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玥



本文率先介紹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現狀,再通過專業的考證與調查,精準找尋出現代建筑設計中古建筑設計的實際運用價值,價值內容包括豐富建筑設計形態價值、展現中華民族精神價值、傳承中華文明文化價值及再現古建筑文化價值等,然后以某古建筑設計為例,詳細闡述其對當前建筑設計的啟發,高效增強古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可持續性。
隨著現代建筑形式的增加,建筑設計元素對建筑設計建設效果將產生較大影響。古建筑在當前建筑形式中帶有獨特性,要在實際建筑設計中科學找尋古建筑設計中的多種要素,將現代設計形式與古建筑要素充分融合,全面增強古建筑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整體價值。
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現狀
一方面,古建筑中的各項設計元素難以與當代建筑設計有機融合。無論是古建筑還是現代建筑,設計的美感多在于和諧性,即建筑設計中的各項目標、理念與元素等都要為此后的建設目標服務,因而該類設計要帶有科學性、實踐性、指導性。當前部分古建筑在實際設計時極易遭受民族風情、地域與歷史等要素影響,存在極強特殊性,較難達成當代建筑設計基礎需求。另一方面,古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思維也與當代建筑設計形成一定沖突。比如,古建筑較難遭受土地面積約束,多依照自身經濟實力和建設水平來開展建筑物設計,因而該類設計的主要特征為景致宜人、講求對稱、進出有度與恢弘大氣等;而當代建筑設計對空間的要求更多,難以全面展現古建筑設計思想,即在有限空間中設計出更多功能。由于人們對建筑物內部功能的要求逐漸提高,現代建筑設計的難度也極大提升,難以與古建筑設計思維充分結合,無法在古建筑設計中提取現代建筑設計要素。
當代建筑設計中古建筑設計的實際運用價值
豐富建筑設計形態價值。當代建筑設計中的設計形式已產生了較大變化,要在古建筑設計中增加全新設計形式,可極大豐富建筑設計形態價值。通常來講,古建筑設計前,要全面規劃該類建筑的整體風格,將古建筑中的各項元素全部投放到現代建筑設計中,使建筑結構設計變得更為全面,有效解決當前建筑設計中的空間問題。隨著歐美建筑設計風格的進入,古建筑設計和發展形態較為單一,對建筑產業的良性發展形成消極影響。操作人員將現代建筑設計引入到古建筑設計中,可適時拓寬建筑設計形態,增加建筑設計形式,此前古建筑設計中的更多元素可進入到現代建筑設計中,為此后現代建筑設計的發展與規劃打下較佳基礎。在融合發展應用古建筑與現代建筑時,豐富建筑設計形態已成為該類發展的必然趨勢,多種建筑設計形式交融的過程中,充分展現出建筑設計形態的多種價值,提升各類建筑設計效果。
展現中華民族精神價值。在觀察古建筑設計中的各項細節時,可發現古建筑設計建設多追求“天人合一”思維,多將中軸線當成設計基準,使該類建筑物始終呈現對稱分布狀態,且功能屬性較為豐富,使人們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滿足,達成“柳暗花明、曲徑通幽”的目標。古建筑設計中的多種元素多展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比如在回廊或門廊兩側雕刻和合二仙、八仙等,展現出人們對幸福美滿、家庭和睦的企盼。當代社會提倡的價值觀念與古建筑設計理念不謀而合,當代建筑設計中也要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精神價值,比如可在建筑柱體與梁體上雕刻竹子、蘭花與梅花等形象,讓更多人體會到該類建筑存在的寧靜致遠、淡泊名利與修身養性等思想品質,積極宣傳中華民族精神,使該類精神宣傳更具動態性。人們在觀賞古建筑時,多審視該類建筑設計中的各項細節,而在觀看當代建筑時更愿意觀看建筑設計結構,需在相關結構設計內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精神的獨特價值,并利用多種方式體現出來,確保多項古建筑元素都能出現在當前建筑設計中。
傳承中華文明文化價值。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還帶有極強的傳承中華文明文化價值功能。具體來看,古建筑設計帶有傳統文化符號性質,在歷史影響下多形成獨特文化載體,人們處在古建筑環境中,會時刻體會著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無論是建筑整體結構還是建筑中的各類基礎材料,都可代表著古建筑設計建設時期的歷史,增進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領悟力。受歷史等其他外部要素影響,古建筑在不同理解階段保存的狀態存在較大差別,難以保留較為完整的古建筑,若要開展現代建筑設計或拆除區域古建筑,則要有效明確該類建筑帶有的中華文明文化價值,利用視頻與圖片形式來保存古建筑中的文化內容,增強古建筑設計的整體文化底蘊。當前建筑設計過程中,若能科學開展古建筑設計,則要將中華文化的獨特價值傳承下來,再與建筑設計需求、建筑行業的時代發展充分結合,切實保留古建筑元素中的實用性、觀賞性與代表性等指標,使人們以更為輕松的方式來看待傳統文化,增強歷史與當前社會的碰撞,使當前建筑設計更具感染力。探明古建筑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含有的傳承中華文化價值,增強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合理規范,確認建筑設計實踐效果。
再現古建筑文化價值。現代建筑設計在參考古建筑設計中的內容形式,多將意象、空間、結構、材料與色彩等要素納入該類設計,無論是運用形態還是運用形式,都不會受到過多約束,可極大展現古建筑的文化價值。比如,將古建筑設計與當代建筑設計充分結合時,要率先考量建筑物的設計用途,明確古建筑設計中的各項文化要素是否與當前建筑設計用途相匹配,對當前建筑設計中的色彩進行適當調整,將文化色彩展現在建筑設計的表現。體現古建筑文化價值的過程中,還要將古建筑文化借鑒要素與現代建筑設計結合,在明確當前建筑設計的具體理念后,還要恰當找尋出古建筑設計理念與各項要素,只有保證雙方設計理念相契合,才能將古建筑中的文化價值充分展現出來。此外,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價值還會體現在建筑設計中的實用性、功能性上,要全面探究各項功能與實用指標的變化范圍,對該類數值變化進行全面規范,引導當代建筑設計體現古建筑設計中的更多要素,在設計內容不斷完善下,有效增強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價值,確保古建筑設計中的現代性、當代建筑設計中的傳統性。
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案例
工程概況。為充分了解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效果,本文以揚州古城為例,詳細探究古建筑設計與現代建筑設計的融合過程。具體來看,揚州古城存在東關街與紫藤園兩類古建筑,正式開展古建筑設計改造前,詳細調查不同區域的具體建設情況,將不同古建筑中的內部指標展現在此后的建筑設計中,促進古建筑結構設計建設數值的合理性、規范性。下圖展示了夜間揚州古建筑的平面圖,借助對該類建筑整體形態的觀察,要發現其與當代建筑設計中的些許區別,對古建筑整體結構進行整體規劃。
明確建筑材料。重新規劃古建筑設計中的各項細節指標時,要明確建筑材料。影響建筑設計質量的結構要素為內外墻、斜面屋頂、天窗玻璃、天窗遮光板與室內地板等,操作人員要全面觀察古建筑設計中各類材料的使用情況,發現當前古建筑中的各項材料多為木質材料,難以展現出現代建筑中的更多功能,應精準替換。表1明確了古建筑內部石級設計建設前的運用標準,將該項標準作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在明確了古建筑石級設計建設前的應用標準后,要根據該古建筑的設計現狀,合理規范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各項材料。以室內地板為例,可選擇花崗石地板,科學檢測該類材料中的各項性能指標,將該類指標融合到當前建筑設計中。針對天窗遮光板來說,要選擇木質遮陽簾,引導該類材料與古建筑整體結構相符合,增強該類材料在使用時的適用性,確保材料運用效果。天窗鋁材與天窗玻璃則要分別選擇金屬或深灰色鋁型材料、低輻射下透明絕緣類玻璃。在面對屋頂結構與斜面屋頂時,則要選擇涂漆結構鋼、花崗石,并在內外墻表面選擇花崗石裝飾、水泥灰漿。在完成設計材料的充分選擇后,要合理檢測該類材料的內部性質與允許偏差范圍,確保此后現代建筑設計的科學性。
表1 古建筑內部石級設計建設前的使用標準
項目 平整長 標高 寬度 級高 級寬
允許偏差范圍 7mm ±3mm ±3mm ±3mm ±3mm
規范建筑結構。與揚州古建筑群木質結構相比,當代建筑設計中開展的結構設計多使用鋼結構技術,利用該技術手段來改善結構設計的穩定性、安全性,有效解放建筑空間。古建筑設計帶有明亮暢通、對稱布局的特點,而現代建筑設計則要改變此前對稱布局的基礎性特點,利用合理的結構設計科學地進行自由布局。比如,當前揚州古建筑群采用的鋼結構技術,其屋頂設計由幾何形態坡頂替代傳統坡頂,根據該類坡頂搭建出立體幾何類框架金字塔玻璃天窗,使室內空間更具情趣。設計者還細微處理了室內外光線,依照不同產品對不同位置的自然光照提出對應要求,在高窗部位、玻璃屋頂、走廊頂與大廳等都設置了合適的木紋類金屬遮光條,使光線變得更加柔和,有效增強揚州古建筑的色彩展示效果。此外,為夯實建筑鋼結構的整體形態,可將坡屋面頂部片石進行合理切割,使坡屋面和墻身形成一體。
改進設計方法。由于揚州古建筑含有兩種形態,即東關街與紫藤園,要對不同類型的建筑結構形態進行科學處理。比如,東關街屬揚州區域內部歷史較久、時間較久的交通崗與商業軸線,該地區擁有大量豐富的歷史文化。首先,要精準檢查各類建筑物的具體情況,若符合維護更新要求,則要借助新材料的使用來開展修復工作。統一控制水電表、空調冰箱,保證其在外觀上達到有效統一。其次,要明確當前東關街房屋間距較小、建筑密度較高的現實,對綠地率和日照間距進行科學設計,滿足城市區域規范要求。在完成對東關街的合理改造設計后,還要定期開展結構質量檢測,明確結構中各項數據信息的變化范圍,將該類數值始終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切實改善東關街建筑整體設計效果。探索紫藤園建筑結構設計前,可發現該區域屬娛樂、購物為一體的商貿中心,屬新型代表性建筑。由于紫藤園建筑的地理位置較為特殊,再加上揚州古建筑天際線、老城區整體風貌的具體需求,建筑高度多在12米左右,某些區域可適當超出12米,但不可超出16米。紫藤園建筑結構設計中,采用了院落圍合類建筑布局,適當保留景觀中心中的紫藤,再設計下沉類院落庭院,使建筑群空間層次變得更為豐富,為此后環境景觀與通風采光打下較佳基礎。紫藤園中的建筑色彩多為灰瓦白墻,該類顏色形態可與城市整體風格充分融合。
采用古建筑符號。揚州古建筑現代設計過程中,為增強古建筑中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要合理運用古建筑符號,利用對該類符號的全面規范,將古建筑設計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價值展現出來。操作人員要精準觀察各項細節要素,將傳統文化圖案作用到細節設計中,如不同含義的文字符號、雕刻與窗花等都可當成古建筑設計符號,在該類符號的持續影響下,有效增強古建筑整體設計效果。運用古建筑設計符號的過程中,還要適當考量當代建筑設計中的多種細節,將更多時尚氣息的設計元素與古建筑符號相結合,使當前建筑設計帶有綜合性。開展古建筑符號設計與規劃時,操作人員要全面審查影響建筑規劃設計結果的更多要素,利用對各項要素的有效規范,精準解決目前建筑規劃設計中遇到的更多問題,提升古建筑設計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使用價值。在完成現代建筑整體設計后,操作人員要全面檢查建筑內部的傳統元素、現代元素,確保兩項要素精準結合,滿足區域建筑設計使用需求。
借助揚州古建筑現代設計為例,相關部門全面探究了該類建筑的設計過程,找尋出該古建筑設計中的實際問題,并借助明確建筑材料、規范建筑結構、改進設計方法及采用古建筑符號等,有效增進古建筑設計在當前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價值,使該類建筑設計更具科學性。
(作者單位:山西省文化遺產勘測與保護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