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梅
核磁共振檢查技術是現代醫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影像學中的高端設備。一些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前存在顧慮,認為有核輻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事實果真如此嗎?
什么是磁共振
磁共振又稱為核磁共振成像(MRI),原理是利用強磁場和射頻脈沖激勵人體中大量存在的氫質子而成像。具體來說,檢查時人體會置身于強磁場中,接受射頻脈沖的激勵,體內的氫質子在磁場作用下不停偏轉、回復,產生感應電流并被接收、轉換,經計算機重建而成圖像。
核磁共振檢查安全嗎
核磁共振的核是指氫原子核,與放射性核素完全是兩回事。因此,核磁共振檢查中不存在核輻射的風險,對人體無傷害性。此外,技師在操作核磁共振設備時會嚴格遵守規范,確保每位患者能在最舒適的狀態下接受檢查。
核磁共振掃描的優缺點
核磁共振的優點
(1)檢查安全,沒有電離輻射,對人體不會產生傷害,老少皆宜。
(2)檢查方法采用多序列、多方位、多參數成像技術,掃描速度快、組織分辨率高、圖像清晰度高。
(3)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率,能清楚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軟組織結構。
(4)作為肝臟疾病的“偵察兵”,能準確診斷是肝囊腫還是肝臟血管瘤,是原發性的肝癌還是繼發性肝癌;不僅可以判斷有沒有脂肪肝,還可以顯示范圍嚴重程度;評估肝硬化、肝癌治療后的效果。
(5)對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干、脊髓等病變有明顯優勢。
核磁共振的缺點
(1)接近磁共振檢查區,會聽到“咚咚嘀嘀”時間長短不一的聲音,其音量高達80~118 dB,主要與磁場梯度系統的切換有關,不可避免。非腹部檢查的患者,可佩戴耳罩或耳塞降低噪聲。
(2)檢查費用比較昂貴,檢查時間相對較長,腹部檢查者呼吸配合度要求比較高。
核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相對禁忌證
體內有金屬固定物,如心臟起搏器、人工瓣膜、人工關節、支架、人工電子耳蝸、眼球內金屬異物者、動脈瘤夾、彈片等,檢查前經手術醫生確認為非磁性物體方可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為相對禁忌證,檢查時必須嚴密觀察,以防受檢者因磁場作用出現偏離、移位,甚至受熱量影響灼傷皮膚,或對體內其他重要器官組織造成傷害等一系列危險后果。
絕對禁忌證
(1)病床、平車、治療車、輪椅、擔架、剪刀、鑰匙、硬幣、發夾等吸磁性物體均禁止進入磁場內。由于強磁場的作用,吸磁性物體一旦接近就如同子彈一般的速度迅速飛向磁體,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機器破損。
(2)手機、手表、磁卡、電腦等物品入內,受到強磁場作用會出現消磁現象,無法正常使用。
(3)體內有固定的鋼釘、鋼板,體外有金屬拉鏈紐扣、皮帶頭、文胸等磁鐵類物質,不但影響磁場的均勻程度,而且最主要會干擾圖像,形成偽影,不利于病情診斷。
(4)針對體溫超過38.5 ℃的高熱患者,為防止意外的發生,禁止做核磁共振檢查。
釓類對比劑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增強掃描注射釓對比劑已成為核磁共振疾病診斷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方法。釓類對比劑分為線性和環狀兩種類型,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液體,主要起到顯影作用。給藥方式主要通過外周靜脈注射,但為防止對腎功能損害,不建議連續增強用藥。若非病情需要,做兩種增強檢查至少間隔4 h以上。有釓類對比劑過敏者禁止使用,但過敏發生概率很低。
做好配合工作
檢查過程中應保持原位不動,因為細微的移動就會出現移動性偽影、圖像不清晰,影響檢查效果。腹部檢查患者需要禁食水4~6 h,檢查中需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令,進行吸氣—呼氣—屏氣等步驟。吸氣和呼氣時間都很短,但屏氣需要15~20 s,檢查前患者應做好充分的練習準備。泌尿系統檢查前需要大量喝水,保持膀胱充盈狀態即可。此外,核磁共振檢查會對人體產生熱效應。射頻所產生的熱量與磁共振頻率有關,磁共振頻率越高,所產熱量越大,熱效應越明顯。所以在檢查過程中,有的人會感到局部或全身發熱,這一般對人體沒有影響,不用擔心,隨著檢查結束體溫會逐漸恢復正常。
特殊人群檢查須知
(1)對于患有幽閉恐懼癥、精神疾病,或過度緊張、焦慮等無法完配合的患者,應了解其無法配合的原因,做好心理指導,并由專職醫生和家屬陪同檢查,檢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
(2)懷孕者在檢查前,需要B超檢查確認孕期>12周,方可行核磁共振檢查。
(3)高齡老人或幼兒需要在安靜狀態下做核磁共振,否則成像質量會受到影響。
B超、X線、CT與核磁共振檢查的差異
(1)B超檢查:利用超聲波形成回聲的原理進行檢查。超聲能朝一定方向傳播,且可以穿透物體,當遇到障礙時會產生回聲,再通過儀器進行收集,并顯示在屏幕上。
(2)X線檢查:原理是利用X線的穿透作用,對人體結構進行透視或掃描。缺點是受制于深淺組織的影像相互重疊和隱藏,有時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攝;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
(3)CT檢查:用X線束對人體某部進行斷層掃描,從而獲得被檢部位的斷面或立體圖像。CT檢查存在一定的電離輻射,對人體軟組織檢查對比度相對較差。
(4)核磁共振檢查:最大優點是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相比CT的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檢查能獲得多方位的原生三維斷面成像,組織分辨率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磁共振技術以其獨特的原理,廣泛應用于醫學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核磁共振將能提供更多關于疾病的詳細信息,助力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