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麗波 李紅梅
摘要:結合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文章針對運籌學課程的特點以及目前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三個維度展開改革,并通過搭建古今教學案例庫、案例教學法和混合式教學法的運用、開設特色實驗等一系列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運籌學;案例資源庫;案例教學法;混合式教學法;特色實驗
一、引言
運籌學課程強調利用數學分析的方法,通過建立、檢驗和求解數學模型以達到最優化的決策目標,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思維方式、數學建模思想和定量分析能力。
運籌學課程是青島濱海學院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專業的基礎課程,具有理論內容較難、知識面覆蓋較廣等特點,基本包含了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目標規劃、圖與網絡分析、網絡計劃、決策分析、運輸問題等內容。
青島濱海學院以應用型人才為基本的培養目標,強調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輸出高素質人才。因此,要想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青島濱海學院需要結合人才培養目標,開展課程教學改革。
二、青島濱海學院運籌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專業背景結合得不夠緊密
運籌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所涉及的領域較多,青島濱海學院現使用的教材以規劃教材為主,案例主要偏向經濟管理方向。以工程管理專業為例,青島濱海學院針對工程專業的案例內容較少,存在與專業應用領域脫節的問題。
(二)課程理論性強,應用能力訓練不足
經統計,青島濱海學院的運籌學課程教學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重點放在了數學公式、模型推導和計算上,尚未開設相關的實驗類課程,對實踐應用的關注較少,而一旦缺乏實踐環節,學生遇到具體問題后就不懂如何解決。運籌學作為一門工具類課程,學生若不能通過實際問題的鍛煉,就不能完全掌握運籌學這個有效工具。
(三)學生學習難度大,課堂沉悶
運籌學課程理論性較強,知識模塊、數學模型較多,且不同章節的知識點相互穿插。目前,青島濱海學院教師仍以傳統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學習難度較大,學習積極性不足,課堂氛圍沉悶。
基于上述問題,本文結合運籌學課程特點以及目前的教學現狀,致力于研究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讓課程回歸解決問題的本質,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這個工具,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三、基于實踐應用視角下的運籌學課程創新教學
針對上述問題梳理改革點,青島濱海學院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組織方面開展全要素的課程改革,打造“閉環互輔”的有效課堂。
(一)“理實與古今”相融合,使教學內容更具應用性
為了實現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支撐,青島濱海學院將課程理論知識模塊化。橫向上,青島濱海學院提取與工程管理專業更為相近的理論和案例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縱向上,青島濱海學院延伸教學內容,從中國傳統文化到現代科學都有涉獵,實現知識的傳承與發展,使教學內容更加立體、豐富、有效。
1.通過理實結合,使教學內容專業化和具體化
以青島濱海學院的工程管理專業為例,教師著重選取難度適宜的工程實踐案例,既強化和夯實專業基礎知識,又增強運籌學課程的趣味性;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
在青島濱海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分篇章從企業中選取專業案例,建立工程案例庫。例如,在規劃篇,教師選取施工場地規劃問題、鋼筋下料問題、項目投資方案組合、工程土方調配、施工材料運輸、施工設備調度、施工設備更新等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在圖與網絡分析篇,教師偏向于前期決策,如路線規劃、工程項目網絡計劃、工期費用優化等問題,選擇工程實例數據進行分析;在存儲篇,教師針對建筑材料采購與存儲問題進行分析,使訂貨、運輸、存儲的總費用最小。通過搭建上述模塊的企業真實案例庫,教師既能增強課程的體驗感,讓學生身臨其境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又能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構建問題的數學模型并求解,做出最優決策,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通過古今融合,使教學內容豐富化和有趣化
運籌學的發展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交叉學科。運籌帷幄的思想古已有之,教師若能從古書、古詩詞、古典案例中挖掘“運籌帷幄”思想,搭建古代經典教學資源庫,可以讓學生從傳統文化中感受課程的魅力,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有趣,實現文化的傳承。
以青島濱海學院的工程管理專業為例,教師主要選取學生熟知的“田忌賽馬、圍魏救趙、丁渭修皇宮、沈括運梁、齊民要術”等經典典故,因為這些案例蘊含了豐富的運籌學思想。“田忌賽馬”是經典策略問題,學生分角色加以探索并運用理論進行解釋;“丁渭修皇宮”的案例中,充分體現了統籌優化的思想。現代案例中則主要選擇“中國郵路問題、華羅庚的優化理論、錢學森的故事”等經典案例。通過“中國郵路問題”的學習,學生明白了理論來源于實踐的道理,強化實踐意識,領略其中的智慧和魅力,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混合式教學”,實現學生從知識到能力的轉變
1.充分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并以小組形式完成案例的深入探索,實現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這種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問題解決思路和框架。這樣一來,學生能逐步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建模—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
2.運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運籌學課程理論內容較多,為了進一步擴充課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結構,青島濱海學院各專業教師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線下運用“工程實例+古典案例”雙案例資源平臺,方便學生學習。這種模式能充分發揮教師引導和監督學生、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導作用,教學立足點全面轉向“以學生為中心”,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開設特色實驗課程,以實現理實結合的目的
針對工程管理專業,青島濱海學院還開設了特色實驗課程,以古典案例為基礎,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演繹經典案例,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體會“運籌帷幄”的魅力,同時輔以計算機軟件展開求解,綜合剖析案例中的運籌學思想和理論,身臨其境地感受古人魅力,體會“運籌帷幄,科學決策”的課程精髓。
(三)運籌學課程教學組織實施情況
通過上述的全方位改革后,青島濱海學院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傳統文化為先導,結合“傳統文化+現代理論+工程案例+信息化教學”的四維教學內容,輔以古典案例和計算機求解軟件。教學組織實施相較傳統教學有較大變化,具體教學實施過程如下。
第一步,課前學習,包括“案例導入+學生自主學習+案例剖析”三個環節。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線上課程資源,分析教師給定的專業案例內容,做好預習工作,學生以小組形式對案例問題進行分析,并通過查閱資料初步提出解決方法。
第二步,課中教學,包括“教師講授+小組討論+模型構建+案例分析”四個環節。教師通過“學生課前學習任務反饋—教師講解理論內容—學生小組討論—構建案例問題數學模型”四個模塊,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案例問題,在任務中進行實操演練。
第三步,課后學習,包括“軟件實操—案例應用—創新提升”三個環節。學生以團隊形式運用求解軟件解決課前的問題,找到問題的最優答案,同時參考特色實驗課的古典案例,多方推演,活學活用,以此增強課程的應用性。
(四)課程教學改革實例解析
運籌學課程在教學全過程中形成、發展和完善了一些特色的教學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示范和輻射效應。下面,筆者以工程土方調配問題為例進行簡要分析。
1.課前線上學習環節
課前,教師給出青島濱海學院大珠山新校區的圖紙及標高,讓學生根據測量學的內容進行土方量計算及方格網劃分,同時進行線上理論知識學習。
2.線下課堂教學環節
線下環節,教師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鏈條展開教學。第一步,教師提出問題,給出運輸問題的定義并明確基本要素,同時給出常規思維下的調配方案,學生進行初步分析和判斷是否為最優,融入最優化的意識。第二步,學生分析問題,教師講解求解方法,并引導學生逐步根據表上作業法進行求解,強化學生的探索精神、系統思維和嚴謹認真的職業態度。第三步,學生通過計算得出最優的調配方案,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課前的方案和最優方案,總結自己的收獲。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環節,教師要強化統籌優化、科學決策、效率提高等理念。
3.課下應用分析環節
結合所學內容,學生以小組形式分析“沈括運糧”問題與土方調配問題的相似性,并針對理論知識和內涵進行模擬推演,拓展應用領域,達到舉一反三和學做合一的目的。
四、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青島濱海學院運籌學課程教學現狀,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解決理論知識和應用實踐脫節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通過上述改革,青島濱海學院運籌學課程既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傅勉.基于MOOC+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探索:運籌學實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22(24).
[2]楊青.運籌學課程協同育人模式研究[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22).
[3]羅晨.“運籌學”的理論、案例、實驗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44).
[4]雷紅軒,酈麗.“新工科”背景下運籌學實踐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5).
[5]劉娜,毛薦其.應用型本科院校運籌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教學要素的全方位、多維度整合[J].高教學刊,2023(25).
[6]胡紅萍,白艷萍.針對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運籌學”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0(12).
基金項目:青島濱海學院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應用的運籌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研究”,負責人郜麗波,項目編號:2022JY34。
(作者單位:青島濱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