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葉
【摘要】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在整體行政事業管理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健全完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對規范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體制顯得尤為重要。文章通過闡述當前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運行現狀,分析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規范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縣區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會計 內部控制
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做好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對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質效,防范廉政風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應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并針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和控制管理系統,確保會計核算工作合法合規,防范管理風險和廉政風險,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
內部控制管理包括內控機構設置、制度建設、組織實施和監督考核評價等,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財務會計內部控制。
(一)內控機構設置情況
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普遍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會計內控和審計部門,財務會計內控管理工作通常由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采購部門、紀檢部門、單位領導、局長辦公會、黨組(委)會共同組織實施,并接受政府審計、上級部門檢查、巡視等外部監督,內外部門各司其職,共同開展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工作。
(二)內控制度建設情況
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除了執行《會計法》《政府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等會計基本法律法規外,還執行《預算法》《政府采購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等相關制度,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還制定了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報銷制度、“三重一大”集體研究制度、資產管理制度等,通過內部崗位分設、明確權責、申請審批、集體決策、檢查考核、政府審計等監督制約機制,實施財務會計內控管理,但部分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仍沒有制定專門的財務內控制度。
(三)內控管理運行情況
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通常通過分級授權、崗位分設、預算控制、申請審批、集體研究、公示公開、紀檢監督等方式,加強財務內部管理控制。在大額資產采購和項目建設等方面,執行對外招標、集中采購等制度,確保管理過程公開透明,防止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此外,政府部門還通過財政監督、審計檢查、上級抽查、專項巡視等方式,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一)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縣區級行政事業單位有關人員對財務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夠到位,認為只要執行財務預算、采購等相關規定,按規定進行申請審批,接受上級部門、審計、巡視部門的監督檢查就行了,將財務內部控制理解為財務部門自己對自己的內部控制。因對財務內控工作的理解和認識定位存在偏差,對內控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二)內控崗位設置不合理
根據現行內控管理相關規定,各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崗位責任制,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和相互制約。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單位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資產管理、內部監督等崗位設置不合理,權責分工不夠明確。如縣區級醫療衛生部門下設的鄉鎮醫院,有的只有報賬員一人從事和參與財務工作,存在一人多崗、身兼多職的情況,不相容崗位未完全分開,財務管理工作管理越位、缺位等問題時有發生。
(三)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是實施財務會計內控管理的前提和保障。但有的單位對財務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認為財務內控工作就是財務部門的事,。在對外項目洽談、采購招標、合同簽訂,內部授權審批、預算控制、資金支出、財產保管等相關內控制度機制不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弱化,單位內控工作缺乏根本遵循。
(四)內控制度執行不嚴
有的單位由于內部管理監督不嚴,獎懲不明,財務內控制度未得到嚴格執行,導致內控工作未能發揮應有的監控制約作用。如在工作實踐中,存在財務部門的人員未能全程參與單位重大項目、重要資產、大額資金的計劃、決議、決策等過程,只承擔資金支付的角色,在經主要負責人審批后,才由財務人員審核發票、合同、相關材料等現象的發生,容易帶來流程不合規、手續不完善、資料不規范問題,財務監管失效,引發廉政風險。
(五)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有的單位財務專業人才配置不足,部分財務人員并非專業出身,而是工作中途“轉行”做財務工作,缺乏系統的專業學習,業務素質不高。有的財務人員因專業素養存在差距,沒有堅持原則和守住財經紀律底線,財務收支審核把關不嚴,一味地聽從領導安排,資金支出違規風險較高,甚至發生貪污挪用、侵吞國有資產的嚴重違法違紀行為。
(一)增強內部控制意識
各單位要切實提高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思想教育和宣傳培訓,增強單位全員參與內控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培養其內控管理意識,從而推動財務內控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健全內控崗位設置
各單位應健全財務核算及內控崗位機構設置,配備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會計人員,明確權責分工,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同時,應增強內控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并賦予履行內部審計工作相適應的職權,讓內審人員超脫地實施內部審計和控制工作,打造權威、合理、高效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
(三)完善內控管理機制
各單位應當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全面查找資金使用、資產采購管理、項目建設、會計核算等方面內控管理的薄弱環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管理相關制度。
從單位層面講,一是明確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牽頭部門,抓好財務內控工作的組織管理和統籌協調。二是將內控相關內容職責嵌入財務日常工作,不相容崗位要在職責和人員兩方面相互分離和相互制約,并能相互監督。收支業務、采購業務、建設項目管理等重要崗位人員要定期進行輪崗。三是建立健全集體研究決策機制,單位的“三重一大”事項要納入黨委會、局長辦公等議題,進行集體研究決定。
從業務層面講,一是健全預算管理相關制度,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等工作有章可循。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和方法編制預算,做到編制及時、項目細致、內容完整、數據準確。在預算管理框架內,完善預算收支項目,確保單位財務收支不脫離預算管理范圍。二是明晰業務收支范圍,單位的財政撥款收入、業務收入、非稅收入、其他預算收入等所有收入均納入財務預算編制,進行統一會計核算,實施歸口管理,嚴禁設立小金庫和賬外賬。明確資金支出的范圍,建立監督制約機制,業務談判、合同簽訂、款項收取、錢賬核算等崗位的人員要相互分離。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確資金支出的申請發起、審核、審批,以及對外支付、單據獲取、會計核算和資料保管等崗位人員和具體權責。對采取國庫集中支付的單位,嚴格執行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對照資金支出標準,遵守資金支出的相關報銷流程,加強資金支出的審批過程控制和實際支付控制。三是做好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業務內控監督工作,充分發揮資金效益。加強內部審計,及時發現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四是健全票據使用管理制度。行政事業性票據、非稅票據、稅務發票等票據的領取、使用、保管、銷毀要嚴格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遵守票據使用范圍,建立票據使用管理工作臺賬,按要求及時進行登記,并明確保管責任人員,不得違反規定擅自銷毀、轉借、買賣、代開國家法定票據等。
(四)創新內部控制環境
創新內控環境是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環境優化創新,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提高內部控制監督的權威性。對內控監管部門的組織機構進行優化,由單位“一把手”領導人員負總責親自抓,保證內控監管人員排除不必要的干擾,增強內控工作權威性。要讓內控監督崗位的人員能夠監督、敢于監督,真正發揮管理監督作用。其次,提高內控監督管理人員的認知水平。內控監督管理人員要對單位內部環境具有足夠清晰全面的認知了解,同時應掌握扎實的財務會計監管知識。最后,牢固樹立內控監督思想。單位全體人員要以單位的利益和整體發展為重,正確認識內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動申請監督,避免財務不合規風險發生。
(五)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養
財會人員的業務素養,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目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專業勝任能力不足,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沒有激情。首先,要加強黨規黨紀教育和思想教育,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及使命感,提高財務工作責任意識。其次,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監督考核,嚴格兌現獎懲。要注重人才選拔機制和績效考核制度等,制定和實施激勵機制。最后,要強化專業知識培訓,培訓的范圍要包括財務會計知識、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等必學內容,并對培訓效果進行測試。鼓勵財務人員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注冊會計師等國家認可的專業考試,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和能力素養,通過多種途徑培養技能精湛、業務精通、管理有方的復合型財務專業人才。
(六)提高內控管理信息化水平
各單位要借助現代科學技術開展內控工作,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5G、大數據等手段對單位的內控系統進行更新改造,內控管理系統與財務管理系統同步籌劃、同步開發、相互嵌入,內控系統可以實時抓取財務系統數據進行分析和監督,將內控管理系統中反映的相關風險事項反饋推送至財務系統。
總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是單位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完善和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提高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既能促進單位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又能促進單位強化內部規范管理,從而更好地履行國家公共事務和社會事務的職能,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丁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強化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06):52-54.
[2]張真真.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探究[J].財會學習,2022(02):170-172.
[3]牛宏.淺析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J].中國鄉鎮事業單位會計,2021(11):120-121.
[4]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J] (財會〔2012〕21號). 2012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