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經沙場,英魂歸鄉
——給英雄先輩的一封信
尊敬的英雄先輩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回來,向你們致敬。從2014年開始你們已經陸續回到了家鄉,你們的親人、后代都盼望與你們團聚。
2013年,中韓雙方本著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的遺骸在韓國仁川踏上回鄉之路。運送烈士遺骸的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后,空軍派出兩架殲-11B戰機迎接護航。中國政府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半個多世紀埋骨他鄉的英魂終歸故里。如今已有938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
在儀式現場,那沉重的骨灰盒披上了紅色的國旗,偉大的祖國給予了先烈們最高的禮儀。晴朗的天空下和平鴿展翅飛翔,槍聲為他們譜寫了一首悲壯的贊歌。當他們被送到烈士陵園時,他們終于可以好好地睡覺了。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火與思鄉,這下終于能回家了。去時少年身,歸是英雄魂。鐵血今猶在,山河已無恙。感謝你們的付出,換來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在場幾位老兵眼中浸滿了淚水。昔日的戰友如今陵前重逢,讓我們這些后輩也滿是悲傷,但也激勵我們擔起家國重任,砥礪前行。
在這里,再一次感謝為國家默默奉獻與犧牲的抗美援朝英雄們。因為你們才有了今天的中國以及獨屬于中國人的安全感。
此致
敬禮!
×××
××年××月××日
寫書信,一定要注意訴說的對象,給不同的對象寫信,所談的內容是不同的,抒發的感情和使用的語氣也不同。書信抒情性很強,不能寫成新聞稿,也不能寫成演講稿。原作就沒有很好地完成書信任務、抒情任務,而是寫成了新聞稿,語言互動感也不足。書信寫作,考生一定要注意明確任務主線是雙方的交流對話,這與日常習作中已經養成的語言表達習慣不同。書信語言要有互動感,要運用書信特有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祭奠亡靈,英魂歸鄉
——給志愿軍烈士的一封信
(原文題目中的“英雄”范圍廣,這里直接突出作文的寫作對象“志愿軍”,書信目標更明確。)
◎劉超凡
敬愛的志愿軍烈士:
你們好!60多年、20000多個日夜的等待,你們——終于回家了,也終于能和親人團聚了。我們向你們致敬,以你們為驕傲。(將年月用數字表示更能夠突出等待時間的漫長和烈士回家的不易、迫切。)
還記得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嗎?(切合書信體交流的語氣,以對話形式引出戰火紛飛的歲月。)在抗美援朝的五次戰役中,你們在武器裝備落后的情況下以智慧、勇氣、鮮血取得了勝利。(注意書信體第二人稱的使用。)“壯士懷德,寄身鋒刃。”現如今,你們終于能夠回到祖國。埋骨他鄉半個多世紀,你們的英魂終歸故里。(引用詩句,表達對志愿軍烈士們的緬懷和敬意。)
沉重的骨灰盒披上了紅色的國旗,祖國以最高的禮儀迎接你們回家。我看見,晴朗的天空下和平鴿展翅飛翔;我聽見,槍聲為你們譜寫了一首悲壯的贊歌。(運用“我看見”“我聽見”的形式,增加抒情濃度。)歇歇吧,烈士們,你們終于可以好好地睡覺了。去時少年身,歸是英雄魂。鐵血今猶在,山河已無恙。感謝你們的付出,換來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歇歇吧”語氣委婉、悲切,是對英雄回家的深情呼喚。)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我看到在場幾位你們的戰友眼中浸滿了淚水。昔日的戰友如今只能在陵前重逢,讓我們這些后輩也滿是悲傷,但也激勵我們擔起家國重任,砥礪前行。
“魂兮歸來,以反故鄉。魂兮歸來,維莫永傷。”讓我再深深地為你們鞠一躬,向你們致敬!(升格后的作文以表達對英雄的崇敬和感謝為情感主線,引用志愿軍烈士安葬祭文,使結尾更深情。)
此致
敬禮!
×××
××年××月××日
【山西太原六十中高(129)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