洗肛門及周圍區域,避免使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清潔劑。清洗時要輕柔,不要用粗糙的紙巾擦拭,以免刺激傷口。洗后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拍干,保持肛門干燥。
(3)更換敷料: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更換傷口敷料。更換敷料時要洗手,輕輕除去舊的敷料,避免觸碰傷口;然后,用新的敷料輕輕覆蓋傷口,注意不要包扎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4)坐浴:根據醫生的建議,可使用溫水坐浴緩解傷口疼痛和腫脹。將40 ℃左右的溫水倒入干凈盆中,加入適量的鹽或高錳酸鉀,將肛門部分浸泡在水中,每次10~15 min,每天1~2次。坐浴后,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拍干。
(5)使用藥膏:根據醫生的建議,在傷口部位涂抹藥膏,如紅霉素軟膏、濕潤燒傷膏、莫匹羅星等,以預防感染和促進愈合。涂抹藥膏時要輕柔,避免觸碰傷口內部。
(6)口服止痛藥:遵循醫生的建議按時服用止痛藥。常見的止痛藥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阿片類止痛藥等。服用止痛藥時要注意劑量和用藥時機,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7)局部用藥:可在肛門周圍輕輕涂抹藥膏,如利多卡因凝膠等,以緩解疼痛。
痔瘡手術后飲食護理
(1)術后1~2 d內以無渣或少渣流質、半流質飲食為主。
(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全麥面包、燕麥、蔬菜、水果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痔瘡手術后,患者應增加這些食物的攝入量。每天至少食用5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證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
(3)保持水分充足:攝入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軟化大便,預防便秘。每天至少喝8杯水(250 mL/杯),特別是在干燥的環境或氣候下,要適當增加飲水量。同時,避免飲酒和含糖飲料,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便秘,造成局部腫脹和充血。
(4)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料:痔瘡手術后,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和飲料,如辣椒、咖啡、酒等。這些食物會刺激肛門和直腸,加重病情或引發疼痛。此外,減少高脂食物的攝入,減輕腸道負擔。
(5)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在痔瘡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內,盡量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條、蒸蛋等。避免食用難消化的食物和易脹氣的食物,如豆類、糖類等。這些食物在腸道內發酵后會產生氣體,可能導致腹脹和不適。
(6)規律飲食: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以免影響腸道健康。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干凈或變質的食物。
痔瘡手術后生活護理
(1)保持規律作息: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
(2)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預防痔瘡復發。建議選擇輕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等,避免劇烈或長時間運動,以防過度疲勞。
(3)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釋放壓力和焦慮情緒。可以嘗試進行冥想、深呼吸、聽音樂等方式來放松心情,同時與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
(4)避免久坐或久站: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增加肛門和直腸部位的壓力,不利于痔瘡的恢復。建議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適當的活動,如起身走動、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等。
(5)提肛運動:在痔瘡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內(1~2周),適當進行提肛運動有助于改善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可以嘗試收縮肛門5~10 s,然后放松5~10 s。重復進行,10~15次/組,每天進行3~4組。之后可逐漸增加收縮和放松的時間,以增強括約肌的力量。
(6)心理調適:痔瘡手術后可能會帶來一些不適和疼痛,患者可能會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此時,要與家人和朋友交流、進行適當的放松活動、聽音樂等,以緩解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保持肛周清潔衛生、合理飲食、健康的生活習慣、疼痛管理與心理調適以及定期復查與傷口檢查等方面的精心護理,可有效促進痔瘡患者術后傷口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